于占彪(1914—1998),陕西旬邑县人。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红军,1931年入党,任红军二十八军团长。抗战期间历任绥蒙工委军事部长、绥蒙游击司令部政治部副主任、副司令;绥远省委军事部长、绥察独立二支队司令员、晋绥边区武装部长、绥察军区副司令员。领导创建了包头中滩游击队,亲自到乌拉特动员并促成了蒙古族三女王抗日。
刘启焕(1920—2009),山西文水县人。1937年加入共产党,在太原进行抗日救亡地下工作。1938年在绥远萨拉齐县、托克托县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宣传和发动群众参加抗日,先后任萨托工委组织部长、萨拉齐县委副书记、书记,参与创建了萨县抗日游击队、白青窑村抗日游击队等四个人游击队,发展了一批党的组织,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建设和地方抗日民主建政作出重要贡献。
王弼臣(1919—2002),山西省交城县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随军挺进大青山,同年受组织委派,深入美岱召一带做地下工作,是萨县游击队的主要组织领导者之一。 曾任中共萨(县)托(县)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部长,中共萨县县委书记兼县长,中共固阳县委书记兼县长、晋绥军区骑兵旅团政治委员。
王经雨(1911—1981),土右旗美岱召镇河子村人。1938年冬参加抗日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美岱召一带建立青年救国会、农民救国会、妇女救国会、蒙民救国会、学生救国会和游击小组。1940年春,成立萨县抗日游击队,曾任队长、萨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3团2连连长、萨县县长、托和清县县长兼县武装大队长等职。
郝占彪(1913—1989),又名郝牛,土右旗可可沟门村人。1937年参加革命,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庙儿沟党支部组织委员。1939年,与任克定共同组建四边区抗日政府及区游击队,任游击队长,任牺牲后,任区长,处决杀害任克定的叛徒。多次率队杀敌,战功赫赫,队伍不断壮大。1941年4月,所部改编为八路军大青山骑兵支队三团三连。1942年被派往延安抗大学习。
韩伍(1907—1942),蒙古族,土右旗水涧沟门人。曾参加百灵庙暴动。1937年,拉起一支队伍,并逐渐扩大。1938年夏,为日伪军所逼被迫编入伪军称“防共二师”。后在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引导下,为抗日做了许多有益工作,并决定在适当时机起义。但由于叛徒告密,20多名连以上军官被杀,韩伍有幸逃出。1940年,重新组建了蒙古抗日游击师,进行抗日斗争。1942年7月,被隐蔽在革命队伍内部的奸细杀害。
巴增秀( 1916—1942) ,女,蒙古族,包头人。1939年入延安陕北公学民族部学习,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化名李彤到大青山根据地武归县政府工作,深入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1942年春,日军对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巴增秀带领乡亲们反扫荡,由于环境恶劣,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致产后失血过多而去世,时年2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