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的核心特质:
一把手
不是职位,而是责任;
不是权力,而是服务。
在组织行为学中,一把手的本质是“责任节点”
核心特质: 魄力、格局、担当 。
01:魄力——敢于拍板
大部分人做不了一把手的第一个原因:没魄力。
太多这样的"领导":开会时讨论来讨论去,就是不敢做决定。遇到问题第一反应是"再研究研究","等等看","稳妥一点"。
这不是谨慎,这是怯懦。
教员就是 敢于在关键时刻拍板 。
第一,面对分歧时,敢于坚持自己的判断。
1935年遵义会议,面对党内激烈的路线分歧,教员没有和稀泥,而是旗帜鲜明地提出自己的主张。
当时很多人认为他的观点太激进,太冒险。但教员说:" 不冒险,才是最大的冒险。 "
真正的一把手,必须在众人摇摆时保持清醒,在众人犹豫时果断决策。
你在团队中遇到意见分歧时,是选择"民主讨论"到天荒地老,还是能够综合各方意见后果断拍板?
你面对重要机会时,是因为担心风险而错失良机,还是能够权衡利弊后大胆行动?
第二,关键时刻,敢于承担后果。
教员最让人敬佩的,就是他从不推卸责任。决策对了,功劳归团队;决策错了,责任自己扛。
现在很多"领导"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想要权力,不想承担责任。
成功了是自己英明神武,失败了是下属执行不力。这样的人,永远做不了真正的一把手。
魄力的核心:敢想、敢做、敢担当。
02:格局——看远谋深
光有魄力还不够,还要有格局。
什么是格局?就是能够跳出当下的局限,看到更长远的未来;能够超越个人的利益,考虑更大的整体。
教员的格局足够大。
第一,能够统筹全局,不被细节束缚。
很多人做不了一把手,就是因为格局太小,老是纠结于鸡毛蒜皮的小事。
教员指挥作战时,从来不会去管某个连队的具体战术,而是专注于整个战略方向。
他考虑的是:敌我态势如何变化?下一步应该往哪个方向发展?如何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胜利?
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更是把 统筹全局展现的淋漓尽致。
真正的一把手,眼里看的不是事,而是局;想的不是今天,而是明天。
你在处理问题时,是只看到眼前的困难,还是能看到问题背后的机会?
你在制定计划时,是只考虑短期收益,还是能布局长远发展?
第二,能够团结不同的人,整合各方资源。
毛选说: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教员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能够把各种不同背景、不同观点的人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合力。
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民族资本家...每个群体的诉求都不同,但教员能找到他们的共同利益点,让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现在很多人做不了一把手,就是心胸太狭窄,容不下与自己不同的声音。
你能不能欣赏与你观点不同的下属?你能不能整合各种不同的资源为你所用?你能不能让各种不同性格的人在你的团队里都能发挥价值?
格局的核心:看得远、想得深、容得下。
03:担当——负责到底
前面两个都具备了,最后一个才是试金石:担当。
什么是担当?就是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为团队、为目标、为结果负责到底。
第一,困难面前,冲在最前面。
长征路上,教员从来不搞特殊。战士们吃什么,他吃什么;战士们住哪里,他住哪里。最危险的时候,他和大家一起承担风险。
真正的一把手,不是高高在上的指挥官,而是身先士卒的领头羊。
你的团队遇到困难时,你是第一个想办法解决问题,还是第一个开始推卸责任?
你的下属犯错误时,你是保护他们还是第一个跳出来撇清关系?
第二,失败面前,绝不放弃。
毛选说: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教员这一生遇到过无数次挫折和失败,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
秋收起义失败了,他总结经验重新来;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了,他反思教训继续干。
担当的核心,不是不犯错误,而是犯错误后能够承担后果,并且从错误中学习成长。
现在很多人一遇到挫折就想着跳槽,一遇到困难就想着逃避。这样的人,永远做不了一把手。
因为一把手的本质,就是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在困境中创造出路。
担当的核心:不逃避、不抱怨、不放弃。
做一把手,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你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面对更复杂的挑战。
但这也是一个人成长最快、收获最大的方式。
太多人,能力很强,也很聪明,但就是做不了一把手。为什么?
因为他们只想要一把手的权力和地位,却不愿意承担一把手的责任和压力。
真正的一把手,不是因为想当领导才去当领导,而是因为有了领导者的品格,自然就成了领导。
一把手不是职位,而是责任;不是权力,而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