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诗品读
✦ 淮河赋(之五十九)
——淮河奇石:沉默的史诗
□ 童 年(安徽)
被浪啃了亿万年的石头
把火山的炽热
冰川的冷,都咽在肚里
纹路里嵌着古河道的地图
某块赭红处,是楚人的烽烟
某道青痕,是宋人的船锚
它不说话,只在退潮时
让青苔写下注脚:
所有喧嚣都会沉淀,唯有
沉默,能托起整条河的重量
淮河的石头是大地的邮戳
盖在泥沙里,藏着
三千年的信
信里没有字,只有鱼的鳞
只有稻穗的芒
只有船工的汗
风刮过,它不说话
雨打过,它不回答
它把日月嚼碎,咽进纹路
把淮河的故事,刻进骨头
每一道裂痕
都是未寄出的诗
每一粒尘埃,都是归乡的词
它站在水边
像个孤独的王
守着自己的国,守着
那一抹沉默的光
不向春天低头
不向秋天弯腰
只把淮河的魂,揣在怀里
等一个懂它的人,轻轻叩响
那扇藏着史诗的
石头的窗
我有一块淮河石
像个小月亮
藏着淮河的光,藏着
星星的亮
我把它放在窗前
听它说那久远的故事
说鱼的梦,说稻的香
它的纹路是迷宫
我就是迷路的蚂蚁
在里面找春天,找夏天的雨
它的表面很凉,像冬天的雪
却藏着夏天的暖
藏着太阳的热
我给它画眼睛,画鼻子
画耳朵,还画嘴巴
它就变成了小小的人
陪我说话
我们坐在淮河边上
看船来船往
看风雨雷电
看夕阳把天空,染成
红色的婚纱
其实,我身体里也有
一块唯美的淮河石
它沉得像我的命
一半是淮水的咸
一半是泥土的腥
它在我身体里滚,滚出
三千首疼痛的诗
滚出我对淮河最虔诚的敬
我摸它
像摸自己的骨头
摸得出生活的硬,摸得出
命运的陡
它见过我在淮河边
捡破烂的样子
见过我在月光下
写诗的样子
它不嫌弃我,像个
忠实的朋友
陪我在人间,跌跌撞撞地走
我把它当成神,当成
我最后的救
在这人世间,为我
撑着一片天
多年前
我把淮河石,放进酒里
泡出三千年的月光
泡出三千年的诗
每一口,都是淮河的魂
每一滴,都是岁月的痴
石在酒里醒,像个沉睡的神
诉说着淮河的过去
畅想着淮河的明天
我举杯,与淮石对饮
饮下它的沉默,饮下
它的深情
酒入愁肠,石在心里
变成了淮河,变成了
故乡的你
我在醉意里,看见
淮石的纹路
变成了回家的路
蜿蜒又崎岖
❂ 诗人简介:
童年,本名郭杰,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于安徽省蚌埠市,系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自1980年习诗至今已四十余年,笔耕不辍。诗风多元,中西交融,始终坚持创作实践与理论挖掘互补并重。曾策划中国诗坛第三条道路与垃圾派“两坛(北京评论诗歌论坛和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双派(垃圾诗派和第三条道路诗学流派)诗学大辩论等各类文创活动,多部诗歌原创作品和文艺评论文章入选各知名文创艺术平台。代表作有《天黑之前》、《河》、《短歌》、《短章》等,著有《童年泛审美文化批评诗学札记》等文艺批评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