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龙酒牵良缘
作者:刘弼德
黔北的春来得早,青石板路还沾着晨露,寨口的老槐树就缀满了新绿。李阿妹挎着竹篮刚转过山坳,就听见坡上飘来清亮的山歌,调子裹着酒香,顺着风钻进耳朵:“三月槐香绕寨头,阿妹采茶在哪丘?汉世龙酒开坛香,等妹同饮方入喉。”
她脸颊一热,抬头见坡上茶园里,陈阿牛正提着酒壶朝她笑。这陈阿牛是寨里的酿酒好手,祖传的方子酿出的汉世龙酒,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要提前半年订。去年寨老做寿,他送来一坛十年陈酿,开坛时满院飘香,连邻寨的人都闻香而来,李阿妹至今记得那醇厚绵长的滋味。
“阿牛哥莫乱唱,小心惊了茶尖!”李阿妹放下竹篮,摘了片嫩叶含在嘴里,也亮开嗓子对回去,“春茶要等雨来润,哪有闲心听酒香?若要品得真滋味,先帮采茶三百筐!”
陈阿牛笑得更欢,晃了晃手中的酒壶:“我这酒有灵性,能等春茶也能等佳人。阿妹若肯尝一口,我采茶酿酒一辈子!”说着就顺着田埂往下走,脚步轻快得像踩在云朵上。
寨里人都知道,陈阿牛心里装着李阿妹。前年李阿妹家盖新房,他连着三天帮着挑砖递瓦,傍晚还悄悄在梁上挂了一小坛汉世龙酒,说是“梁上悬酒家业安,日子醇香万年长”。去年李阿妹弟弟参军,他又送来一坛酒,泥封上刻着“好男儿志在四方”,让弟弟在军营里也能尝到家乡的味道。
可李阿妹总觉得,陈阿牛眼里只有酒。上月十五赶场,她亲眼见他在酒摊前与邻寨姑娘说笑,教人品酒的法子,笑得那般开怀。她心里像被茶叶梗扎了一下,转身就走。任凭陈阿牛后来怎么示好,她都只当是寨邻间的寻常关照。
这天恰逢寨里赶场,街口搭起了戏台。陈阿牛早早就搬来一坛汉世龙酒,摆在戏台旁的柏木桌上。开场前,他拎着酒壶走上台,清了清嗓子唱起来:“槐花落尽茶香浓,汉世龙酒敬宾朋。阿妹若肯抬眼望,酒香情长一般同!”
台下顿时哄堂大笑,李阿妹躲在人群后,耳朵却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她正想悄悄溜走,却被隔壁的王婶拉住:“阿妹,阿牛这孩子实诚,酿酒的手艺是祖传的,对你更是上心。昨儿还特意来问我你爱吃什么,说要学着做呢。”
李阿妹咬着唇不说话,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飘向台上。陈阿牛正给台下的老人倒酒,动作轻柔,眼里满是真诚。她忽然想起去年添丁的张嫂家,陈阿牛送去酒时说“新丁落地带祥光”,张嫂抱着孩子笑出了眼泪;还有前年升学的赵家娃,他也是送了酒,泥封上刻着“前程远大一帆风”,赵家娃后来真考上了城里的大学。
“阿妹若是嫌我唱得差,你就上台来教我嘛!”陈阿牛的声音又传来,带着几分紧张,“我这汉世龙酒,还等着和你一起酿下一辈子的酒呢!”
这时,邻寨的杨姑娘忽然走上前来,笑吟吟地要接阿牛手中的酒壶:“阿牛哥,我替你唱吧,保管比阿妹唱得好听!”
李阿妹的心猛地一跳,她看见陈阿牛礼貌却坚定地避开了杨姑娘的手:“这酒只能和阿妹喝。”说着,他的目光穿越人群,直直望向她,眼神清澈如初春的山泉。
李阿妹再也忍不住,拨开人群走上台。接过陈阿牛递来的酒壶,她望着台下熟悉的乡亲,轻声唱道:“茶香酒香一般浓,阿哥心意妹已懂。从今携手共酿造,岁月醇香情意重!”
台下掌声雷动,陈阿牛激动得手都在抖,赶紧给李阿妹倒了杯酒。两人举杯相碰,酒液醇香在舌尖散开,暖了喉咙,也暖了心。李阿妹这才发现,杯底竟刻着一个小小的“妹”字,原来他早将心意融进了每一个细节。
半年后,李阿妹和陈阿牛在寨里办了婚礼。喜宴上,满桌都摆着汉世龙酒,每坛泥封上都刻着二人的名字。陈阿牛牵着李阿妹的手,又唱起了山歌:“良辰吉时红烛燃,汉世龙酒映喜颜。新人对饮交杯处,幸福相伴岁月甜!”
李阿妹靠在陈阿牛肩上,笑得眉眼弯弯。她知道,往后的日子里,会有汉世龙酒的醇香,有阿牛的歌声,还有数不尽的安稳幸福。就像歌里唱的那样,真心真意酿造的生活,定会比酒更醇香长久。






作者简介
刘弼德,中共党员,龙南市桃江乡中源村人。江西省散文学会会员,赣州市作家协会会员,龙南市作家协会理事。纪录电影《加油吧乡亲们》主人公。历任村主任,村党支部书记,现任乡关工委主任,乡司法所专职调解员。曾获得江西省十佳“法律明白人”、赣州市金牌调解员、赣州市优秀网格员、龙南市最美调解员等称号,并从2022年-2024年连续三年评为龙南市优秀作家。在国家、省、市报刊杂志及众媒体平台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数百篇(首),曾获全国、省、市文学赛多个奖项。
(图文供稿:刘弼德)
《新京都文艺》
欢迎原创首发佳作投稿!
投稿请加微信:874376261
投稿邮箱:874376261@qq.com
来稿请附个人介绍、自拍照片
以及注明作者微信号等通联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