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寻菇记:一碗饭里的温情与香韵
文/高金秀(甘肃)
大森林像个蒙着轻纱的神秘宝库,清晨的雾气还没完全散去,草木的芬芳混着泥土的湿润扑面而来,将整片林子裹得朦胧又清新。我攥着竹篮跟在老师身后,脚下的枯叶被踩得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寻菇之旅伴奏。老师的眼睛仿佛藏着放大镜,总能在不起眼的角落发现惊喜——虬结的老树根旁,几簇蘑菇挨挨挤挤地探着脑袋;厚厚的腐殖土下,肥硕的菌盖顶着细碎的泥土,只消她轻轻一拔,便带着林间的潮气落进篮子里。不过片刻,她的竹篮里就堆起了小小的“蘑菇山”,那些饱满的菌子挤在一起,热闹得很。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我学着老师的模样,蹲下身扒开落叶,凑到灌木丛旁仔细打量,可蘑菇像是故意和我捉迷藏,连个影子都不肯露。竹篮依旧空空荡荡,看着老师那边不断增多的收获,我心里又急又涩,索性坐在树根上,手里的篮子垂在膝间,提不起半分力气。老师察觉到我的失落,踩着落叶走过来,声音温柔得像林间的风:“别急呀,蘑菇是最认心意的,你静下心来,它自然会和你见面。”
听了老师的话,我深吸一口带着松针清香的空气,重新打起精神。这一次,我不再急躁地东翻西找,而是顺着树干慢慢摸索,目光仔细扫过每一寸土地。忽然,在一棵倒下的枯木侧面,几朵白白嫩嫩的蘑菇正依偎在一起,菌柄上还沾着新鲜的露水。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捏住菌柄轻轻一提,生怕惊扰了这些林间的小精灵。当蘑菇稳稳落进篮子的那一刻,心头的喜悦像泉水般涌了上来。
有了这次收获,我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脉,寻菇的劲头更足了。在一丛蕨类植物的掩护下,我找到藏得严实的平菇;在一块青苔覆盖的石头旁,发现了几簇小巧的香菇。我把它们一个个请进篮子,指尖触过滑嫩的菌盖、扎实的菌柄,每一次采摘都带着新的惊喜。到最后,我的竹篮也装得满满当当,沉甸甸地坠在手里,像捧着一篮闪闪发光的珍宝,恍惚间,竟真有了歌里“采蘑菇的小姑娘”那般满载而归的雀跃。
傍晚时分,带着一身林间的气息回到家,老师挽起袖子忙活起来。新鲜的蘑菇洗净切好,热油下锅时“滋啦”一声响,香气瞬间弥漫了整个屋子。不多时,一盘油亮鲜嫩的炒蘑菇就端上了桌,还冒着腾腾的热气。孙子早就扒着桌边翘首以盼,菜刚放稳,他就迫不及待地拿起小筷子,夹起一块蘑菇塞进嘴里。“唔——太好吃了!”他鼓着腮帮子,眼睛亮晶晶的,小脸上满是满足,一边嚼一边含糊地夸,“比上次吃的糖果还香!”
我和老师坐在一旁,看着孙子大口大口地扒着饭,夹起的蘑菇一口接一口,连嘴角沾了饭粒都顾不上擦,忍不住相视而笑。灯光洒在餐桌上,映着那盘冒着热气的蘑菇,也映着祖孙三人的笑脸。这碗饭里,藏着林间寻菇的奔波与欢喜,藏着老师温柔的引导与陪伴,更藏着孙子吃到美食的纯粹快乐。每一口蘑菇的鲜香,都裹着自然的馈赠与人间的温情,让平凡的一餐,变成了最珍贵的记忆。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