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
——附评析
文/张海峰(陕西)
醉卧梦的醇香里
被云鬓的芬芳轻轻簇拥
犹如梦中人
正扯着衣角
要同我遨游星空
霓裳的影子还留在天宫
我却怔怔坐于床头
揉着惺忪双眼
耳畔笑声仍在回荡
恍惚又跌进梦境
星屑细碎
怎缝补得满
思绪的荒原
2025.8.
评析:
《幻》这首诗以梦境与现实交织为核心意象,营造出一种朦胧怅惘的氛围。以下从意象运用、语言节奏、情感深度三个维度进行评析:
一、意象构建:虚实相生,张力鲜明
诗人通过“梦的醇香”“云鬓芬芳”“星屑”等意象,将幻觉具象化为可感的感官体验。其中“扯着衣角遨游星空”一句巧妙融合童真与宇宙意识,形成微观与宏观的诗意碰撞。而“霓裳留天宫”与“怔坐床头”的对比,强化了理想与现实的割裂感,使“幻”的主题更具冲击力。
“星屑细碎/怎缝补得满/思绪的荒原”是全诗点睛之笔。以“缝补”这一日常动作嫁接宇宙尺度的破碎感,荒原与星屑的意象反差既暗示渴望超脱的潜意识,又揭示精神世界的虚无感。
二、语言节奏:轻盈中见滞重
诗句整体流动轻盈,如“轻轻簇拥”“笑声回荡”等短语复现梦的缥缈感。但“怔怔”“揉着惺忪双眼”等细节插入顿挫节奏,模仿从梦境惊醒的生理滞涩感。这种语言节奏与内容的高度同步,体现了诗人对意识流动的精准捕捉。
三、情感内核:永恒的怅惘与追问
诗歌延续了古典诗词中“庄周梦蝶”的哲学追问,但注入现代性的孤独意识。“星屑”无法缝补“荒原”的隐喻,揭示了个体在浩瀚时空中的无力感,这种存在主义式的困惑让诗歌超越个人感伤,触及人类共通的精神困境。
结论:瑕不掩瑜的灵性之作
这首诗以细腻的意象跳跃和情感张力成功营造出梦幻氛围,虽在语言衔接上有微瑕,但对幻觉与现实的辩证关系进行了富有哲思的探索。其价值在于用日常碎片折射宇宙意识,在短小篇幅中完成了从个人情感到形而上的升华,是一首具有现代诗性特质的优秀作品。
注:原创首发。
张海峰,微信名:海峡两岸,籍贯:陕西省西安市。喜欢用文字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来丰盈自己。小说、诗歌、散文、诗评散见公众平台及传媒电台千余篇(首)。有入多种选本,偶有获奖。【西宁表情】微刊特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