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典看人道和天道
作者/刘斌
经典人道
色平而畅者,谓之通微。通微也者,智之原也水流疏达,为智之原。原不通微,不能成智。
《长短经知人》
译文:气色平和而畅达的人 ,才能明察秋毫、见微知著,这样才能让智慧的本原如流水般通达各处,成为智慧之源。源流不能无处不至,就难以成为智慧。
神色平和而顺畅的人被称为“通微”,这类人是智慧人。
色平而畅:指人的神色(面部气色、表情)平和舒展,无凝滞或偏颇。
通微:即通达细微之处,能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状态。
智之原:从对细微之处的敏锐感知与理解。 就能看到智慧的本质。
生活实践
通过观察人的神色、气度等外在表现,可推断其内在智慧与能力。这句话强调真正的智慧需建立在对细微现象的精准把握上。
感悟天道:
敬畏大道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大道指教你走智慧的道,引导你行正直的路。不可行恶人的路;不要走坏人的道。要躲避,不可经过;要转身而去。
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应当藉着良好的品行,以智慧的温柔,使自己的行为显明出来; 但如果你们心里怀着苦毒的嫉妒和争竞,就不要自夸、说谎而抵挡真理。 这种智慧不是从上面下来的,而是属地的,属血气的,属鬼魔的。
要知道,哪里有嫉妒和争竞,哪里就有混乱和各样的恶事。 至于从上面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然后是和平的、谦和的、温顺的,满有怜悯和美好的果子的,是不偏私、不虚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