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的心语
夏,如花季少女,花枝招展,一路笑语盈盈。她们在诉说着什么心语?
夏,似青春少年,英姿勃发,一路步伐豪迈,笑语连连。他们在抒发着什么畅想?
夏,明目皓齿,秀发披拂,清纯靓丽,巧声里透露着多情的浪漫。
夏,肢强体健,俊颜熠熠,潇洒坚毅,壮语中流淌着诗意的热烈。
或长诵,或轻语,或慢吟,或高歌,整个三夏,你都会听到高高低低、长长短短夏的心语。
是青春的畅想?是梦想的抒发?是爱情的诉说?是岁月的咏叹?不仅需要你倾耳静听,更需要你倾心聆听。
你听,夏风在说,夏雨在说,夏鸟更是说个不休;你看,夏云在说,夏月再说,夏天的花草有说不要的心事。
风说什么,花草能听懂;雨说什么,果实能听懂;鸟儿说什么,山河能听懂;月亮说什么,梦能听懂……
夏的心语是什么?你我一定要用耳仔细去听,一定要用心认真去解!
心有山海
山是海凝固的浪涛,海是山涌动的层峦。
山,一座座巍峨在眸子里;海,一片片浩渺在心胸中。
山,沉沉稳稳、不声不响,却静静擢拔我视力的高度;海,汹汹涌涌、性格多变,也在一寸一寸开阔我视野的广度。
山是海的依靠,海是山的护卫,山海相依,互生共荣。有山无海,万物可能都成焦土;有海无山,万物也许都为鱼鳖。
山高我为峰,海阔我是是帆。心中有山海,山海处处是我家,山海遍地都是我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
山海是结合完美的矛盾统一体。山以厚重静立,制约着海的广阔涌动;海以浩瀚活跃,转化着山的高大固执。
山以无比的忍耐力、坚毅性、抵抗力、支撑力,给万物生长的信心和力量;海以无比的包容力、博爱性、冲击力、奋进力,给万物以信念和勇气。
山的向上意志和品质,海的容纳和奋斗智慧,给予我们多少人生启迪。
心中有山海,人生就有生存智慧,就有诗和远方!
又到麦黄时
麦收,已从中原河南开始,由南向北热火朝天进行。
河南、陕西是全国小麦种植大省,麦黄时自古有麦客去赶麦场挣钱,也帮助当地人龙口夺食。
又到麦黄时,旱涝保收的平原上,收割机开足马力日夜收割。可靠天吃饭的大西北,今年却遭遇几十年未遇的大旱,麦子歉收甚至绝收已成定局。
“五月五,麦穗努”,这是甘肃平凉、定西,宁夏西海固地区民间久传的谚语。今年的五月五已到,因遭遇严重干旱,不见往年长长的麦子怀着大肚子准备抽穗,微风吹起一波一波青浪情景,麦田里只有快干死或已干死的半拃枯草,令人不禁唏嘘。
这老天,真是一点面子也不讲了。就那已绝产的枯草,硬是又下了一场一拃厚的冰雹,打得不见了影踪。
又到麦黄时,中原平原上的麦子收割机汗流浃背不停歇地收割;甘肃、西海固的麦子被晒成痩短的枯草。若不是党的富民政策让全国同步脱贫致富不愁吃穿,西海固遇到如此少见的旱灾,老百姓缺吃少喝生活将不敢想象。
又到麦黄时,已丰收成熟的麦子,正调度收割机日夜抢收,以确保颗粒归仓;因旱灾歉收或绝收的农人也不必过于悲观,在趁下雨能补种及时补种,尽量减轻损失的前提下,一定保持阳光心态,相信党和政府会给予一定补助,以确保受灾民众不会因灾情重致返贫。
麦黄时节,随时把握气象特点,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上下一心,积极作为,尽职尽责,防旱防涝,防火防山体滑坡,以确保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旅途
人生是一次没有回程的旅行,每个人从一出生,就踏上了这条旅途。
每个人谁都无法改变一生旅行的命运,也无法知晓自己旅行的长度,但完全可以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使旅途变得平坦、宽广又美丽。
有的人,到死不知自己这一生是来干什么的,每天只是随着日升日落像动物一样机械地度着日子;而有的人,则从一懂事,就明确了自己的旅行目标,制订了旅行计划,在每天的旅行中不仅观山赏水,还有观山赏水的思考和感悟。
每个人一生的最终归宿虽然是相同的,但由于对旅行的认识不同,制订的目标不同,选择的线路不同,旅途的平坦还是艰险,旅途走得顺利还是艰难,旅途上的风景是秀丽还是荒凉,都会有所不同。即就是在同一条旅途上行走,由于旅行的心情、态度、情趣和观赏角度不同,旅途上的收获也会大相径庭。
人在旅途,不会天天风和日丽,免不了遭遇恶风暴雨、飞沙扬雪。没有思想准备的人,一定会被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搞得心情很糟糕,甚至怨天尤人、十分气馁;而早有思想准备的人,则把旅途中的这种遭遇当作生活常态和必然的人生经历,不仅不会惊慌气馁,还会感谢上苍丰富了他的人生经历,让他获得了遇到突发事件时应对的智慧和经验。
在人生旅行中,旅途的长长短短我们没法选择,但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智慧,用最好的心情和态度,让自己的旅途更为平坦、美丽而富有诗意。
轻捻慢时光
时光对任何人应该是相同的,可对于一心投身某项事业的人,对于恋爱中的人,对于处在美好幸福之中的人而言,时光是格外的短暂;而对于那些过着孤苦生活的人,对于两地相思的人,对于等待与亲人见面的人来说,时光却是格外的漫长。
如今,我们都生活在快节奏时代,时间好像被饿狼追赶着,拼命般飞跑,享受慢时光,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成了一种奢望。
然而,在城市小区阴凉里,在街头的树荫下,每天攒着一帮老头你挣我抢地下棋,聚着几个老头老太太悠闲地大牌;在农村,每天有三三两两的留守老人或靠着墙根、或圪蹴在路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时光对他们似乎很慢。
我是一个退休人员,和小区里、街道边下棋打牌的老人一样,享受着国家的退休待遇,拿着社保退休金;我也是一个留守老人,但我却与农村留守老人不同,我没有他们孤凄,却又比他们幸福(对他们我深表同情)。我有我的自在生活,我有我的慢时光。
慢时光要轻捻。我如此轻捻我的慢时光。
凌晨,在鸟鸣轻钓朝阳时刻,出门去一边听音乐一边走步一个小时;回去打开电视,看着听着朝日新闻,早餐倒罐罐茶;之后,或者在手机上写作,或者捧起书阅读一两个小时;换一种方式,或者听听歌,或者学吹一会笛子、学拉一会板胡二胡,开始午餐又午休;下午或与朋友下棋晚上聚餐小酌,或读书写作、拉琴哼歌,再下去通通风走走路。
慢时光就这样轻捻着,是线,看不见也没缠在线杆上,但却捻成了潇洒的生活,捻出了诗意。
退休生活要慢下来也不容易,而退休的慢时光确实需要以良好的心态去捻,而且需要轻捻。
轻捻慢时光,夕阳红时时处处流淌着诗意。
见与不见
人一生要经历许多事,就免不了认识许多人。
而在所认识的这许多人中,因产生的关系和建立的感情不同,则会出现见的不同情形。有的人天天见,如身边亲人、街坊邻居;有的隔三差五必须见,如最要好的朋友;有的至少也在节儿节令见,如最亲近的血缘亲戚;有的可能一辈子再见不了一面,如远离的同学和同事。
人与人之间,见是一种缘分,可能也是一种情分;不见或许也是缘分,或许另有原因,或许也是一种必然。
人与人之间的见与不见,大多由于性格、志趣、人品,但有时也可能是机缘。有的人,因性格原因,本不想见,却常常是躲都躲不过去地见;有的人,见一面感觉脾性很相投,想经常见,却硬是见不着。天下的事就是这么蹊跷。
有位哲学家说,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由此推理,世上更不会有两个性格、志趣完全相同的人,因此,用性格、志趣来决定见与不见,似乎有点偏颇。
人类进入高科技现代化时代,整个地球成为了一个村子,决定见与不见的是自己的态度和心理,而不是距离。不想见的人,即是邻居,在心里却如在千里万里;想见的人,即是在天涯海角,心里却觉得就在身边。更何况,有电话、有视频,想通话就通话,想视频就视频。如果想见真人,有飞机、有快客、有高铁、有自家的小轿车等交通工具,见面不是啥难事。
在这个多彩而快速发展的世界,人和人还是需要交往的。见与不见,有缘分、有情分、也可能还有原因,但我想还是自己的态度。用包容和诗意的态度来对待每个人,见与不见都会变得简单而富有诗意。因为,见与不见,都为了双方的开心快乐,都为了各自的生活美好。
尤屹峰,宁夏西吉人,退休高中语文特级教师,中国诗歌学会、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中国散文学会、宁夏作家协会、宁夏诗词学会、宁夏楹联学会会员。创作并发表各类文学作品千余篇首。出版教学论著《诗意语文教学观》、散文诗集《飞泻的诗雨》、古体诗集《古韵新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