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26

“三线”与“三献”
沙济民
我上小学要天天路过山东矿业学院,是天天念着围墙上“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十个朱红大字走进学校,也就是从那时起,脑子里开始有了“三线建设”的概念。后来学校经常开展防范原子弹爆炸演习,要求演习日同学们都要穿上白色上衣,演习时天空中突然响起了二踢脚的爆炸声,同学们要马上判断出二踢脚爆炸的方位,双脚并拢并背向爆炸的方向,头朝下快速仆倒在地,然后把头缩进上衣里面,说这样做可以有效防止核辐射。再过一段时间风声更紧了,大人、小孩都要参加晚上的防空演练。夜晚警报一响,各家都要赶紧跑入防空洞。我记得防空洞里播放的歌曲是“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后来听老师和大人讲:我们要时刻准备打仗,并高兴的说:为防止帝国主义核讹诈,我国开始了三线建设。
到了小学四五年级,我经常是拿着小红旗参加庆祝成昆铁路建成、成渝铁路通车、东方红卫星发射成功的庆典游行,欢呼雀跃中获悉大三线建设捷报频传,也知道了国家除了大三线建设以外,各沿海省市也有服务于地方战备的小三线军工企业建设。由于山东小三线建设地处偏远深山,探寻建设者足迹就成了我多年来的愿望。2025年7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原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5805)穆宝忠书记,山东省写作学会副会长、《都市头条。济南头条》主编宋俊忠主席,著名作家王云霞组织的原山东红光化工厂遗址采风团,终于圆了我十几年的梦想。我站在坍塌的冷却塔旁,手摸浸满历史的块块碎石,一行热泪不禁夺眶而出。穆书记讲到了建厂初期,他们是借住在老百姓四面透风的窝棚里,凛冽的寒风时常会把人冻醒。对拓荒者的艰辛,我深有感触,因为我大哥、大嫂是同时代建设兵团的建设者。大嫂如今想站立起来都十分困难,她手上的关节都已变形,每天都要忍受病魔的煎熬。我大哥、大嫂刚刚开进大西北荒漠时,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在荒漠上挖个坑铺上些草和席子,在上面搭个棚子临时住下,待数月营房建好后才搬了进去。当年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旺,到如今步入老年,风湿性关节炎等各种病症全冒了出来。看到这些碎石,我眼前就浮现出大嫂佝偻的身躯,不免阵阵心酸。穆书记讲的三线建设者“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将永载史册。
我在阅读三线建设史料,看到了三线开拓者们用无悔的青春、激情、汗水、热血,甚至是生命,铸就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更加了解了三线建设的伟大意义。三线建设最能触动我心灵的,一是三线建设改变了中国原有的经济格局,为特殊时期国家应对现代化战争做好了准备,为中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基础。过去中国经济重心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东北几个大城市,整体格局不利于应对大规模现代化战争。毛主席高瞻远瞩,实施了三线建设战略,大手笔做活了全国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盘棋,破解了帝国主义的围追堵截。大三线建设重在大西北、大西南的能源开发和工业建设,一改中华几千年西部偏远地区贫穷落后的面貌。西南攀枝花钢铁基地、西北的酒泉钢铁厂、西昌卫星发射基地等国之重企纷纷建成,为今天西部大开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三线建设的伟大功绩还表现在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许多杰出人物还成为国之栋梁。毛主席指示“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当年许多刚刚踏出校门的有志青年纷纷加入到三线建设行列。穆书记讲:每一位能有幸成为红光化工厂的员工,必须是政审三代,根红苗正的优秀青年。孟子云: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三线建设者正是以一腔热血,践行了自古雄才多磨难的格言。胡总曾在刘家峡工程局、水电部第四工程局八一三分局连续工作了六年,温家宝为三线建设贡献了十四个春秋,三线建设丰富了他们的阅历,成为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伟大复兴的一代伟人。
三是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为传承三线建设成果,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原山东红光化工厂地处济南市长清区龙泉官庄南侧的偏远山区内,成立于1971年3月24日,是一处年产万吨的TNT炸药厂,当年为国防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80年该厂开启了“军转民”进程,1999年该厂转型后又搬迁至长清区。伴随老厂生产车间的拆除,当年令人羡慕的电影院、粮店、幼儿园等配套设施日益荒废,厂区四周一片荒凉,令人痛心。老厂区曾燃烧过多少5805厂职工火红的青春,承载着多少5805厂职工的情感和梦想,老厂区的衰败深深刺痛着每一位老职工的心。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的成立和山东人文纪念公园的建成,让原山东红光化工厂故地在新时代又焕发出新的青春,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现已成为弘扬山东小三线建设精神,进行红色教育,缅怀革命先烈,追思已故亲人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采风那天,穆书记是一路讲解一路歌,满脸荡漾着是喜悦和自豪。红光厂军工遗址,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遗体捐献纪念广场,革命先辈、开国将军、战斗英雄、齐鲁精粹等各类主题纪念园,讲述着平凡而又伟大的奉献精神。让逝去的亲人能长眠在青山绿水间,与红色为伴,与英雄为邻,与希望同在,是何等幸福的事。
作者简介:沙济民 济南历城农行退休干部 山东省写作协会会员 多次在《中国城乡金融报》、《齐鲁晚报》等媒体发表文章,其作品荣获中国金融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非凡十年,人民金融”三等奖,第三届青未了金融散文奖一等奖,山东农行“情暖家园”一等奖。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