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景华,笔名景气,1952年生,辽宁锦州人。热爱山水田园,羡慕闲云野鹤,倾情赋闲杂咏,乐于文坛养生。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散见于多家纸刊网络微刊。 张景华先生系本刊首创诗友之一,曾任本刊首席顾问、责任编辑。


🇨🇳 北京头条特刊
个人作品专辑
2025087辑
20250720周日出品
北京头条追梦文学诗文天天乐供稿

执行总编
曹永伦

主 编
翟国太

副主编
吴印顺 李学艺

轮值编辑
莫尚喜 周尤川


辽宁诗人张景华先生
2025年8月份
诗文作品27首篇
(总101~127)

目录

(一)词咏《二十四节气》
(二)桑梓长歌(现代诗)
(三)温暖一生的时代精神(散文)
(四)白头翁(散文)

(一)
词咏《二十四节气》
一
卜算子·立春
(苏轼体)
张景华
东风吹寒消,凫鸭浮河闹。湖底翛然暖水生,兰蕙舒新俏。
咬饼祈年丰,夫妇心萌妙。裁翠描红彩燕飘,且迓春牛好。
注:春牛意指迎春劝农耕。
二
探春令·雨水
(宋徽宗体)
张景华
春歌二曲,惠风消雪,芽开青树。雁归塞北遥空度。鹭欣迓,凫欢舞。
甘霖润泽膏畴土。岭川清新吐。紫气腾、瑞霭缤纷,乡里野事无闲处。
注:野事即农事。
三
忆江南·惊蛰
(陈与义体)
张景华
惊蛰闷雷初,气暖和百虫苏。蔷艳兰香人荷耜,耕夫犁土绘新图。枝上鹊欢呼。
注:蔷指蔷薇花。
四
调笑令·春分
(王建体)
张景华
春半。春半。昼夜均霖润畈。桃萌柳努英蕤,闾巷檐前燕飞。
耕种。耕种。梦里景光金涌。
五
渔歌子·清明
(张志和体)
张景华
燕舞莺歌逗柳频。惠风轻拂满园春。思祖德,忆亲恩。踏青且把亲情温。
六
浣溪沙·谷雨
(韩偓体)
张景华
杜宇咕咕韵促郎,机隆阵阵种田忙。万家信念洒畴长。
点豆栽苗迎雨露,新荷初绽映池塘。稔藏于技廪高仓。
七
如梦令·立夏
(唐庄宗体)
张景华
热浪起狂飙断。翠野百花争艳。布谷唤勤耕,雨溅柳绦惊燕。
环看。环看。群播种田畴恋。
八
忆江南·小满
(白居易体)
张景华
金麦灿,林茂鸟来全。人插稻秧千万线,杜鹃啼得芍阑珊。穷目绿无边。
注:芍指芍药花。
九
天净沙·芒种
(乔吉体)
张景华
暖至酥雨增墒, 耙犁抢种收芒。 水绕蛙鸣燕翔, 锄禾心畅, 笑盼丰廪秋香。
十
如梦令·夏至
(后唐庄宗体)
张景华
热浪袭夫垄守。金麦收秧辞瘦。桃杏胀稠稠,人踏歌蝉声逗。
合奏、合奏。莲绽秀香风透。
十一
南歌子·小暑
(温庭筠体)
张景华
密雨淋禾盛,炎催草木狂。蛙咏藕花塘。柳槐蝉噪处,众乘凉。
十二
鹧鸪天·大暑
(晏几道体)
张景华
盛夏伏中似火炉,倾盆电雨涨平湖。高粱拔节苞垂穗,蝉噪连音蛙阵咕。
霖霁后,草疯芜。扇摇柳下溽稍除。心随风轻身宁适,乘艋观莲清爽舒。
十三
忆秦娥·立秋
(李白体)
张景华
秋来到。忽而气爽风飘袅。风飘袅。菊艳翘傲,梧叶凋耗。
蝉歌蛙咏丰年报。嘉蔬金稻田畴笑。田畴笑。蟹糕鲜美,酒香秋饱。
十四
捣练子·处暑
(欧阳炯体)
张景华
炎暑遁,稼繁秾。稻香瓜硕果飘红。秋意态浓丰稔望,山歌回荡寨兴隆。
十五
捣练子·白露
(冯延巳体)
张景华
晨旭照,野茫茫。莹露淋芜早著霜。芦菼苍苍鸿雁徙,朔风阵阵送清凉。
十六
渔歌子·秋分
(张志和体)
张景华
秋与云平黍入门。一季风月此平分。枫红艳,桂飘芬。丰收节里醉乡人。
注:秋与云平即满天秋色的意思。
十七
渔歌子·寒露
(张志和体)
张景华
露气凄清透彻空。草衰荷破苦鸣虫。菊香逸,桂馡浓。镰收金谷岭枫红。
十八
蝶恋花·霜降
(冯延巳体)
张景华
萧瑟风飔云冷气。稻谷抢收,菽薯蔬储廥。寒袭蛄虫悲泣涕,阵鸿南徙空哀唳。
冷雨霰冰连次第。秧叶枯萎,群卉凋零弃。惟见丹枫红柿美,辽遥塞北裘温体。
十九
渔歌子·立冬
(张志和体)
张景华
银杏霜袭叶愈黄。粮农储获蓄安康。蛇入洞,雁南翔。乍寒尚有小春阳。
二十
浣溪沙·小雪
(韩偓体)
张景华
银栗纷飞落岭川。朔风萧瑟柳摧残。寒潮夜半毁枫颜。
冰覆凫鱼都不见,入眠豸草久难还。农夫耕畈盼来年。
二十一
天净沙·大雪
(乔吉体)
张景华
霄宇雪漫千山。北国银像驰原。 地冻江河止澜。雀饥声惨。霁空人舞冰天。
二十二
渔歌子·冬至
(张志和体)
张景华
亚岁步入数九天。暗香疏影雪梅妍。酒就饺,庆如年。寰宇阳气始回旋。
二十三
忆王孙·小寒
(李重元体)
张景华
严寒滴滴水成冰。梅蕊妍妍雪弄情。杨柳枝头喜鹊鸣。雉穿行。冬剪梨园待复兴。
二十四
西江月·大寒
(柳永题)
张景华
雪地冰天寒彻,红梅艳映彤云。光阴运笔满年轮。地利人和天顺。
农户扫房除旧,打糕腊肉迎新。坚冰深处水萌温。春念喜滋方寸。
(二)
桑梓长歌
(现代诗)
文/张景华
岁月的琴弦轻拨响
熟悉的旋律萦绕耳旁
那是故乡的歌谣啊
瞬间将我的思绪拉向远方
忆起故乡的山水林果
石墙老房老井承载着岁月的沧桑
崎岖的小路蜿蜒向前
每一寸土地都藏着儿时的欢畅
月光如水洒在小院
妈妈的身影在纺车边轻盈摇晃
纤细的手指穿梭在银丝之间
宛如编织着生活的锦缎华章
昏黄的灯光下
妈妈的针线在布帛上忙碌飘荡
行云流水般织就锦绣时光
纳完鞋底又忙着补衣裳
晨晖晚霞映照袅袅炊烟
妈妈叫儿吃饭的温柔呼唤
如春风在心中荡漾
高粱米饭苞米饼子
小葱拌豆腐和南瓜汤
美美的山珍乃家常餐
大口朵颐吃得喷香
爸爸在田间辛勤耕耘
寒耕热耘不惧星月的守望
外面的千斤重担独自扛
那坚毅的背影是我心中的力量
乡亲们用布满老茧的双手
挣脱命运的枷锁展翅翱翔
啃一口凉馍抹一把汗水
岁岁年年苦中作乐心向阳光
信天游的音调悠扬婉转
农家的血脉基因在心底深藏
青春的汗水洒落黑土大地
为了梦想也曾一度痴狂
祖祖辈辈的奋斗铸就辉煌
桑麻的日子已步入小康殿堂
看今日之故乡樱桃园啊
山清水秀物阜民富展新妆
浓浓的桑梓情啊时刻在荡漾
美丽富饶的故乡哟
游子多想回去与你共品芬芳
2025.01.01于锦州
(三)
温暖一生的时代精神
(散文)
文/张景华
是51年前的事儿了。风寒料峭时节,四更天刚过,妻子腹部疼痛加重,近几天是预产期,莫非这就……我急忙做去医院的准备。母亲三寸金莲在屋里急切地挪动着,担心提前分娩,要去找屯东头的土法接生婆。妻忍痛摆摆手。
那时农村缺医少药,没有出租车和“120”,只好头顶星斗搀扶着妻子到附近上齐台车站,准备乘火车去锦州妇婴医院。
车站宋站长得知我们的特殊情况后二话没说,拿起电话,操着浑厚而富有磁性的东北口音与市妇婴医院联系。紧接着又拨通了住锦某部的电话,恳求部队安排车辆按时在锦州接站。求援的电波急遽地闪动着,不同口音的紧急对话情归一处,军地多方展开了联手救助。我感动得真不知说什么好了。
呜、呜……从赤峰开往锦州的深绿色旅客列车长鸣着开过来。我们早晨6点准时上车,车停3分钟后两声汽笛响起,悠悠地滑出车站,喷吐着白雾向南驶去。车轮撞击铁轨的铿锵声渐渐急骤起来,我的心也随之紧张,恨不得一下子飞到锦州。
距离终点锦州大约5公里的时候,妻子疼痛愈加厉害,汗珠不住地从额头上滚落下来。莫不是孩子要降生?这可咋办?高挑文静的女列车长把我焦急的情形看在眼里,不一会儿,广播喇叭发出清脆而又温婉的女中音:“旅客们请注意,有懂医的女同志速到6号车厢来,有位孕妇可能要分娩,请给予帮助,谢谢!”与此同时,乘客们都主动悄悄退出。列车长和几名乘务员一起拉严窗帘,搭建铺位,整个车厢瞬间变成了临时产房。恰巧,广播声音刚落,从车后部先后匆匆跑过来两位在医院工作过的大姐,仔细为妻子做妇科检查,然后微笑着对我说:“不要怕,抓紧去医院来得及。”
说话间锦州站到了。躬身谢过大家后搀扶妻子下车,此时迎面只见一辆部队派来的高级轿车正在门口等候。司机董师傅见到我们立即接过包裹,扶我们坐进车里,然后飞快地奔向妇婴医院。他轻声说:“这是我们团长的专车。”到医院门前我跪下向董师傅道谢,他见状忙将我拉起,笑呵呵地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你要喊毛主席万岁呀!”因情况急促,心情过于紧张,那一刻竟没有喊出口。
医院早已做好了准备,入院不久,妻子顺利地生下健康可爱的宝贝女儿。医护人员送来鲜花和喜糖热情祝贺。
我做父亲了,是毛泽东时代的一群活雷锋保护了她们母女的生命啊!望着墙壁上高挂的毛主席像,幸福的眼泪像开了闸的河水肆意流淌。
出院那天,生产队邢队长派枣红色大马车到上齐台车站把我们接回家。年过半百的车老板马大爷红缨大鞭子一甩啪啪响,像喜庆的爆竹震山岗。乡亲们纷纷前来问候、贺喜,婶子大娘抚摸着我女儿的头说:“天生有福。”幸福的暖流化作激动的热泪,一直湿润着我的双眼。
来自远山僻壤,却没有凄凉凄惘,处处有恩人相助,平安吉祥。人间的大爱,人性的光辉暖暖地照进了我的心房。时代的幸福感、自豪感从心底升起,繁花绽放。眼前的春光如绚丽的梦境,甜蜜的果糖,让我深深陶醉,尽享。众人的无私奉献、真情呵护、一路爱心接力,让我温暖一生,温暖一生啊!
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了,那些情景时常浮现在眼前。在这里我要对当年所有给予我们爱心救助的恩人们再次说声谢谢!祝您们全家幸福安康!董师傅您多保重啊!“毛主席万岁”这五个字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2025.08.27 于锦州
(四)
白头翁
(散文)
文/张景华
记得儿时春暖花开之际,我家前面南山坡上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芳丛中最吸引我眼球、撩拨心弦的当属那个“耗子花”。
“耗子花”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野花中她并不多见,大多生长在山谷田野中,开蓝紫色的花。花儿开过之后,寸余长密密的白毛伸展形成一个银光闪闪的绒球。春风吹拂之中,充满神韵的“耗子花”就像一位妖娆的美女跳着炫丽多姿的舞蹈,令人陶醉。
那年谷雨时节,田野间一片片绿蓬勃涌起,我和小伙伴儿二林子拿着小镐儿小筐儿,一起上山挖野菜。我们欢快地穿梭于绿色的山野中,时而俯身时而奔跑,就像两只活泼的小兔子在觅食。挖着挖着,跑着跑着,嘿!忽然发现在一块大岩石背后隐藏着几株刺眼的蓝紫色的花,很是惊奇。她长得类似玫瑰,走近前细致观察,叶片多呈紫色,薄薄的如美女的裙纱。花蕊耀眼的黄,伸出黄色的芯像小手在摇摆,芯外挂着一层白色的绒毛,像少女的披肩轻纱,神采飘逸。花瓣下面是一根笔直的花梗。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花呀!这是什么花呢?我和二林子立即停下挖野菜的手,开始继续寻找这种花儿。尽管满山的花,但这种花的身影实在难觅,好不容易又找到几株,如获至宝。因为特别喜爱,索性将其连根挖起放到筐里,快速下山返回。路两边什么样的花花草草都顾不得欣赏了。
我回到家直奔母亲跟前,双手捧起花迫不及待地问其名,想要把她养起来经常观赏。母亲接过花笑着对我说:“这是耗子花,不光好看,还是一种特好的中药材,能耐可大了,能治挺多疾病呢。她很娇气,挖出来就栽不活了。”听母亲这么一说,兴奋的心情顿时一扫而光,黯然间生起怜惜与懊悔之情,嗔怪自己年幼懵懂,有眼不识金镶玉,不该害其生命啊!
“耗子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夜里睡梦中她真的跳起了舞蹈。阡陌纵横的田野间,绿浪起伏的山丘上,到处是她的舞台,一枝独秀,婀娜多姿。在艳阳的照耀下,紫瓣、金粉与头顶上雪白的绒毛,在空中飘飘然,放射出灵动耀眼的光芒。赤橙黄绿青蓝紫伴着沁人的芳香,弥漫了整个山野,也弥漫在我的心中。我和二林子一起对“耗子花”追逐着、拥抱着、憧憬着、快乐着,感受到童年的莫大幸福!
从那时侯起,每年春天我都与小伙伴们一块儿到山野间与“耗子花”相会,欣赏她那动人的美丽,感受那种既普通又奇特的神韵,想象同样具有她那种美好的人。
说她普通,因为她与所有野花一样生长在山野中,接受大自然的风雨洗礼,默默地装点着世界。说她奇特,因为万紫千红中很难见到她的身影,矜持谦和又才智出众,药用价值高,独立独行有奇功。外在美与内在美相统一,充满着神秘的色彩。试问,在现实社会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不正是需要这样具有出类拔萃的才智,德才兼备,向善向上,踔厉奋斗,于平凡中见伟大的人们吗?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也不知道“耗子花”是否还能受到下一代孩子们的青睐。毕竟,现在去山里挖野菜的孩子越来越少了,恐怕淡忘了“耗子花”。
闲暇时间,想起小时候的这些事,翻阅各种书籍、古今药典、名人诗作,详细查看“耗子花”的真实身份,原来她的学名叫“白头翁”。哦,我不仅是喜爱,更是无比敬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