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编辑社成员
名誉社长:谭丽华
特约顾问:张振林 孟祥忠 岳新华
顾问:清廉宇 李秀德 岳新华 王世元
主编:润牙子
常务负责人:中秋明月 渝香居士 阿莲 神剑大侠 书香 王世元
诗评:渝香居士 热血兵团 书香
本公众号微信: Ryz98416
望岳中级班第七次作业
学员 石景章
学号 Wy8-X322-024
1,如梦令·闲思 第八部
(李存勋体)
双鬓银丝梳了。
笑看孩童弄巧。
科技助延年,
檐下漫聊翁媪。
真好。真好。
逢雨遇风如鸟。
2,虞美人·江南好 第四部,第一部,第七部
(李煜体)
双桥临水摇波处。柳暗藏莺语。画船荡漾藕花风。忽转回廊深处院花红
晴川不负登临眼。画卷绵长剪。本人才是客家仙,入了麓山飘逸瞰荷田。
3,相见欢·盼郎归 第十二部
(李煜体)
厨中烟火初收,菜香浮。几度温汤重热怕凉馐。
帘儿下,凝眸久,意难休。珠泪暗随残烛滴成流。
4,西江月·怀念 第十二部
(柳永体)
一别江湖岁久,相思常绕心头。但记诗作满神州。学养深如醇酒。
旧作时时研读,牵来思忆情稠。心潮澎湃夜难休,月照孤窗如昼。
自撰联十五幅
1、品茶
茶味浅尝则止,
禅心细品方明。
横批:自有分寸
2、读史
史书数卷藏兴废,
人事三行见是非。
横批: 史镜弥珍
3、晨步
披晓雾,阶前露湿屐
踏晨光,陌上草沾衣
横批: 生涯情趣
4、夜吟
挑灯,案上诗成惊落月
煮茗,窗前句苦伴残星
横批:夜吟寄怀
5、访菊
寻秋径,篱边香引闲人至
叩霜篱,花底影随雅客来
横批 东禽雅集
6、踏春
信步郊原,风牵柳线撩春袖
闲行陌上,雨润桃腮晕晚霞
横批:春游行乐
7、夏荷
池亭涵碧色,风摇玉盖摇清露
鸥鹭宿红衣,雨打琼珠打翠盘
横批:荷风送香
8、抚琴
玉指弄丝弦,袅袅顺风波浪起,
幽怀萦曲调,泠泠随月籁音飘。
横批: 乐律蕴情
9、听雨
疏帘垂静夜,点滴敲窗,渐沉梦里,
泪烛伴孤人,长鞭击瓦,还品茶中。
横批: 千丝万缕
10、冬雪
琼英落,寒云锁,千峰素裹铺银界
玉屑飞,冻雀栖,万径冰封失翠微
横批:雪兆丰年
11、秋游
携酒盏,踏霜华,漫赏枫林燃野径
约诗朋,寻菊影,闲听雁阵过晴空
横批:秋郊雅兴
12、登山
攀险嶂,石径蜿蜒,拾级遥观云外寺
探幽林,松涛飒沓,凭栏俯瞰岭前村
横批:力登胜境
13、荡舟
波平如镜,桨动涟漪,穿莲绕苇惊鸥鹭
风细含香,舟随云影,载月披星过浅滩
横批:舟游闲趣
14、赏梅
堆雪寒枝,疏影横窗,风送暗香神奋,
缀冰冷蕊,冻潭映月,夜藏梅韵心禅。
横批:北国风光
攀险嶂,石径蜿蜒,拾级遥观云外寺
探幽林,松涛飒沓,凭栏俯瞰岭前村
横批:力登胜境
15、品荔
丹荔初成,琼浆暗溢,剥来绛衣凝玉露
幽窗闲坐,佳味同尝,啖罢清甜绕齿香
横批:荔品闲情
词、曲小辑
石景章
一,词体小令6首
1,十六字令.春风
吹。染得千花次第归。檐前燕,剪雨带香飞。
2,捣练子.夏雨
雷乍起,雨倾盆。洗净炎尘气自新。荷叶滚珠摇翠影,水塘蛙鼓唤凉痕。
3,点绛唇.秋果
露闪枝垂,丹黄错乱凝清晓。香浮禽杪。引得禽声绕。
秋晚收时,红果含晴照。风前笑。味甘心饱。不负春曾闹。
4,忆江南.冬雪
天欲暮,六瓣舞空庭。压断疏篱梅骨瘦,铺成毛毯月华明。寒夜听无声。
5,如梦令.长江
万里波清涛怒。拍岸潮水雾。天际接有帆,风顺远行难驻。江碧,江碧,永系母亲情愫。
6,浣溪沙.黄河
九曲涛声贯古今。黄沙万里接苍岑。泻冲千里势难禁。
曾载远帆寻美梦,但闻悲恸听哀音。跃腾朝海意难沉。
二、词体中调2题
1,临江仙. 谪仙风采
(晏几道体)
入仕长安成宦,醉呵权贵靴抛。贺监环佩换香醪。沉香亭北畔,还赋牡丹娇。
落笔雷霆惊座,醉诗星斗云涛。趣情双得赞声高。谪仙清骨傲,千载韵难消。
2,渔家傲.浅道红楼
(晏殊体)
一梦荒唐尘外影。荣枯转瞬皆前定。金玉孽缘愁不醒。牵爱幸。到头只剩千年警。
宝黛盟深谁与证。潇湘泪尽香魂冷。念断朔风悲画境。情苦咏。章回只叹痴人命。
三、曲律2题
1,北曲节节高.坪山溪流
一溪清畅,起风波漾。鱼苗戏蚌。芦花舞障。柳叶青,荷花放。爱夕阳,梦里幽幽嗅芳。
2,北曲沽美酒带过快活年.中秋叙月
冰轮挂碧霄。月盈照松苗。桐影摇风香暗飘。嫦娥弄萧。赏月饮酒香蕉。
【带】广寒宫里事蹊跷。吴刚伐树劳。霓裳舞里彩云消。玉兔来回焦。此景人间少。千古谣。
说明 这一题实际是两曲连唱,前曲为《沽美酒》,带的是后曲《快活年》。这种两曲连唱的形式在曲的体系中有不少先例。这种形式被称为“带过曲”。
中元节
石景章
月挂疏桐照野坟,纸钱飞尽落寒云。
盂兰盆里陈百味,地官案前赦旧氛。
鬼路茫茫灯影乱,乡愁耿耿客心焚。
阶前忽有虫鸣咽,似诉人间骨肉分。
自创联
秋分时,露染枫丹,千畦稻熟金铺野
佳节至,风传桂馥,万户家沉忆引哀
横批:思亲祭祖
青玉案·中元节
(贺铸体)
石景章
纸钱飞尽烟如缕。又此日、中元墓。古陌荒阡人渐聚。夜来心事,叠重难顾。叩拜先人苦。
凭栏怎解诸多虑?梦里音容恍如故。忍听邻家于哭处。一杯清酒,半窗凉雾,肠断梧桐雨。
尝试作赋
赞赵州桥
洨水汤汤,穿原走野。历千秋而不息,润百里以滋禾。当其波涌涛惊,舟楫难济,岸隔途阻,行旅叹嗟。忽有长虹,横空而卧,遂成通衢,贯道以达。此非天工,实乃人造一赵州之桥,伟哉斯作!
观其形也:券拱单跨,不立中墩。若新月出云,似飞虹饮涧,肩开四小拱,巧分洪流之力,基奠巨磐石,深扎根脉之坚。栏板雕龙鳞爪张翕欲动,望柱刻兽,神情威毅俨然。石与石衔,无胶无漆而契合,缝与缝接,历风历雨弥坚。车马喧嚣,踏坦途而往返,行人络绎,履安步以周旋。
思其功也:隋匠李春,慧心独运。度水势之缓急,量河床三浅深。弃旧法之拘牵,创新规元简劲,省工省料,而承重逾巨;遇地动忽来,整体相维,无倾坑之虞。代易时移,阅尽沧桑变幻,兵燹水患,难磨质朴之风神。非难便民行旅,更教技艺昭闻——开世界之先,树桥梁之范。
迄今千载,桥貌依然。洨水映其影,不减当年俊采;斜阳照其身,犹合往白精魂。观夫往来者,或感其雄姿,或叹其巧构,或思其匠心,或念其功远。噫!一石一木,皆凝智慧,一拱一栏,俱载光明。正所谓“坦途通古今,坚石证初心”!赵州桥者,非独一桥也,实乃华夏巧思之碑,先民伟力之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