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嫂日记】
肖爱民
我感谢那条通向山村小学的羊肠道。因为,攀越在其中的那个小小身影,为我、为当今想“躺平”的人揭示了何为人生幸福、何能得到人生幸福的“谜底”!
山村学童
这是多年前的一件事——
从浪溪村返回市中区,是我一人走出来的,回想走完它的经历,至今还心跳肉惊:进浪溪一周,完成了文化调研,见乡亲们全力于收蔬菜、收庄稼的“双抢”急战,便坚决不劳他们送我出山。

我走出村子便道后往前走,明显的感觉是山道阴森,尽管还处午间,可山里太阳却昏昏沉沉:小道左侧高山连绵,苍树刺天;小道右侧峭壁峋嶙,谷深崖险;脑际耳边,林涛翻腾松涛轰鸣……心开始紧缩,巴望快点快点遇到行人。
惊怵着加快步子,爬至山腰还不见人,看山峰更险峭更幽深,心更发慌神更无主:往前走,密林遮天没有人迹;向后退,丛动树晃仿佛已被野兽来追,不论向前向后向左向右走,生命好像失去了托付……心脏狂跳腿像灌了铅,绝望地拽着枝枝杈杈瘫软挪步,急促的呼吸扯得嗓门刀绞一样疼痛,身上的虚汗、急汗一出一出往下流。
又一阵松涛翻飞,顺风飘落的各种树叶“哗啦哗啦”响个不停……
一块自高而来的碎石滚落脚边,莫非是头顶方向岩石塌陷?莫非是兽群向我袭击?我的心山崩地裂,神魂飞散,似乎等着兽群呰牙咧嘴解脱我的身躯,似乎等着老天对我做死亡宣判……
恍惚中,仿佛有人走路的“沙沙”声传来,紧接着,荆棘丛中似乎有一团啥物体朝这边蠕动,再一阵,那团麻乎乎的什么东西倒像一个孩子的身影。
深山野岭,谁让心肝宝贝与孑然惶恐相伴?显然,不太可能,莫非我幂念至深而出的怪觉?
近了,这个从荆棘丛中趟过来的,千真万确是个孩子,我像溺进深潭的呼救人抓紧了大救星!
孩子距我已近,我腿杆停止了颤抖,眼前一片明媚,心跳恢复平静,双眼溢出了泪水,五脏感知了还有生命。

我主动向孩子示好,万分感动地请孩子停停脚步以便我能欣赏地把他印进我的脑里眼里:咋眼看,他瘦小的像刚到读小学低年级的年龄,他清澈无惧的眼里忽闪着从容刚毅的神情;缀满他额头的汗珠,从黑里泛红的脸蛋滚入脖颈。他穿着灰土色上衣,手提一只像农户家做腌菜的小罐子,脚上的球鞋补着补丁,而迈着的是自如急促的步子……孩子语言极少,只羞涩简短地回答我的问语后,又跨步快行。看那么小的身体还得继续独自隐没于深山,女性的慈爱使我忘了自身恐惧,誓用自己的生命呵护这个弱小生命!我大声喊停急急赶路的孩子,要先陪他到他的目的地,孩子告诉我,他已8岁了,在读小学读二年级,因母亲生病父亲在外地打工,他趁中午赶回家给母亲做饭,下午的课程还不能迟到了。他说,为了读书,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走这条路早就习以为常,即使天黑路滑也敢结伴摸回去。他倒安慰我,如果我还害怕,他愿先送我翻出这座山。想到他的生病卧床、盼儿侍候又盼儿好好读书换前途的他母亲和他还要完成的下午学业,我万万不可以接受这可爱的孩子的馈赠!
孩子的背影越行越远,我强制自己停止了恐惧:是幼小孩子对不利条件、不利环境的抗争并追求美好明天的奋发行为,鞭促了我立即镇定从容、胆大豪迈走出深山!
我想:上帝赋予了我和这孩子对同样事物有同样感知的本能,而我对困难的战胜勇气,对不利条件和环境的主动适应并且抗争能力,却脆弱得不及这一小小孩子。
我想,本该还处在母亲怀里撒娇年龄的这一小小孩子,方能接纳这过早的困苦,承受过重的磨砺,而我们生活在好环境,生活在当今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基本满足的今天还喊不幸福;对于只想坐等财富啃社会的人,不应很好反思吗?
我无法忘掉那个通向山村小学的羊肠道,是那个小小身影对艰苦生活对奋斗人生的揭示,打开了我叩问什么是真正幸福、如何能获得、如何能永续真正幸福的“谜底”!

作者肖爱民,女,汉族,1955年生,湖北丹江口人。大专文化,无党派人士。历任知青、民办教师、工人、科员。2000年调十堰市茅箭区委宣传部,副科级干部。创作的小说、散文、诗歌、新闻、论文等,曾分别被国家、省、市报刊、杂志、电台采用,有的获奖。著有《茅箭,我向您报告》《茅箭风物志》(名胜卷、古迹卷、物产卷)等。曾获“优秀共青团员"“优秀理论骨干”“文明职工”"优秀通讯员"“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等荣誉。
改写:2025.8.28 于 湖北十堰
责编:槛外人 2025-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