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秋路口的暖与悟
“时光不经磨,转眼已九月。”当日历悄然翻到二百多页时,风里便多了几分清冽的凉意,裹挟着桂花淡淡的甜香,轻轻叩响了秋的门扉。站在秋的路口回望,春的繁花、夏的蝉鸣都成了褪色的旧画,唯有眼前这抹秋光,带着沉淀后的从容,邀我依偎进它温柔的怀抱。
走进古城墙遗址公园,脚下的梧桐叶已染了浅黄,一片接着一片,乘着风打着旋儿落下,像是大地写给天空的信。弯腰拾起一片,叶脉清晰如岁月的纹路,指尖触到那微微发脆的质地,忽然想起“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的诗句。古人见落叶而感怀时光,如今我亦是如此——这一片落叶,何尝不是我们生命里那些悄然逝去的日子?春日里为一朵花绽放而雀跃,夏日里为一阵凉风而欣喜,那些细碎的美好,就像这片叶子曾汲取的阳光雨露,最终都沉淀成心底最柔软的记忆。
沿着小径往前走,不远处的荷塘早已没了盛夏的“接天莲叶无穷碧”,只剩几片残荷在水中挺立,枯黄的叶片上沾着晨露,像是凝结的月光。有人说残荷萧瑟,我却觉得它别有一番风骨。就像人生,并非只有繁花似锦才值得赞颂,历经风雨后的从容与坚守,更显珍贵。曾在某个秋日的清晨,看到一位老人坐在荷塘边写生,他笔下的残荷没有衰败的颓唐,反而透着一股“留得残荷听雨声”的诗意。那时便懂了,风景如何,全在心境。你若以温暖相待,即便冷秋、冷晨、冷霜、冷落叶,也能从中读出岁月的温柔。
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棂,洒在书桌上,暖得让人想眯起眼睛。泡一杯热茶,看着水汽袅袅升起,恍惚间竟想起小时候的秋天。那时外婆总会在院子里晒桂花,金黄的花瓣铺在竹匾上,整个院子都飘着甜香。她会用晒干的桂花做糕,咬一口满是秋天的味道。如今外婆已不在,可每当闻到桂花香,心里依旧暖暖的。原来有些温暖,并不会随着时光流逝而消散,它会像藏在岁月里的火种,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重新点亮我们的心房。这大抵就是“暖情、暖意、暖人、暖岁月”的真谛——那些爱过我们、我们爱过的人,那些经历过的事、感受过的美好,早已融入我们的生命,成为抵御寒凉的力量。
傍晚时分,去河边散步,看到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水面波光粼粼,像是撒了一把碎金。有孩童在岸边追逐嬉戏,笑声清脆;有老人牵着老伴的手,慢慢走着,偶尔低声说着什么。这寻常的烟火气,却让人心生感动。我们总在追逐远方的风景,总在感慨时光匆匆,却忘了身边的点滴美好才是最珍贵的拥有。就像这秋天,它不疾不徐地走着,把丰收的喜悦送给农人,把诗意的风景送给旅人,也把沉淀的感悟送给每一个用心生活的人。
“因为懂得,一切美好;因为存在,温暖相随。”站在秋的路口,我终于读懂了这句话的深意。懂得时光的珍贵,便会珍惜每一个当下;懂得生命的美好,便会感恩每一次相遇;懂得温暖的意义,便会把爱传递给身边的人。秋是成熟的季节,也是感悟的季节,它让我们在告别中学会珍惜,在寒凉中学会温暖,在沉淀中学会成长。
晚风渐起,带着一丝凉意,却并不让人觉得寒冷。因为心里装着那些温暖的记忆,装着对生活的热爱,便无惧岁月的风霜。愿我们都能在秋的怀抱里,读懂时光的馈赠,带着温暖与希望,继续走向下一段旅程。毕竟,秋天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就像落叶回归大地,是为了滋养来年的新生;就像我们历经岁月,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