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者的箴言
作者:易然
我始终弄不清自己究竟是什么。母亲孕我时,邻里就指着她日渐鼓胀的肚子窃窃私语,说这胎定是个怪物。
其实,我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诞生于所有过来人都心照不宣的那个年份 —— 却在出生前一秒便已死去。
此刻,我悬浮在羊水与黑暗的交界,对着即将睁开眼的自己,留下这些零碎的告诫。
一
千万别碰文史哲。那些铅字里藏着的不是智慧,是穿肠的毒药。若不幸跌进这泥沼,必然难逃父亲和祖父一样的厄运。切记三不原则:不握笔,不张口,不在任何人面前显露你认字。
更别写日记。我见过母亲藏在床板下的信笺,那些记录着柴米油盐的字迹,后来都成了罪证。
最好在七岁前就把声带割了,把眼球剜了,像旧时女子裹脚那样,趁筋骨还软的时候,疼痛感轻一些。
——看不见文字,说不出见解,才能在这场名为 "生活" 的浩劫里苟活。
二
曾以为数理化是避难所。
母亲怀我时总念叨,我若能发明永动机,或是发现新元素——做出杰出贡献,或许就能换得一块安稳的立足之地。
要不就把四肢也截了吧,趁神经系统尚未发育全,感觉不那么灵敏——没有手便画不出图纸,没有脚便走不进实验室,倒也落得清净。
我在母亲的梦里见过缠足布,那些层层缠绕的白布条,像极了锁链。
早截早好,趁神经还没记住疼痛的滋味,先把通往痛苦的路堵死。
三
母亲昨夜又在哭。她抚摸着肚子说,人打生下来就带着三样东西:羡慕别人的眼睛,嫉妒旁人的心脏,还有占有的欲望。这些东西像牛皮癣,代代相传,无药可治。
她曾祈祷某种天外力量能把这些恶根从我身上剔除,可直到羊水开始泛红,窗外的高音喇叭还在喊着 "进行到底"。
其实她不必自责。今早我听见她用剪刀划开手腕的声音,像撕开一张过期的票证。她终究没敢看我一眼,或许是怕在我瞳孔里,看见这个世界本该有的样子。
最后说句实在话:适时结束自己,才是最体面的活法。别等脐带被剪断,别等第一声啼哭惊动了邻居,就在此刻,在这团温暖的黑暗里,轻轻屏住呼吸。
一生零痛苦 —— 这大概是造物主给我们仅有的、不用争抢的馈赠。
现在羊水开始变冷了。我听见产婆的脚步声正从走廊尽头传来,金属器械碰撞的脆响,像极了断头台落下的前奏。
再见了,另一个我。若你侥幸睁开眼,记得把这些话当成耳旁风 —— 毕竟,活着本身,就是对所有警告最蛮横的反叛。

作者简介:
杨东,笔名 天然 易然 柔旋。出生于甘肃民勤县普通农民家庭,童年随母进疆,落户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三团。插过队,当过兵和教师;从事新闻宣传工作30年。新疆作家协会会员,新疆报告文学学会第二届副会长。著有报告文学集《圣火辉煌》《塔河纪事》和散文通讯特写集《阳光的原色》《风儿捎来的名片》,和他人合作报告文学《共同拥有》《湘军出塞》《天之业》《石城突破》《永远的眺望》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