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万古长明(终章)
第四十九章 镜天初开
青鸾振翅高飞,七彩尾羽在云间划出一道横跨天际的虹桥。那虹光渐凝成实体,竟是一座横亘虚空的琉璃镜殿,匾额上书三个太古篆文"镜天府"。殿门缓缓开启,洒落亿万镜光,照见人间百态:农夫在镜光中看见沃野千里,学子看见金榜题名,工匠看见巧夺天工——竟是映照出众生心底最真切的善愿。
慕容婉扶着重伤的文翰,见镜光过处,先前被镜傀所伤者渐愈,琉璃化的山河重现生机。那青鸾绕殿三周,忽俯冲而下,化作个八九岁的童子,眉眼间既有文翰的澄澈,又有慕容婉的灵秀,额心一点镜纹流光溢彩。
"父亲、母亲。"童子躬身作揖,声音清越如镜鸣,"镜天既开,当立镜约。"他小手轻挥,空中浮现金光镜文:"一约映真,不照虚妄;二约扬善,不显恶念;三约守心,不惑本真。"
第五十章 青峦长明
文翰重伤难愈,身形渐透明。慕容婉泣不成声,却见他含笑握住镜童之手:"吾儿明心,可知蒙山为何名青峦?"镜光闪过,现出上古景象:女娲补天时,曾在此山炼五色石,碎石落处化镜湖,山峦映水故称青峦。
镜童恍然,引镜天府之光注入文翰心口。文翰身躯竟与山峦共鸣,渐化作巍峨山影——左峰如擎天镜柱,右岭似伏地镜屏,正中主峰浮现巨大镜面,映着日月轮回。慕容婉飞身跃向主峰,身形没入镜面,化作镜中永恒的望夫石影。
镜童跪拜山前,忽闻环佩叮当。回首见雪儿残魂自镜中走出,轻抚其额:"痴儿,镜天之主岂能拘于形骸?"取下发间玉簪划破虚空,但见文翰慕容婉携手立于云海,笑指人间万家灯火——原来二人已魂寄镜天,与山河同寿。
第五十一章 万镜朝宗
三月三,青鸾镜童正式继任镜天府主。天下镜器皆鸣响相和,自发的镜光在苍穹交织成巨镜,镜中显现大千世界:东海渔人凭镜光避开风浪,西域商队借镜辉指引方向,乃至深宫中的帝王对镜整冠时,都会听见一声"明心见性"的告诫。
镜童于青峦之巅铸九丈镜碑,刻《镜天约》三章。碑成时忽见万镜来朝:汉唐铜镜、宋明琉璃、乃至西洋玻璃镜皆破空而来,绕碑三匝后融入山体。自此青峦夜放光明,百里可见,世人皆称"长明镜山"。
最奇的是山间生出种透明晶花,映人如镜。有樵夫采花献病母,母照之竟痊癒;有书生对花读书,花中显金榜题名——原是镜天灵气所钟。世人遂称"镜缘花",说能照见缘分因果。
百年后,有少年采药入深山,雾散时见镜童仍在碑前弈棋,对面坐着个红衣女子,赫然是慕容婉模样。少年惊问:"仙人可知长明镜山典故?"
镜童落子轻笑:"镜中岁月长,青峦万古明。且看这山间镜花,开落皆缘。"指尖轻弹,一朵镜缘花飘至少年掌心,映出他前世竟是文翰书房中那盏长明灯。
——全书完——
后记·镜海拾遗
《青峦缘》写至终章,搁笔之时正值窗外落雪。书案上铜镜映着烛火,恍惚间似见文翰与慕容婉携手游于镜天,雪儿执伞笑立云端,虚涯子与寂灭对弈于星河——这些角色陪伴我三载寒暑,今朝作别,竟如老友远行。
创作之初,本欲写个寻常聊斋故事。然提笔后人物自有魂灵:文翰的赤诚、慕容婉的刚烈、雪儿的痴怨、虚涯子的执念,皆挣脱原设,在稿纸上走出自己的命途。尤记写至雪儿散功那段,夜半泪湿稿纸;至虚涯子殉城时,竟对镜长叹不能自已。
考据途中曾访蒙山古庙,于残碑间觅得"镜枢"记载;又于敦煌遗书微缩胶卷中,见《镜天秘卷》残章。最奇是在黄山雾海见虹光成环,当地老人言此乃"镜虹",遂有青鸾化虹桥之思。
小说虽完,镜缘未了。青峦长明处,镜花年年开。愿诸君读罢掩卷时,亦能照见本心澄明。
——某甲辰年冬于金陵抱镜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