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寄情
文/高金秀(甘肃)
晨雾还没散,山路在树林里绕出弯弯绕绕的弧线,我提着祭品,一步步往山上走。脚下的石阶被露水浸得发滑,两旁的灌木丛挂着细碎的水珠,打湿了裤脚——不用看路牌也知道,这是去往父母坟前的路,中元节到了,该来看看他们了。
越往上走,山间的风越凉,混着松针和泥土的气息,像极了父母生前种满松柏的小院味道。远远地,就看见坟前已经有人先到了,烛火在雾里明明灭灭,偶尔传来几声压抑的啜泣。我在父母的坟前蹲下,刚把烛台摆好,火苗就被风吹得摇曳起来,烛泪顺着台沿往下淌,一滴接一滴,像止不住的眼泪。
“爸,妈,我来了。”话刚出口,喉咙就堵得发慌。这些年积攒的思念、委屈、还有那些无人诉说的心事,都涌到了嘴边,却不知道该从何说起。我摸着墓碑上被风雨磨平的字迹,指尖一遍遍描摹着“父”“母”两个字,就像小时候攥着他们的手那样。灵前的烛泪还在滴,滴进坟前的泥土里,也滴进我心里最软的地方——多想再听听母亲的唠叨,再看看父亲下棋时的模样,可这些念想,终究成了泡影。
点上香,青烟缕缕升起,在晨雾里散成薄薄的一层,飘向远方。我把黄纸一张张放进火盆,看着它们燃成灰烬,随着风飘向天际。“愿化清风伴你去,来世再续骨肉情。”我轻声念着,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这青烟该能捎去我的思念吧?让天堂里的父母知道,我一切都好,也一直惦记着他们。
待烛火渐渐弱下去,我又在坟前坐了许久。风轻轻拂过墓前的野草,带来山下的鸡鸣声,思绪却像山间的云烟,飘回了那些有父母陪伴的日子:母亲在灶台前做饭,炊烟袅袅升起;父亲在院子里劈柴,斧头起落间带着节奏。那些寻常的画面,如今都成了最珍贵的回忆。
下山时,雾已经散了,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山路上,暖融融的。我回头望了一眼坟的方向,青烟还在缓缓飘荡。心里默念着“愿你们一切安好”,脚步渐渐轻快起来——我知道...
作者简介:高金秀,甘肃省天祝县打柴沟小学一级教师,大专学历,毕业于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本人兴趣爱好广泛,写作,论文,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剪纸,手工制作等,都是国家级一等,二等,优秀奖。公开课也比较成功,得到评委好评。在教学期间,成绩名列前茅。多次获奖。得到大家好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