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天下惊澜
第十三章 群雄并起
青云虽灭,余波未平。文翰与慕容婉方出皇城,便见各路人马齐聚京师。崂山道士结阵作法,蜀山剑修御剑凌空,甚至连西域喇嘛都现身街头。茶肆酒坊间,人人都在议论前夜冲天的镜光。
"三世镜现世,修真界要变天了。"一个虬髯大汉在酒肆高谈阔论,"听说那镜子能照见前世今生,更能预知未来。得镜者可得天下!"
慕容婉低声道:"这些人都是为秘境而来。青云临死前的嚎叫,怕是故意要引来天下修士。"她忽然按住文翰手腕,"你额间..."
文翰对镜自照,见眉心生出一道金纹,正是三世镜认主的印记。忽闻窗外喧哗,一队番僧手持金轮而来,为首老僧目露精光:"施主与我佛有缘,请移步说话。"
慕容婉急掷烟雾弹,拉文翰穿入小巷。却见巷尾早有青城道士守候:"道友留步!贫道有要事相商。"前后夹击间,文翰怀中玉佩突发热量,金纹绽放光华,众修士皆被震退。
"镜主已现!"有人惊呼。霎时间无数法器亮起,各路修士蜂拥而至。
第十四章 故人西来
混乱中忽闻琴音悠扬,如清泉泻地。众修士动作一滞,只见白衣书生坐于屋顶抚琴,笑若春风:"诸位以多欺少,岂是修真风范?"指尖轻拨,音波荡开,修为稍浅者皆踉跄后退。
文翰怔住:"这琴音..."前世记忆翻涌,想起柳生挚友苏慕白最善琴音退敌。
慕容婉惊喜:"是姑苏苏家的人!"苏慕白飘然而下,执文翰手叹道:"柳兄转世,风采不减当年。"忽压低声音,"快随我来,令师叔祖已在西山等候。"
三人趁乱脱身,至西山古刹。只见素云师太正在疗伤,见文翰眉间金纹,黯然道:"终究还是醒了。三世镜既认主,天下修士必争之。唯今之计,唯有开启秘境,重定镜规。"
她取出一卷帛书:"此乃秘境舆图。镜中有九重考验,通过者可获镜灵认可,决定三世镜归属。"忽有箭矢破窗而入,钉入舆图:"崆峒派在此!交出秘境图!"
第十五章 镜试开启
古刹被各派围得水泄不通。少林方丈越众而出:"阿弥陀佛。老衲提议,依古制开启镜试,胜者得镜,以免修真界血雨腥风。"
众修士议论纷纷,终达成共识。三日後,西山之巅,秘境洞开。九重镜门悬浮空中,散发出诱人光芒。
文作为镜主率先踏入第一重"问心镜"。镜中现出雪儿身影,凄然相问:"柳郎可曾悔遇我?"文翰心如刀绞,却正色道:"情出自愿,事过无悔。"镜门应声而开。
第二重"炼狱镜"中,慕容婉正受火刑之苦。幻象厉喝:"舍她性命可过关!"文翰毅然扑入火海:"负心之事,永不为!"烈火骤熄。
连破七关後,最後一重"天命镜"前,唯剩文翰与西域活佛、崂山掌教三人。活佛叹道:"镜主仁心,老衲退出。"掌教却突然发难,射出淬毒暗器!
慕容婉飞身挡箭,血染镜面。文翰悲愤交加,金纹大放光明:"以镜主之名,永封秘境!"镜门轰然闭合,掌教被反震吐血。
三世镜化作流光没入文翰眉心,秘境缓缓沉入地底。众修士黯然散去,唯余文翰怀抱慕容婉,泪落如雨。天际传来素云师太叹息:"痴儿,情劫难度啊..."
西山暮色如血,更大的风波却在悄然酝酿。被封印的秘境深处,忽然睁开一双千年未醒的眼睛...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