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京华烟云
第七章 科场魅影
文翰怀揣狐仙所赠锦囊,心下惴惴。镜中诡笑犹在眼前,青云之声萦耳不绝。然科考在即,只得暂压疑虑,专心温书。
八月桂香飘满京华,顺天府贡院前车马如龙。文翰提考篮排队候检,忽见一青袍道士手持罗盘,在考生间穿梭逡巡。那道士目光如电,扫过文翰时微微一顿,嘴角勾起似笑非笑的弧度。
文翰心头一凛,暗道莫非是青云同党?正待细看,道士已隐入人群不见。
号舍阴冷潮湿,文翰研墨时忽觉怀中玉佩微颤。展开试题,竟是与蒙山典故相关的策问:"论山精水怪与王道治化"。文翰一怔,恍惚间似见雪儿倩影立于案前,素手引笔,文思如泉涌。
第三场考毕,文翰疲惫出闱。忽有差役来请:"礼部李大人有请孟解元。"文翰疑窦丛生,自忖并无相识京官,然只得随往。
马车驶入深宅,堂上端坐的竟是闱中所见道士!此刻他已换上官服,笑吟吟道:"孟公子不必惊慌,贫道李淳风,现任钦天监正。此次请公子来,是为求证一事。"
文翰暗握玉佩:"大人请讲。"
李淳风目光如炬:"公子在蒙山可曾遇狐?"不待回答,忽掷出一面铜镜,"镜中可见分晓!"
文翰望向镜中,却见自己影象扭曲,身后隐约有九尾狐影!李淳风厉声道:"妖狐附体,还敢应试?来人!"
文翰急退,怀中玉佩突发金光,镜中狐影长啸一声,竟扑出镜面,与李淳风缠斗在一起。文翰趁机逃脱,听得身后李淳风惊呼:"竟是九尾天狐!"
第八章 慕容再现
文翰躲入客栈,惊魂未定。忽闻窗外马蹄声急,推窗见慕容婉红衣白马,正与追兵交手。她剑光如练,挑落数名锦衣卫,扬声道:"书生还不快走!"
二人策马奔至西山破庙,慕容婉才道:"李淳风乃青云大弟子,专为寻玉佩而来。他散布妖狐流言,就是要逼你现形。"
文翰苦笑:"可我确实..."
"确实什么?"慕容婉瞪他,"那狐影是雪儿留画中的残念,为护你才被激发。你真当自己是柳生转世?"她取出家传宝鉴,"照照便知。"
镜中唯文翰本相,并无异常。慕容婉叹道:"青云当年未能取得玉佩,只因非柳氏血脉不能驱动。他假死脱身后,必是算到柳生转世之期,故布疑阵引你入彀。"
她指向玉佩:"此物关系前朝秘境,传说内有长生之法。青云师徒处心积虑,就是要等你转世觉醒,好夺取秘境之钥。"
文翰恍然:"所以科场策问..."
"正是试探。"慕容婉冷笑,"他们算准柳生转世必通灵异之事。"
忽闻庙外掌声响起:"慕容姑娘果然聪慧。"李淳风飘然而入,"可惜知得太迟。"挥手布下天罗地网。
慕容婉推文翰入暗道:"往北去碧霞观!"自己反身迎敌。文翰最后见她剑光如虹,竟与李淳风斗得旗鼓相当。
第九章 碧霞仙缘
文翰跌跌撞撞行至西山深处,果见云遮雾绕处有道观。一青衣女冠正在扫地,见他便笑:"师父等你多时了。"
观中老道姑鹤发童颜,凝视玉佩叹道:"百年因果,终须了结。"她取出一幅画像,竟是年轻时的雪儿与柳生!
"贫道素云,曾是雪儿闺中密友。"她轻抚画像,"当年柳生遇害,雪儿本要殉情,是贫道劝她留待报仇。谁知..."老道姑垂泪,"她竟选择散尽修为,成全你这转世之身。"
文翰震惊:"我真是柳生转世?"
素云点头:"然前世记忆被封,只因时机未到。"她指向观后秘境,"青云师徒欲得的,实是秘境中的'三世镜'。照此镜可知过去未来,更能唤醒前世记忆。"
忽听观外杀声震天。小道姑奔入:"李淳风带人攻来了!"
素云推开秘境石门:"快去!三世镜前自有分晓!"反身率众弟子迎敌。
文翰入得秘境,见正中悬一面古镜,镜罩蒙尘。拂尘拭镜,镜中渐显影像:先是柳生与雪儿月下盟誓;再是慕容氏被青云胁迫下毒;最后是雪儿散功时,将毕生修为注入玉佩...
镜面忽然波纹荡漾,现出当下景象:慕容婉血战不支,素云倒地不起,李淳风狞笑着踏入秘境:"多谢带路!"
文翰急取玉佩,镜中突然伸出雪儿玉手,与他共执玉佩。金光大作中,前世记忆如潮涌来...
李淳风惊骇:"三世镜竟认主了!"猛扑过来。
文翰——此刻已是觉醒的柳生——淡然挥袖,镜光如剑。李淳风惨叫中被吸入镜中,唯留哀嚎回荡:"师父不会放过..."
秘境轰然震动,似要坍塌。文翰急退而出,见慕容婉挣扎迎来:"快走!青云真身已在来的路上!"
二人携手奔下山道,回首见碧霞观陷地火之中。慕容婉忽道:"你...都想起来了?"
文翰颔首,百感交集。前尘往事如烟,唯手中玉佩温热,似雪儿余温犹存。
京华灯火在望,而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青云真身即将现世,秘境之钥引发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