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西南科技大学隆重举行第四届空气动力学及前沿交叉科学研讨会暨航空航天学院揭牌仪式,标志着该校在服务国家空天战略、融入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布局上迈出关键一步。中国工程院院士乐嘉陵、中国科学院院士唐志共,以及来自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等国家级科研机构、多所高校和知名企业的百余位专家学者齐聚绵阳,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

▲ 揭牌仪式。学校供图
揭牌仪式由多位重量级嘉宾联合完成,包括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总工程师杨彦广、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部副部长向洵、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专项总师刘志刚、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教授邓子辰,以及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校长祝效华等。多方共同执牌,彰显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共建模式与强大协同力。
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杨俊辉在致辞中强调:“航空航天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国家空天战略和四川省航空航天产业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学科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他表示,学校将集成优势资源,深化跨界融合,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中心与西南科大长期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协同创新,未来还将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平台共建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战略合作,共同为国家空天事业和现代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据介绍,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是响应国家航天强国战略,于2025年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独特的航空航天科技资源与产业集群优势,整合校内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多学科优势资源而成立的前沿交叉创新型学院。学院明确以“服务国防军工与区域经济发展”为使命,致力于培养“胸怀家国,脚踏实地”的航空航天领域创新型人才。
该学院的成立不仅填补了区域高水平空天科教平台的关键空白,更成为连接绵阳科技城尖端国防科研资源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发展的重要桥梁。在“科教融合、跨界协同”的新型办学机制下,学院有望快速成长为西部航空航天科技创新和高端人才汇聚的新高地。
“学院致力于服务国防军工与区域经济发展,培养‘胸怀家国,脚踏实地’的航空航天创新型人才。”西南科技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张玉奇说,学校将充分发挥学校多学科优势和资源优势,加速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航空航天科技创新高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冯明波 资深媒体人
【短评】除了兴奋,我们更应期待什么?
西南科大航空航天学院的揭牌,远不止是一所新学院的成立,更是中国航空航天事业“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一次精准落子。背靠绵阳科技城的国家级资源,携手多家“国字号”顶尖院所,它从诞生起就自带“高光”。这不仅打通了前沿科研与产业应用的快车道,更构建了培养“胸怀家国”空天人才的新范式。其意义在于,它不仅是四川对接国家空天战略的关键支点,更将成为驱动西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所学院的揭牌,映照出的是一盘面向未来的大棋。□ 苏东华 资深媒体人
本网绵阳8月30日电
责任编辑:童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