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曲阜朝圣记
文/李思義(山东临沂)
八月下旬的最后三天,秋意初染,天高云淡。 趁着孙辈们尚未开学,我与老伴携三个小家伙,在女儿的精心安排下,踏上了前往东方圣城——山东曲阜的朝圣之旅。这座浸润着千年儒家文化的古城,正以它独有的厚重与温润,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初抵圣城,雨中暂憩
8月28日中午12点半,我们一行六人从临沂北站出发,乘高铁向西北而行。窗外的风景如流动的水墨画,不过四十分钟,列车便稳稳停靠在曲阜东站。打车进城后,孩子们饥肠辘辘,我们便选了一家当地风味饭店。刚出锅的曲阜煎饼、香浓的羊肉汤,暖胃更暖心。
餐毕,入住女儿早早订好的香格里拉大酒店。行李甫一放下,我们便兴致勃勃地想直奔景点,谁知天公忽变脸——电闪雷鸣间,瓢泼大雨倾盆而下。孩子们趴在窗边看雨帘如注,我们老两口索性在酒店茶座观雨闲聊,倒也平添几分闲适。
拜谒三孔,对话千年
次日清晨,雨过天晴,空气里浮动着草木的清香。早餐后,我们步行出发——酒店距孔庙不过两公里,沿途青砖灰瓦的民居,檐角悬着的铜铃随风轻响,仿佛在低语着圣城的往事。
孔庙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穿过棂星门,走过泮水桥,大成殿前那尊"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塑像庄严肃穆。孙辈们手捧香烛,虔诚叩拜,祈求学业精进;我和老伴则流连于汉白玉牌坊、千年古柏与鲁壁遗迹间,每一帧光影都定格着对文化的敬畏。
移步孔府,这座"天下第一家"的宅院比想象中更为恢弘。重檐叠瓦的殿堂、曲径通幽的庭院,连廊上的彩绘、门楣上的匾额,处处透着世家大族的底蕴。女儿笑着说:"这气派,竟不输故宫呢!"
午后,三个孩子玩累了,便随姑姑回酒店休憩。我和老伴乘三轮车直奔孔林。古木森森的陵园内,我们坐在石凳上分食刚买的煎饼卷大葱,辛辣鲜香中笑谈古今。乘游览车缓缓穿行,拜谒孔子祖孙三代墓冢时,松涛阵阵似在回应;瞻仰孔尚任、孔令贻等先贤碑刻,历史的长河在眼前流淌。夕阳西斜时,我们终于触碰到了这片绵延两千五百年的精神家园。
七夕生辰,情满圣城
巧的是,这日正值农历七夕,亦是女儿的生日。夜幕降临时,我们在酒店露台烧烤院摆起小宴:冰镇啤酒碰响欢笑声,烤肉香气混着蛋糕甜味飘散。当《生日歌》响起,烛光映着女儿含笑的眼眸,三个孙辈齐声喊着"姑姑生日快乐",连空气都变得温柔起来。
这一趟曲阜行,不仅是一场文化朝圣,更是一次三代同堂的深情相聚。那些斑驳的古墙、苍翠的古柏,还有家人眼中的光芒,都成了这个秋天最珍贵的记忆。
止笔于此,意犹未尽,抒诗为证:
八月秋高谒圣城,祖孙携手踏歌行。
动车疾掠千畴过,麦饼香传万户情。
棂宇巍巍承古训,殿阶历历仰贤名。
诗书府第藏风雅,松柏园林话死生。
巧夕恰逢华诞夜,星台共赏月华明。
一堂三代融融乐,万载儒风朗朗清。
(图片来自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李思義,1956年生于山东临沂兰陵,务过农,当过兵,从过教,下过海,打过工。平生喜欢文学,尤爱诗歌,业余闲暇笔耕不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