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浅的秋意
作者/葛国顺
白露长夏去,处暑迎凉秋。在长达50多天的高温之后,可以算是超历史了,烦人的加长版夏天还没走,生活还是离不开空调,“秋老虎”真的来了。
闲坐看日历时,萧瑟秋风。 乡贤汪曾祺在《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中说,“梧桐是秋的信使。梧桐叶大,易受风。叶柄甚长,叶柄与树枝连接不很结实,好像是粘上去的。风一吹,树叶极易脱落。立秋那天,梧桐树本来好好的,碧绿碧绿,忽然一阵小风,数的一声,飘下一片叶子,无事的诗人吃了一惊:啊!秋天了!”几片梧桐叶点缀花丛,黄绿相间的纹路,倒成了花影的底衬。空气中浮动着晒过棉被的气意,混着远处早点摊飘来的面香,是初秋独有的清润、不似盛夏的黏稠浓烈,亦非深冬的凛冽剌骨,倒像新沏的雨前茶,浅啜一口,余韵绵长。
清晨在运河堤上跑步,金黄金黄的树叶落了一地,像一条华美的绒毯子。大街上,清洁工用大扫帚不停地扫,满头大汗,一堆一堆树叶堆在面前,要比往常多好几倍。“白露身不露”嘛,明显光身子的人少了,我看到,喜欢晨练的人们,也不再汗流浃背了,而是神清气爽漫步穿行,像是一抹抹流动的色彩,给生活增添了些许生机与活力。
“风吹一片叶,万物已惊秋。”古人的句悄然漫上心头。说实话,我不得不佩服秋,更佩服技艺超群的大画家,像达芬奇、梵高一样,她们的画笔很神奇,在桂树上用画笔轻轻点几下,桂树上便开满了芬芳扑鼻的桂花;在田野上一刷,田野便染上了一层金黄;拿起几瓶彩色颜料像果园一洒,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天上总是金黄的太阳,也许人们忘了热,纷纷去收割庄稼了。城里、乡下,秋风阵阵吹过。没了雨,总觉得有些凄凉,让整个平利显得端庄而又沉静。
时不时的一场秋雨,真的是 一场秋雨一声凉。秋雨,为我们翻开了季节的新篇章。秋雨,在她带着自己别样的一种情绪,不像春雨一样轻柔,也不像夏雨一样粗犷,更不似冬雨那般凌冽,而是给人一种自然和谐,蕴含着淡而又淡的清韵,以及春华秋实的芬芳。
偶有雁群掠过,“人”字队列在蓝布上划开一道浅痕,鸣声被风送远,宛如对夏末最后的辞别。门前的小菜园,早已将秋意酿成了调色盘。篱笆上的丝瓜藤尚绿,根边却蜷着几片老黄的叶。瓜架上,顶花带刺的嫩黄瓜旁,静静卧着个熟透的老瓜。“秋气重了,瓜得把劲儿攒在籽里。”茄子已经进入第二季,蓝花开尽结出的茄子甚是好看,硕果累累,还沾着露水,清甜里裹着一丝微涩的土腥气,那是大地写给浅秋的信笺,秋意便铺展成晾晒的诗行。
暮色渐沉,街灯次第点亮。一片银杏叶飘人车窗,边缘镶上浅金,脉络依然清晰,宛如金线绣成。风里浮动着若有似无的桂花香,丝丝缕缕,牵引着归家的脚步。
原来这浅浅的秋意,并非萧瑟的使者,而是时光酿就的清酒,初尝微凉,回味里却满是安稳、收获,原是岁月在好风景都在前头。在季节的流转中,在岁月如梭、时光飞逝的感慨里,感受这人世间的种种不幸与美好。我喜欢秋天,她给我的印象永远是美的。秋,你是多么美丽;秋,你是多么神奇;秋,你是多么使人爱恋。阅尽人间秋色,世界多美好!
2025.8写于草页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