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翱翔
在乐昌市坪石镇的文化发展版图上,有这样一个身影,他以热忱为笔、以实干为墨,在服务群众与推广地方文化的画卷上写下生动篇章,他就是坪石镇文化服务中心赵星星站长。一个好的榜样,自带强大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赵星星用实际行动证明,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奉献者,本身就是地方最好的宣传名片。
待人亲和是赵星星留给大家的第一印象,而工作中的热心与高效,更让他成为镇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面对地方群众的各类需求,镇政府领导多半放心交由他回复处理——这份信任,源于他始终将群众诉求放在首位,总能以耐心细致的态度、快速响应的效率,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群众的认可、领导的信赖,让他在基层工作中树立起可靠的形象,也为后续的文化宣传工作筑牢了群众基础。
业务能力强,则是他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硬底气”。赵星星深知,宣传好坪石的特色文化,是带动地方发展的重要抓手。他多次主动向笔者推介坪石华南研学基地的研学资源、皈塘老区的红色底蕴,更提出一系列兼具创意与实操性的文旅建设建议:在皈塘老区《坪石先生》电影拍摄点设立“打卡点”,让地方文化成就成为文旅热点;在“坪石大捷”庆功地皈塘,以战役战利品“迫击炮”为原型设立标志,唤醒红色记忆。此外,他还经常向坪石镇人民推介:“坪石风度书屋”,旨在让坪石人民“多读书,读好书。”用文字讲述坪石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片土地的魅力。
赵星星的付出,不仅推动了坪石的文化宣传工作,更赢得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一致认可。皈塘村副主任李英飞曾感慨:“赵星星站长宣传这方面可以独当一面,你要多与赵站长沟通,宣传好我们大皈塘……”这份肯定,是对他工作的最高褒奖。也正因在革命老区宣传工作中的突出表现,赵星星光荣地被乐昌市老区建设促进会聘请为“革命老区特约通讯员”。
赵星星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好的榜样,无需刻意宣传,其言行举止、实干成效自会成为最有力的“宣传语”。他用亲和拉近与群众的距离,用热心扛起工作责任,用专业赋能地方发展。多年来,组织当地书法爱好者,做好每年一度的“送春联活动”,不仅成为坪石文化宣传工作的“排头兵”,更以自身为榜样,激发着更多人参与到地方建设与宣传中来。这样的榜样,既是基层工作者的缩影,更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宝贵力量——而这,正是最好的宣传。
作者简介:李翱翔(笔名:江帆),酷爱文学。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乐昌市作家协会理事。有近千篇散文、游记、报告文学、政研论文散见于市、省、国家级刊物,参加各地文学创作曾多次获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