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辉成
虽说处暑已过去一周,风吹在身上仍带着几分燥热不爽。听说东唐村的荷美生态农场里,荷花依旧绽放,今年的莲蓬又喜获丰收,我便开车出了县城,揣着满心期待,想寻回夏末的那份清凉。
路边的月季开得正旺,粉的、红的、浅黄的花瓣缀在绿枝上,不多时便到了北石峡村。我放慢车速,摇下车窗,穿行在玫瑰园的花径中。虽不见五月的连片花海,但层层叠叠的绿叶间,零零星星的四季玫瑰仍在吐露芬芳,反倒比盛花期多了几分“藏在绿丛中”的灵动。眼前的四季玫瑰,花瓣虽略小,粉白相间的花色却更显温柔。凑近细嗅,那缕清甜与五月的浓香不同,是淡淡的、沁人心脾的雅香,像怕惊扰了初秋的宁静。 眼前的景象不由得让我想起,今年5月18日齐鲁女子文艺沙龙从济南来此采风的情景。彼时玫瑰盛放,千亩花海翻涌着粉浪,沙龙的姐妹们或举着相机蹲在花丛边,定格花瓣上滚动的晨露;或跟着当地花农学摘玫瑰,指尖沾着粉瓣的香气,笑声混着风里的甜意飘得很远。
初秋的玫瑰园里,花间仍有蜜蜂忙碌,只是不像春日那样成群,倒像是特意留下守护这零星芬芳的使者。我忍不住停下车,拿出手机对着一朵半开的玫瑰拍照——镜头里,绿叶衬着粉瓣,阳光在花瓣边缘镀上一层浅金。忽然想起采风时,姐妹们围着同一株玫瑰拍照的模样,那时有人说“这花像极了江南女子,温柔却有韧劲”,如今再看,倒觉得这秋日玫瑰更添了几分“不争艳、自芬芳”的从容。驻足片刻,风里又飘来熟悉的香气,仿佛还能听见春日的笑声,我便带着这份暖意,继续向东唐村出发。 随着离东唐村越来越近,路边的景致渐渐染了荷意——玉带河边的小水沟里浮着几片荷叶,再往前,一片连片的绿意便撞进眼里,那便是荷美生态农场的百亩荷塘。东唐村虽是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村落,这片充满生机的荷塘却是近年才有的新景观:几年前,在村党支部书记张磊的带领下,村民引玉带河下游的活水入田,以“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模式,共同种下了这片荷塘。当年张书记带着大家翻整闲置地块、规划灌溉线路,从选种到栽种都亲力亲为;如今他虽因工作调离东唐,但这片由他牵头打造的荷美生态农场,依旧荷叶田田、生机盎然,成了村民心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念想。村民早已把荷花的清雅融进生活的点滴:夏日采莲时,姑娘们会把莲叶折成小帽戴在头上;秋日收藕后,老人会把晒干的荷叶存起来,冬日裹着年糕蒸来吃;连孩童的虎头鞋上,都绣着小小的荷花纹样,讨个“和和美美”的寓意。
我在村头的小桥边停好车,荷塘的清香混着远处田园的谷穗香,瞬间驱散了旅途的疲惫。走近荷塘,眼前的景象更让人沉醉:满塘荷叶像一把把撑开的绿伞,挨挨挤挤铺满水面,有的叶片鲜绿发亮,透着勃勃生机;有的边缘泛着浅黄,带着几分岁月的沉淀。阳光透过云层洒下,叶片上的水珠滚来滚去,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偶尔落在水里,激起一圈圈细碎的涟漪。
这片绿色的海洋中,粉色荷花悄然绽放,姿态各异:有的花苞鼓鼓的,像一支支蘸了粉墨的毛笔,仿佛随时能挥毫写下夏日的诗句;有的完全舒展,花瓣层层叠叠向外张开,嫩黄色的花蕊露在中间,风一吹便轻轻摇曳,仿佛亭亭玉立的少女优雅的舞姿。 荷塘边偶尔有蜻蜓停在花苞上,让我想起南宋杨万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句。只是此刻的荷花已过“才露尖”的时节,却多了几分“亭亭玉立”的成熟。荷塘旁的草地上,几位老奶奶正坐着择莲蓬,竹篮里已装了半篮嫩白的莲子。见我过来,一位戴蓝布头巾的奶奶笑着递来一颗。我接过剥开绿壳,嫩白的莲子入口清脆,苦涩中带着甜润。奶奶说:“我们村的莲子格外养人!夏天喝荷叶茶解暑,秋天吃白莲藕健脾,就连荷塘里的水浇出菜来,都比别处长得旺。”
我找了处靠近荷塘的石凳坐下,静静看着眼前的一切。处暑的风轻轻吹过,荷叶发出沙沙声响,混着远处村民的谈笑声,构成了最动听的乡村乐章。阳光把荷塘染成琥珀色,荷叶的影子在水里拉长,荷花的粉色也添了几分暖意,连不远处农家的白墙,都被镀上一层金边。
起身返程时,我又望了一眼满塘荷花——它们亭亭玉立,似在送别,也似在等待下一个赏景人。手里还留着莲子的清甜,鼻尖萦绕着荷香与玫瑰的淡香,心里满是踏实的暖意。 车刚出东唐村不远,便到了罗寨村口。玉带河流淌着初秋的温柔,河岸边的芦苇秆泛着浅黄,顶端的芦花沾着晨露未干的潮气,风一吹便轻轻晃动,像给河面织了层薄纱。河边停着几辆私家车,想必是自驾前来的垂钓者——有人支起钓竿坐在马扎上,目光追着水面的浮漂,连抬手整理钓线的动作都透着闲适;钓竿的影子斜斜映在清水中,与水底圆滑的鹅卵石、偶尔摆尾掠过的银亮小鱼相映,倒让这份初秋的静谧多了几分灵动。河水依旧清冽,细波漾开时,连带着钓线轻轻晃动,像是在与秋日的晨光慢慢周旋。
我放慢车速,看着窗外的河景缓缓后退,竟觉得这初秋的玉带河,比盛夏多了份沉静的美——没有夏日的热闹,却有“落霞与孤鹜齐飞”般的悠然,连风里都裹着谷穗与河水的清润,和东唐村的荷香、北石峡村的玫瑰香,揉成了一路的温柔。 车窗外的荷塘与玉带河渐渐远去,但东唐村的荷色、北石峡村的玫瑰香、罗寨村口玉带河的秋韵,还有路边鲜活的月季,都深深印在了心里。原来“荷美东唐”的美,从不止满塘荷花与零星玫瑰,更藏在岁月的人文温度里,藏在初秋旅途偶遇的自然诗意中——是张书记带领村民种藕的远见,是春日采风时的欢声笑语,也是处暑时节玉带河边的一份悠然。这美,像荷塘的水、像玉带河的波,温柔却有力量,让人走了还想再来,盼着下次来时,再听一段莲荷的故事,再看一眼玉带河的秋,再续一段与这片土地的缘分。
作者简介:王辉成,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北京中关村网络作家协会、山东省作家协会、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齐鲁晚报・齐鲁壹点》个人号、《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微信公众号 “玫城文学” 主编,作品散见于《山东教育报》《时代文学》《三角洲》等报刊和网络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