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夫人·牛肝菌”杯第六届中国龙文学奖:
深耕方见风景美(随笔)
文/黄合永
前不久,我写了一篇文章,说读书是人生最好的修行,总觉得言犹未尽。今天再聊聊与读书相关的话题。
现在整个社会都在倡导终身学习。一个人自呱呱坠地来到世上,从小到大到老,一生都在学习。古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潜心读书,知识渊博,它对人生的影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间,在胸襟的无涯。读书,看到的是整个世界;不读书,看到的世界只是眼前。
今天我要说的是,读书固然重要,但不能做空头理论家。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人生在世安身立命,从事各项工作,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学中干,干中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我们说读书重要,但不等于死啃书本。“高分低能”,夸夸其谈,本本主义,书呆子,花架子,好看不中用。我们只有既认真读书,努力掌握理论知识,又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深耕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勇于实践担当,用心执着追梦,才能成就璀璨的人生,才能遇见更美的风景。
我们先分享一个女科学家纪开萍的故事吧。
纪开萍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她出生于云南临沧一个贫苦人家,1987年毕业于云南热带作物学校,她不断学习,曾2次进修升造,从一个中专生成长为中国杰出女科学家。30多年坚守探索,不断学习、研究,主持过10个科研课题,历经千辛万苦,在牛肝菌工厂化栽培相关科研领域,取得巨大成就。
她曾亲自进入西双版纳原始森林科学考察。原始森林热带雨林气候的湿、闷、热交织在一起,似雨雾笼罩。光线穿透力差,高原缺氧,气压低。一般人多走几步都会气喘吁吁。还有野兽出没,瘴气弥漫,甚至还要冒着生命的危险。一个女人,为了她所追求的事业,她吃的苦常人难以想象,令人为之动容。
牛肝菌工厂化生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纪开萍的成功是从无数次失败的数据中垒积起来的。就一个培养基配方组合,整整用了三年时间,做了2300多次实验。她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验室里成功驯化黑牛肝菌,成功把大自然稀少名贵的牛肝菌在工厂规模化栽培生产,年产值超50亿。她获得了35项国家授权专利,发表26篇学术论文。她的科研成果创造了中国奇迹,她创立的牛夫人.牛肝菌品牌,在世界菌类产业荣耀绽放。
著名作家、书法家、电影人蔡澜,他说他一生都在“玩”。世人无不羡慕他的潇洒、通透、值得,难得的人间清醒。其实,他“玩”的背后是一生都在学习,都在深耕细作。蔡澜说,我来过,我爱过,我活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每一种东西都是学问,拼命学习,才是人世间最大的清醒。他在东京师从导演增村保造,曾连续48小时不睡觉剪辑学生作品。他师从书法家冯康侯,每日清晨临贴1小时,坚持30年,自创“洒书”。他在香港一周写14个专栏,翻开香港报纸,到处都能看到他的文章。后来结集成书,超过200本。蔡澜成功的秘诀,就是不断学习,不断磨练,拓展认知边界。
可能有人会说,纪开萍和蔡澜都是名人,是做大学问的,我们肯定比不了,学不了。下面我再分享一个我们身边人的故事。
付清林是铜鼓县园林所所长、工程师,他对花草树木栽培、养护非常专业。40年坚守深耕,他自嘲为“树痴”。近年来,他又为古树名木治病,先后救治过省内外古树18棵。2022年,东浒村那棵千年古樟,生病了。树叶枯萎,大面积掉叶。付清林邀请浙江金华,湖南浏阳,四川成都多位专家前来会诊。通过对树的望、闻、问、切,他们找到了病因,对症治疗。切下5万多斤枯枝枯根,清除了树底下的白蚁。经44天抢救,1年多照料,如今这棵千年古樟焕发青春,树影婆娑了。棋坪镇有一棵1600多年的红豆杉,树高27米,胸围5.1米,平均冠幅23米。2023年,村民发现这棵千年古树新叶少,树叶泛黄,少了往日的绿色和生机。付清林来到现场,认真观察、诊断,对症治疗。他指导工人松土、施肥、杀虫,挂营养液,把地面水泥地换成透水透气的地板砖。经过他的医治和2年的康复,这棵千年红豆杉又恢复了昔日的风采。付清林说,中医治病讲究望、闻、问、切,我给树治病也是如此。“望”就是观察;“闻”就是有无臭味;“问”就是询问当地村民树发病的前后状况;“切”就是对树的干、根、皮、枝、叶全面检查。就这样,付清林成了远近闻名的古树名木的“专科医生”,湖南,湖北,安徽、浙江,贵州等地都请他去给古树治病。2024年,付清林被江西省林业厅破格列入古树名木保护专家库。目前,他正积极筹建江西第一家“古树名木医院”。付清林成了名人,中央、省、市10多家新闻媒体多次来铜鼓对他进行采访报道。
付清林的成功绝非偶然,光环的背后是他刻苦学习钻研。他并非科班出身。参加工作后,他边工作边学习,自学了大学林学课程,取得了本科文凭。他还向周边省市苗木专家拜师学艺。由于他的勤奋好学,大胆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技能,成为铜鼓县园林所的工程师、园艺专家。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无不是潜心修炼。他们把读书当成终身事业,而不是偶尔的消遣。真正的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获取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没有知识的积累,没有岁月的煎熬,没有辛勤的耕耘,不可能有事业的成功。读书是最好的修行。实践出真知也是真理。不仅要从书本上学,更要在实践中学。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旅行。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我们只有坚持读书学习,勇于实践担当,深耕自己的事业,才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才能遇见最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黄合永,江西铜鼓人,大学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从教40年,现退休赋闲在家,重拾少年文学梦。宜春市作协会员。作品散见于《江西作家文坛》《宜春文艺》《文笔精华》《西部风》等平台。
总编:山旮旯
责编:袁德礼
总设计:黄诚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