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9日,在七夕佳节来临之时,乌当区布依学会在拐比村举办了以"歌传情·节聚心"为主题的第三届"三滴水"歌会暨百宜镇拐比村第二届"七夕"民族风情节活动。
贵州省人大民宗委原主任、省社科院原党委书记、省布依学会会长金安江,省人民政府原参事、省布依学会会长特聘顾问王赤兵,省委巡视组巡视专员、省布依学会会长特聘顾问田华年,省社科院原民研所所长、省布依学会副会长兼办公室主任罗剑,省布依学会及有关专委会领导成员韦应学、陈开星、周玉亭、熊登志等以及贵阳市布依学研究会、贵阳市各区县布依学会和乌当区、百宜镇有关领导成员、表演团队、旅游者及群众数千人出席了活动开幕式。
活动由乌当布依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罗应赋主持,贵阳市布依学研究会副会长、乌当布依学会会长郭文学,拐比村支书、村主任谢敏,尚客园山庄业主罗有伦分别致欢迎词,贵州布依学会会长金安江宣布活动"开幕"。
活动在劲舞表演中拉开了帷幕。活动内容有民族歌舞展演、民俗体验、特色美食品鉴,篝火晚会等,其中歌舞节目表演很引人眼球。如市布依学研究会民族歌舞—队表演的《拐比七夕》、二队表演的《布依古歌要传承》、乌当黄连村"三滴水"歌队表演的《迎七夕感党思》以及花溪、云岩、南明区、白云、观山湖区及清镇、开阳布依歌队表演的《刺梨花开》、《欢度七夕节》、《布依欢歌》等歌舞节目异彩纷呈,得到了领导嘉宾及观众的普遍好评。这种以节日为载体聚人气人心、以歌为媒传情会友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来自不同地方的团队歌手们,用他们的歌声和热情,为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这不仅是他们个人才华的展示,更是展现了他们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传承与执着追求。
值得一提的是: 在所有各区县乡村表演团队表演的节目中,拐比村、拐吉村旅居者团队占了相当多的比例,尤其能在较短时间内将刚学的布依"三滴水"调和"杨柳调"演绎得十分完美,赢得广大观众热烈的掌声及称赞。活动后观众对他们表演的《红歌联奏》、《龙船调》等节目仍赞不绝口。希望主办方通过这场活动,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乡村建设与发展,关注布依文化及其歌舞的艺术魅力,让更多的人来了解拐比村、了解乌当百宜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所取得的成就。
在歌的海洋中,布依民歌调 “三滴水”最震人耳膜,惹人注意。"三滴水"歌调之所以名为"三滴水",是因为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地域特征。演唱者在演唱这种民歌形式时,每句歌唱都要停顿三次,犹如山崖的水珠往下滴发出的声响,由于歌调与山崖滴下的水珠声合拍,给人以跌宕起伏、抑扬顿挫的感觉,故名为“三滴水”。此外,它的传承及存在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背景,它与其它布依山歌有共性、也有自己的惟一性和独特性。歌调主要流行于贵阳市乌当、开阳、修文等地一些布依村寨,其中乌当区羊昌镇黄连,百宜镇拐吉、拐比、罗广等布依村寨传承较好。
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宁静与美好。百宜,拥有得天独厚的气侯和自然景观资源,是发展民居民宿、纳凉避暑、旅游观光的好去处。"三滴水"布依歌调的传承传唱,其拥有着独特的韵律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即每一个歌调音符,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情感,诉说着布依民族的故事与传说,承载民族团结向上的精神力量与魅力,逐渐为区域布依人所认识和接受。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三滴水"歌调不仅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展示乡村新貌、传递乡村振兴喜悦的推介器。为了将节日旅游经济与民族文化结合起来,保护和传承"三滴水"这一独特布依歌调,2022年8月21日,乌当区布依学会在乌当百宜镇拐比村尚客园山庄召开“三滴水”歌调研讨会,此后作为非遗项目向有关部门申报。经多方努力和专家多次考察调研评估,贵阳市人民政府以黔筑[2023]1号文件把“三滴水”列入第七批非遗文化代表性项目。为此,乌当布依布依学会做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他们以“歌传情、节聚心、旅居乐”为布依山寨发展的新理念,积极探索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同时他们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布依文化活动、“三滴水”歌会和“七夕”文化风情节,打造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据不完全统计,今年百宜民居民宿的入住率大幅提高,目前,旅居农房(民宿)84家、482个房间、916张床位。与去年相比年增长了16%。
本次活动,由省、市布依学会及乌当百宜镇党委、政府指导,乌当布依学会及百宜镇拐比村两委主办、拐比村尚客园山庄承办。在活动上,主办方领导还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再接再励,在传承布依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打造布依品牌、助推乡村振兴等方面上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文/图 阿悟 阿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