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和曹天老师聊天时,我获得了一个极大的触动。事情的起因是他跟我说他正在找人去联系伊万卡,希望能让她来为我们“一万卡椰子水”来做代言人。单从这件事本身来看,已经足够让我震撼,因为这背后不是单纯的一个代言动作,而是代表着一种格局和胆量。曹老师在聊天时就对我说:“林平,人生本来什么都没有,我们来到这个世界赤条条而来,走的时候也带不走任何东西。做人做事,一定要有胆量,要敢想敢干。如果连想都不敢想,那什么都不可能做成。所有有大成就的人,他们就是敢想敢干的人。”
这句话击中了我内心深处。其实我们很多人不是不努力,而是压根不敢想,不敢设定比别人更高的目标。害怕别人笑,害怕自己摔倒,害怕承受舆论的眼光。于是,大多数人一生都活在安全区里,小心翼翼地维持平庸,却没有发现所谓的安全就是慢性死亡。而曹老师之所以能成就诗人、作家、企业家的多重身份,乃至曾经几十亿的身家,根源恰恰在于这四个字“敢想敢干”。他并不是在空口夸我,而是用行动在支持和认可我。无论在品牌打造,还是在实际合作上,他都一直在推动和帮助我,这是我最为感动的地方。
回看自己的人生,我自己的确也正是因为“敢想敢干”,才走到了今天。很多人曾经把我当笑话看,觉得我的想法天马行空,不切实际。但事实就是这样讽刺:那些曾经讥笑我的人,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看着我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现实。所谓“笑话”,最后变成了“现实的巴掌”,狠狠打在他们脸上。
我清晰地知道,自己的人生上半场已经结束。上半场的我,靠的是一股不服输的闯劲,带着几分盲目的孤勇,更多时候甚至是在“赌”。但正是这一段看似莽撞的经历,帮我积累下了巨大的经验、智慧与资源。所有的痛苦、失败、彷徨、挣扎,最后都变成了我的精神资本,沉淀成我可以随时调用的规律与方法。我懂得了什么是道,什么是术。曾经的我,可能只是凭一股不服输的勇气敢往前冲,而今天的我,已经是在有规律、有逻辑、有资源、有信仰、有精神支撑的前提下去敢想敢干。
我很清楚,人生下半场才刚刚开始。接下来,我所能创造的精彩和突破,将远远超过上半场的十倍、百倍。我不再是那个孤勇者,而是一个有体系、有道、有术的创业者。我拥有信仰作为精神锚点,拥有独立思考避免被随波逐流,拥有资源和人脉作为杠杆。未来的我,将能将过去的盲勇,转化为真正的战略与格局。
曹老师那句话“这个世界就是一个草台班子”,让我豁然开朗。我们出生时什么都没有,所谓秩序与规则,本就没有一个绝对的框架,是人创造出来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去敢想?既然本来就没有人比我们高一等,那凭什么我们不可以去尝试?太多人总是在意别人的眼光,总是被规训,被限制,怕笑话、怕失败、怕别人说“不可能”。但真相是,所有的“不可能”,都只是多数人给自己设下的心理牢笼。成功者和普通人的最大区别,就是敢不敢跨出那一步。
李嘉诚曾说过:“我身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句话让我联想到,其实每一个敢闯敢干的人,内心深处早已放下了所谓“安全感”的执念。无论身处何地,无论遭遇何种境遇,只要内心安定,敢于出发,敢于尝试,人生的舞台就随时可以重建。真正的归处,不是外在的庇护,而是内心的强大与自由。
因此,我更加明白了,为什么曹老师看重“胆量”和“敢想敢干”。这不仅仅是个人品质,而是一个人能否撕开命运牢笼、跳出平庸围城的根本钥匙。所有伟大的事业、宏大的梦想,一开始都是“笑话”。人们笑爱迪生痴人说梦,人们笑乔布斯天方夜谭,人们笑马斯克狂妄自大,可最后笑的人早已消失,留下的却是改变世界的名字。今天,如果有人仍然笑我,那很好,因为这意味着我走在大多数人未曾敢走的道路上。
我的人生之所以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根本原因不是运气,而是我有幸遇到了曹老师这样的高人,得到他们的教导、影响与支持。更重要的是,我始终保持着一颗敢闯敢干的心,从未把自己困在他人的眼光和框架中。我深信,这才是生命最根本的力量。
过去,我是用盲劲去赌未来;现在,我是用规律和智慧去布局未来。人生的价值就在于不断突破自己、不断创造奇迹。而我很清楚,属于我的中场与下半场,注定会比上半场更惊心动魄,更精彩绝伦。
在我们社会上总有一群人,他们最擅长的事情就是当旁观者。当他们看到别人敢想敢干时,他们第一反应不是去学习、去思考,而是去嘲笑、去否定、去说“这不可能”。他们自以为理性,其实只是懦弱;他们以为自己聪明,其实只是胆怯。他们像温水里的青蛙,明知道水温越来越高,却还要装作很安逸。等到真相来临时,他们才会发现自己失去了所有机会。而那些曾经被他们笑过的人,却已经乘风而起,把世界甩在身后。所以,如果你还在害怕别人的笑声,那你的人生就只能成为他们茶余饭后的笑谈;但如果你敢于让别人先笑你一阵子,那么迟早有一天,你会笑到最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