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带孙,把“苦差事”,演绎成“诗和远方”,
看看这位大姐是怎么做的?
(原创 随心慢读
2025年08月12日 )
我在职时参加的一次培训活动上,认识了一位智性优雅的大姐。这位大姐是大学讲师,浑身上下散发着自信优雅的气质,那卓越的演讲能力更是令人折服。
我对她钦佩不已,培训结束后,便鼓起勇气向她索要了联系方式。此后,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时,我总会向她请教。而她总是毫无保留,乐于施教。一来二去,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关系也愈发亲密,渐渐地成为了无话不说的朋友。
后来,命运似乎有意让我们的人生轨迹产生更多交集。在疫情最为严重的那段艰难时期,她“逆行奔赴加拿大”帮女儿带大宝,而我也同样“逆行赴美”带大外孙。
相似的经历让我们的交流变得更加频繁。我们不仅互相分享带孙的经验,更在疫情期间身居特殊的环境里,彼此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与慰藉。这位大姐比我大三岁,在我心中,她就像一位可亲可敬的长辈。去年初,她的女儿迎来了新的小生命,她又添了一个外孙女,于是再次踏上了前往加拿大的旅程,开启了带二宝的生活。在一次聊天中,大姐用风趣的话语向我讲述她的带孙生活,她说自己的带孙之旅,是把“苦差事”演绎成了“诗和远方”。这一说法顿时勾起了我的兴趣,我连忙向她请教其中的奥秘,大姐也毫不吝啬,一一道来。首先将带孙视为“精神上的满足”:她说:从体力角度而言,带孙的确辛苦;但从精神层面,这却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你想想,从小孩呱呱落地的那一刻起,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惊喜。第一次看到他那纯真无邪的微笑,仿佛整个心被治愈了;听着他咿呀发出那些可爱的音节,像天籁之音动听;还有看着他蹒跚学步,摇摇晃晃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更是体会到了成长的快乐。在小孩子的身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生命的延续,感受到一种神奇的传承。大姐的女儿女婿都很优秀,在世界500强企业工作,平时工作比较辛苦。大姐说带孙也是为了成全子女,减轻他们的压力。孩子们在现代社会里打拼,工作和生活的压力都很大,我们能帮他们照顾孩子,让他们能全身心投入到事业中。但是她也强调,毕竟我们这一代60后,与父母辈相比,活得要通透一些。我们愿意为子女付出,无私地奉献自己的爱与关怀,但并不赞成毫无节制地负重前行。她说,当女儿迎来二宝时,她自己也已步入65岁的门槛。与5年前带大宝时相比,身体的体力和机能都大不如前。所以她提前与女儿女婿约法三章,只负责白天管孩子,晚上则由女儿和女婿两人承担。当然,在遇到实际困难时,大姐也会毫不犹豫地搭把手。这种分工并非是冷漠与推脱,而是基于现实状况的理性安排。家庭成员相互沟通、理解,就能避免内耗,营造和谐氛围,让带孙这件事在温暖协作中变得轻松。其次,大姐带孙的方式也别具一格:她是一个对大自然充满热爱的人,所以每天只要天气允许,就会推着外孙女到小区那个大广场上呆上一两个小时。那个广场就像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小世界,绿树成荫,花草芬芳,鸟儿在枝头欢唱。在那里,她就能尽情释放身心的压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她还会利用外孙女在推车里小睡的间隙,在广场上自娱自乐一番。有时会随着音乐跳上一段欢快的舞蹈,尽情舒展身体,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有时朗诵一首优美的诗歌,沉浸在文字的美妙世界里。她还利用自拍杆,把这些瞬间自拍下来,通过短视频剪辑,将美好的片段记录下来在朋友圈发表。她说这样不仅记录了我的生活,还能和朋友们分享这些快乐,感觉特别有意义。我经常在朋友圈看到她的作品,总会被她阳光般的心态所鼓舞。最后,大姐说在带孙过程当中,最让人头疼的就是哄睡环节。她说她的外孙女是一个高需求的宝宝,每次睡觉哄睡的难度比较大,需要站着抱着她,走来走去,几乎要哄半个小时以上她才能睡着。这个过程真的很考验耐心,常常搞得她很疲惫,情绪也变得烦躁不堪。而且大人的烦躁情绪也会影响到小孩,小孩感受到大人的烦躁情绪后,反而越发难哄。后来,她就不断摸索调整方法。在哄睡前,先播放一些舒缓的音乐,像世界著名的摇篮曲之类的。神奇的是,小孩听见这些舒缓的音乐,情绪也会逐渐平缓下来。这时再哄睡就简单一些,只要趁热打铁,抱着小孩走上几圈,她就可以慢慢入睡了。这种方法不仅缩短了哄睡时长,让她也轻松了不少,而且也平复了情绪。现在,哄睡对她来说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反而成了一段温馨的亲子时光。现在,大姐的外孙女已满一岁半,女儿女婿为了减轻她的负担,已将外孙女送托儿所。她说自己也终于松了一口气。聆听完大姐的带孙故事,我深切感受到“累并快乐着”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她用自己的方式,将带孙这份看似“苦差事”的生活,演绎成了充满“诗意与远方”的美好旅程,着实令人钦佩。她的经历让我明白,生活的美好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和心态。只要用心感受,用智慧经营,再平凡的生活也能绽放绚丽光彩!
一个家庭好比一个团队,分工明确,能让每个人清楚自己的责任所在,避免责任不清导致的矛盾与冲突;而团结互助,则是在面对困难时,彼此伸出援手,共同克服。
其他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