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阅兵:历史的回响与时代的昭示》
作者:肖特飞
"鉴往事,知来者。"当日历即将翻至9月3日,这个深植于民族记忆的日子正携着厚重分量走来——一场备受瞩目的阅兵盛典已进入筹备尾声。这不是普通的军事展示,是穿越烽火的致敬,是守护和平的宣誓:与10月1日国庆阅兵聚焦国家诞生与发展成就不同,它以抗战胜利为锚点,将历史记忆、民族精神与时代使命细细编织,藏着一个民族对过往的铭记、对当下的坚守、对未来的昭示。
从历史维度回望,1945年9月2日,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日本外相重光葵、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弯腰签署投降书时,中国军令部长徐永昌作为盟国代表庄严落笔——这一时刻,从国际法理上终结了战争状态。次日,国民政府下令全国放假三天,9月3日从此成为胜利的法定印记。1951年政务院将其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以立法形式确立其国家纪念地位,让这段历史从集体记忆稳稳升华为民族共识。
"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选择这一天阅兵,是对先烈最厚重的告慰。中国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拖住日军主力,歼灭日军150余万。"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冰天雪地里胃里只剩棉絮仍战至最后一刻的杨靖宇,纵身跃下狼牙山时那句"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呐喊,百团大战中用身体搭成桥梁的战士们……正是他们以"位卑未敢忘忧国"的赤诚,在民族危亡时撑起了一片天。
正是这些刻进骨血的记忆,让此次阅兵的"传承"设计更具深意——从官方披露的筹备信息看,受阅徒步方队特意突出"一老一新":"老"是抗战老部队传承单位(即延续先烈部队番号与精神的单位)的官兵,不少人身上延续着先烈的部队血脉;"新"是军事力量新布局中的年轻士兵,近九成是首次参与阅兵。不难想象,当新兵踢着正步经过观礼台的老兵身边时,他们或许会下意识挺直腰杆——那目光里有对前辈的敬意,也藏着"接好接力棒"的郑重,这是军人的精神传承,更是对先烈最生动的告慰。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这场阅兵更藏着对和平最坚定的守护。"宁为太平犬,莫做乱离人",正因尝过战乱苦,中国才比谁都懂和平贵。作为唯一将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大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出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我们展示国防力量,从不是炫耀武力:当某些势力试图歪曲"南京大屠杀"史实、炒作"战后秩序过时论"时,受阅装备是"历史不容篡改"的底气;此次已有26位外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确认受邀观礼,届时他们在观礼台起身致意的瞬间,整齐的正步便是"共同守护和平"的邀约——就像抗战时中国与盟国并肩作战,今天我们仍在说:维护战后秩序,中国从不缺席。
尤其在2025年这个节点,这场抗战胜利80周年的阅兵更添了特殊分量。从官方发布的信息可知,此次受阅装备堪称中国国防现代化的"成绩单":所有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无一件"外援品",其中新型隐身无人机、高超音速导弹等首次公开亮相的装备占比超六成;空中梯队按"侦打一体"(侦察与打击能力一体化)实战编组,地面方阵以联合作战体系(多军种协同作战模式)排布,连老兵方阵陈列的展品中,当年的钢枪旁也搭配了同型号武器的现代升级版本。
训练场上曾有个细节被记录下来:一位00后新兵经过陈列着"三八大盖"的展柜时,悄悄抬了抬下颌——这不是刻意的对比,却恰是时代的注脚:从抗战时"小米加步枪"到如今全链条国产化的国防体系,变化的是从"有没有"到"强不强"的实力跃迁,不变的是"不让历史重演"的决心。
"鉴往事,知来者"的深意,正藏在这场阅兵的筹备与期待里。它不是为了沉溺于过去的苦难,而是为了让3500万亡灵安息;不是为了挑起对立,而是为了让和平的种子扎得更深。待9月3日受阅方阵走过长安街、战机编队掠过天安门时,那将是一个民族在宣告:我们记得来路,更懂要往何处去——以历史为镜,以实力为盾,让和平的光,照得更远。这束光里,既有历史的回响,也有未来的方向。
作者简介
肖特飞:湖南邵东人,中共党员,现居广州某军休所。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新闻系研究生毕业。原为海军广州某部队领导,大校军衔,现已退休。创作的报告文学、散文、杂文和新闻作品及摄影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人民海军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等。素以语言朴实、文字优美、感情细腻而受到军内外读者的欢迎。《世界文学》签约作家。
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永胜杯”参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175596.html&
“盛世阅兵•礼赞强国”(2025)文学作品大赛征稿链接
https://m.booea.com/news/show_4255731.html&
﹌﹌﹌﹌﹌﹌﹌﹌﹌﹌﹌﹌﹌﹌﹌﹌
大赛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纸刊投稿邮箱:
bailu6698@163.com
纸刊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