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头条号
标签
下载APP
所在区域:
区
取消
提交
热点
原创
精华
图文
视频
专栏
专题
人气
传播榜
文集
标签
首页
\
文学
\ 从煤烟底色到晴空刷屏:无人机镜头里的平顶山新生
从煤烟底色到晴空刷屏:无人机镜头里的平顶山新生
精华
热点
25-08-30 10:02
11699
阅读
关注
(图\文:李大伟、武豪)
当李大伟老师的无人机掠过白龟湖畔,镜头下的平顶山正以一种令人惊艳的姿态舒展——粼粼波光与错落楼群相映,黛色山影托着澄澈的"平顶山蓝",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地图上被煤灰标注的"煤城"。那些在社交平台刷屏的画面,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呈现,更是一座城市用十年治污换得的新生证明。
李大伟老师镜头里有组震撼的对比镜头:老相册里的平顶山,天空是灰蒙的,街景被煤尘覆盖,运煤车驶过便扬起"黄龙",居民出门总揣着口罩。而如今他无人机俯拍的画面里,昔日的矸石山成了覆绿的公园,废弃矿井化身波光粼粼的人工湖,穿城而过的湛河两岸,晨练的老人、嬉戏的孩童与岸边的垂柳构成鲜活的剪影。最动人的是他捕捉的"平顶山蓝"特写:流云在湛蓝的天幕上舒展,阳光透过云层洒在玻璃幕墙上,折射出比煤晶更耀眼的光泽。
这位执着于记录城市变迁的摄影师,总说无人机给了他"重新认识家乡的视角"。他曾蹲守三天,只为拍一组"从晨雾到晴空"的延时镜头:清晨的薄雾中,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口泛起涟漪,远处的煤矿转型产业园里,光伏板阵列如蓝色铠甲铺展;正午时分,"平顶山蓝"渐次清晰,白龟湖湿地公园的候鸟掠过水面,翅膀划破倒映的云影;傍晚的霞光里,市民在新建的鹭栖湾广场散步,孩子们指着无人机欢呼——这些未经刻意雕琢的画面,比任何报告都更直白地诉说着变化。
有人问李大伟,为什么总拍"平顶山蓝"?他翻出五年前的视频:那时刚启动生态修复,矸石山上种的树苗还带着支架,湛河治理现场堆着管道,他镜头里的天空常是"灰蓝相间"。"你看现在,"他指着最新作品里的画面,白龟湖的水映着纯蓝的天,岸边的月季开得正盛,"这蓝不是滤镜调的,是真真切切透出来的。"去年冬天,他拍的"红嘴鸥越冬"视频火了:成群的天鹅在湖面游弋,背景是褪去烟囱的城区天际线,评论区里老矿工说"没想到这辈子能在家门口看天鹅"——这或许就是镜头的意义:让看不见的变迁变得具象,让沉默的努力被人看见。
如今李大伟的无人机还在城市上空盘旋,他说要接着拍下去:拍春末万亩槐林的花海,拍秋初山顶公园的层林尽染,拍冬天第一场雪落在覆绿的煤矿广场上。那些刷屏的"平顶山蓝"里,藏着一座城市的倔强与温柔——曾以煤为墨书写历史,如今以蓝为色勾勒新生。而镜头记录下的,不仅是风景的变迁,更是人与城之间,一场关于希望的双向奔赴。
查看全文
支持作者
给作者一点鼓励,您的鼓励是原创的动力!
更多
最新评论
3.00
5.00
8.00
10.00
20.00
30.00
50.00
100.00
200.00
其他金额
返回
打赏
最新
换一换
热评
更多
人气
更多
相关阅读
写评论...
取消
确定
https://www.zdwx.com/news/show_4255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