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诗人:黄胜富 田源 冯金斌 孟义 童华 苦觉 李旺兴 清风 雨中花 翁堂明 老健 思北 大智若愚 豫东坷垃头 老远 杨咏椿 练立平 王其润 中华 耿兵 栀子 项玉友 王玉瑞
荷塘秋雨
文/黄胜富
秋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是夏天的思念还没有诉完
缠绵着的雨
依旧热烈沸腾
荷叶已露出浅色的黄
花已谢
莲盅多像个举着的酒杯
雨滴打在藕莲盅上
发出清脆的私语
不亚于热恋中情人
荷塘里欢快的浪花
是雨在逗俏
一时间
彼此的沦陷
如干柴烈火般一发不可收拾
靠近一场雨
文/田源
我们总在相互趋近
像两片云朵交换闪电的地址
我是你雨季的邮差,整夜整夜地投递
那不断涨潮的邮戳
用全身的裂隙承接你吧
你落下,我便是竖琴
你垂降,即变作弦 ,让所有音符都学会
在浸透中重新诞生
我们已谙熟潮湿的语法
以唇齿翻译水声 ,以眼睫称量雨滴
当双影浮游成藻类 ,伞花就飘升为岛屿
世界退潮了,只剩伞下
相拥的姿势空无一人
伞骨收拢,光的纤维在飘
雨停了,虹的余韵里 ,我们,失重
呢喃成调
文/冯金斌
和声于这个素朴的季节,
仍是那种咸涩的滋味——
早习惯了那里的音节与韵律,
一个人静静将它们倾听。
所有影子,在词语里荡漾,
又跟风一起轻哼或小唱。
太多音符从沉默中沁出,
低处的隐藏,高处的仰望,
终究呢喃成调,
汇拢着夜的气韵与芜杂之音。
冗长的呼唤,已被轻轻吁出。
谁在木然的星光下?
一次次把碑文凿刻,
止语的絮叨,依旧那样绵密。
老房子的咳嗽声
文/孟义
老屋静静地立在村西首,立在我儿童的记忆里
满面沧桑诉说着村庄的变迁
那病态龙钟能读出它的故事很多
风一刮,浑身颤抖着,发出一串串咳嗽声
咳嗽声敲击着我的记忆
记忆的阀门打开了
门前那棵枣树上的青枣映着我儿时的快乐
树上的鸟窝藏着我年少的顽皮
那老屋的窗棂有我儿时挑灯夜读的影子
那窗台上仿佛还有煤油灯的余光
此时,我站在繁华的闹市区二十八层大楼顶
老屋的咳嗽声仍时时敲打着我的梦
风很轻,但想你很重
文/童华
亲爱的,风很轻,但想你很重
像月光洒在窗台,静谧又汹涌
那轻柔的风,穿过老旧的弄
却吹不散,我对你的情有独钟
我在街角的咖啡店落座
风,撩动着窗帘的角落
窗外行人匆匆,车水马龙
而我的心,却被你填得满当当的
亲爱的,风很轻,但想你很重
回忆如潮水,将我重重包裹
我们曾走过的那条小巷
如今,只剩我独自落寞
那棵老树下的约定
被风一点点吹进了心窝
你的笑容,像春日的花朵
绽放在我每一个失眠的夜
亲爱的,风很轻,但想你很重
重得我在岁月里举步维艰
我把思念折成纸飞机
让风,捎去我对你的眷恋
或许,你在某个地方也会想起我
就像这风偶尔也会眷恋云朵
我在时光的长河里痴痴等候
等你,走进我这思念的漩涡
秋荷
文/苦觉
立秋刚过
荷叶的颜色还很浓
蜻蜓不再点赞,跟着夏走了
瘦瘦的水还在紧紧地拥抱
晒黑的莲蓬不肯低头
它要看秋如何微笑又如何哭泣
人间裂缝
文/李旺兴
峡谷,大地裂开的伤口
火山出口,地心的喘息
群峰跌宕,偏离的弧度
吞掉候鸟的迁徙 细流的归途
云雾雾化视角
落日为破碎,美化
奇幻的光影
存在的隐喻,总在裂痕中显形
缺口处正涌出生生不息的洪流
地壳的断裂带,往往隆起山脉与绿洲
尽管风暴撕扯云层,地震摇晃根基
种子依然在岩缝里,顶开顽石
生长春秋
所以,不必为裂痕叹息
这个世界,所有的崩坍
都有自愈力
两种蝉鸣
文/清风
同样是蝉鸣
但蝉鸣有两种
城里的蝉鸣很难听
像从装修房里传出的
电钻声
专为刺耳而鸣
谁都能听得出
它是在宣泄
宣泄城市的酷热和
夜晚的闷热
家乡的蝉鸣
那才是歌唱
像飘在空中的绸缎
绸缎上还嵌着宝石
随着风的节奏
抑扬顿挫
那甜美的歌声
谁都能听得出
它是在歌唱
歌唱阳光的明媚和
心中的快乐
小院之秋
文/雨中花
银杏叶把风叠成信笺时
第三枚纽扣开始松动
石阶的凹痕里 时间渐渐低垂
飘落是另一种绽放
你数到第七片 就触到了
树梢褪去的蝉衣
树根在泥土下方酿酒
用年轮窖藏斑驳的晴日
藤椅空着 茶烟画满虚线
向天空试探余温
瓷盘盛着八分满的寂静
云朵碎成瓷勺搅动的漩涡
忽然有羽翅划开凝滞的琥珀
两三粒鸣叫溅起澄澈的豁口
整个下午顺着纹理下滑——
当树影蜷缩成邮票
褪色的邮戳里
旅人正穿过金黄的火绒草归来
风在水面打了一个漩涡
文/翁堂明
寂静停久累了,干脆不停了
开始慵懒起来
稀薄的云在树顶上擦拭着落日
山溪苗条得像一根银线
我爱的一些灯火逐渐消失
这时适合坐在一块圆石上
适合释放出身体内的小兽
我看见,万吨寂静将空谷填满
而心里的缝隙越来越大
风又在水面上打了一个漩涡
我不能久坐于此
我的空旷就是一条河流
那里有许多鱼儿在游动
季节
文/老健
夏天悄悄地在蝉的羽翼上跳舞
春天早已退回种子里
下一秒
秋天就在山岗上漫步
稻草人像喝醉了酒
吐着丰收的呓语
一群麻雀
从屋檐往返于田野
白云在苍穹下翻卷
雁声嗷嗷
似冬的纤夫
拉着北方徐徐的寒意
想起故乡的菊花
文/思北
每每想起故乡的菊花
就想起一首古诗
想起一场突然降临的霜
想起一颗
深埋于体腔内的心
谁能阻止秋风的推进
逃离的结果
只是把身体移动到
另一个地方暂且储存
而在故乡,一颗心
正在秋风里哀号
接受落叶接受凋零
让一颗心被另一颗心包容
路上总是长满荆棘
总是有那么多的岔口
两株活着的植物
文/大智若愚
该生长的还在生长
还在生长的却准备好凋谢
同时的光,同样的土地,只是
你在记住而它在忘却
当然,最终都会走到结束
甚至是同一个日子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一个活在梦和醒的缝隙里
一个活在死和生的夹缝
尽管靠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点
也许不想命运才更知道命运
你看有一棵,总带着一丝朝拜的神圣
晚暮
文/豫东坷垃头
橘子摇晃,散发的气息
金光灿灿
我独立江岸
圆圆的,滑滑的,光光的
我渴望把它摘下来
送给你
可是千帆已过
水天茫茫
无论我怎么安慰自己
手中的空酒瓶
都按不住呜呜地哭泣
破梦而出
文/老远
穿过夕阳的大门,
走向黑夜的海洋。
躺在月亮的船上做梦,
鼾声如雷。
天空下起碎银般的星雨,
密密麻麻。
打湿了我欲飞的羽毛。
月船沉没,
我被朝阳的救生圈救起。
吐一大地的露水苏醒后,
挥舞铁笔一样的铁锄,
开始写深挖荒芜的老故事。
我对自然的期待
文/杨咏椿
我有一万个想法
因为你而起飞
我应该是要归还的
人生路
一步一步
让人向往惊人的地方
你知道
我是不是你的心思
我知道你很远
远在大海身旁
而我看你一身美丽
我的胸怀喜欢大海
也喜欢戈壁上的村庄
我们已经相识
我们可以谈得亲切无比
人生能收获很多很多事情
我们
可以永远
你的秀气
让我微笑
蓝色的天空
像是海
草原梦
文/练立平
被天空放逐的星子
纷纷坠落,缀满草原
入夜,洁白的毡房
在幽蓝里闪耀
牧民的酥油茶香逸出
炊烟,在草天一色的边际散去
牧羊犬蜷伏在暮色里
一动不动,风走过
草香与花香洒满一路
牛羊成群的梦想
既渺小又辉煌
他们枕着格桑花入梦
酣睡,直到朝阳从草原尽头
一寸寸升起
长夜
文/王其润
一遍遍地入梦
又一遍遍地醒来
探头
望一望窗外
月色沦陷漆黑的深邃
视野,在翻来覆去的纠结中
断为两截
一截已尘埃落定
一截则遥遥无期
心底,储存的词语
极为有限,单薄
无从形容节气将以什么样的形式
横渡四季
思维,绑定子夜十分
仅能安插在冷与暖的尾页
夜,漫漫
恨别
微光里姗姗来迟的黎明
词语的窗口
文/中华
自命不凡
只为破胸而出的一个词
用它陈述自己的喜好
词中有迫切的渴望
还想说
词语意义的明晰
在运用符号时
把所指的对象表述清楚
词的窗口
包涵着隐喻的深浅
透过锻造的意象
确定属性
笔墨下的勇气
需要有天地间的激情涌动
每一页史册
才会留下历史多角度的真实
暮色渐深
文/耿兵
暮色中的蝴蝶早已臣服
——那虚幻的白羽渐已消失
在青云寺
我听到遥远的暮钟
清澈而纯洁——
博大的梦中 只有蓼草
只有蓼草托起的一泓湖泊
那湖泊中的水鸟依旧发出一声声低鸣
身上的伤口 是宿命赋予的遗产
只是夜晚已深 我已无从从晚菊花的口中
打探出什么端倪
初雪已积攒了所有的虔诚
我依旧能从那片青褐色苔藓中获取
些许未知
我无止尽地想你
从暮色捱到天明
从天明等到满山的雨
轻轻落下
傍晚,记忆在乡村游走
文/栀子
草房上的灰鸽子,站在
泛黄的相册里。
“咕咕”——
那叫声,追着孩子们疯跑
嬉闹,塞满整条巷子
母亲,裹着蓝布头巾
像一面褪色的旗
扛着,数十年风雨
白发与皱纹,刻录进泥土
一点点,长成小村的记忆
门后那把镰刀,还在
咂摸夕阳的血色
佝偻,挥舞镰刀的身影
一片片麦子悄悄后退
父亲,将喘息摁进烟袋锅里
檐下,童年听过的故事
在岁月中慢慢变冷
炊烟,藏进一首经典老歌
风中,是谁在轻唤我乳名
往事,从故乡的骨缝里渗出
七夕
文/项玉友
秋风来了
秋叶如我一样,飘零九世
到了也该寂灭的涅槃日
河边的老柳,曲折残躯
似乎要等一个人,历经八十一劫
带来广寒宫的音训
那丛芦苇是安祥的
它的风干,已放弃了所有心的梦呓
风,飘来鹊桥仙抚奏的笛音
——颤颤的,似有轮回
彩色调
文/王玉瑞
我尽量用彩色调
灿烂我的眼睛
眼睛将灿烂传递于心
心就愉悦
因此
哪怕是一簇花
一块石头 一束光
抑或一个微笑
她们的彩色
就是我的愉悦
活着的动力出了差错
彩色调就是良药
文末福利:2025年全国省级及以上文学期刊投稿(130家)
当代小说:主管部门是济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主要栏目:
主编力荐:精选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体现刊物的选题方向和文学水准。
实力作家文本:聚焦知名作家的中短篇小说创作,展现成熟作家的文学风格与叙事技巧。
民间格调:关注基层生活、民间故事或地域文化特色的小说作品,强调贴近生活的叙事视角。
先锋工坊:鼓励实验性、创新性的写作尝试,探索小说形式与内容的边界。
新市民小说:以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市民群体为题材,反映他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
视界:刊发小说评论、创作谈、文学现象分析等内容,为读者提供多元的文学解读视角。
发现:挖掘新人新作,为文学新人提供展示平台。
海右走笔:可能涉及地域文化、历史故事或地方风情的文学创作,体现刊物的地域特色。
此外,部分期数还设有“济南故事”等特色栏
审稿周期:审稿周期通常为3个月。
稿费标准:稿费标准目前暂未在公开资料中明确披露。
投稿邮箱:
段玉芝:duanyuzhi2010@163.com
孙孟媛:smyjn2020@163.com
孙茗琸:sunmingzhuo97@163.com
此外,还有以下邮箱也可用于投稿:
王玉珏:wangyujue0229@163.com
王方晨:wangfc1960@qq.com
投稿时请注意在邮件主题注明投稿类型,如“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同时,需在稿件末尾注明作者简介、通联、身份证号、微信号、电话、银行卡账户、户名、开户行等信息。
纤云文学苑“徽州诗刊”
版权: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文责自负,图片来自免费网站或画家、设计师等供图,照片来自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赞赏:
合辑作品赞赏,用于支持平台发展,发放优秀作者、优秀主播奖励。
个人朗诵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平台分配30%,作者分配40%,主播分配30%,10元以下不发放,留作优秀者奖金,无赞赏无稿费。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10日准时微信发放。
个人专辑作品赞赏,税后高于10元,70%发放给作者,30%留作平台运转,作品自推送之日起,第十日准时微信发放。
诗社编委会成员
社长/总编:纤云
社长助理:孤辰
文学主编:中华
文学顾问:练立平
文学策划:樱子
形象大使:吴霏
艺术顾问:芊芊
加社长微信进群投稿:xy18297918455
欢迎各界人士打赏赞助,感谢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