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战号角 英雄赞歌
作者 栾武江
8月15日 ,这是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
这天上午,受李平之邀,我来到佳木斯市,为东北抗联雕塑馆拍摄短视频宣传片。李平是著名的雕塑家、东北抗联雕塑馆馆长,2009年,他就开始从事东北抗联英雄雕塑工作。在东北抗联雕塑馆里,收藏有他的580座东北抗联英雄雕像: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冯仲云等抗联英雄的雕塑栩栩如生、威武雄壮、震撼人心!“汤原十二烈士”,“冰趟子伏击战” ,“三军会师”,“八女投江”,“露营之歌”等抗日英雄群雕,都是他的倾心之作。
李平说,他最满意的雕塑作品,是他在2015年为抗日民族英雄、东北抗日联军总司令赵尚志将军所做的,名为《民族之山》的雕像。而他的创作灵感则来自于由新中国雕塑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中国著名雕塑家张松鹤于1987年创作完成的抗日英雄群雕《民族之光》。而今,这座雕塑作品就矗立在侵华日军松花江桥头堡遗址公园门口,成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铭记抗战历史的重要象征。而李平创作的《民族之山》的雕像则安放在汤原县体育馆旁边的尚志广场上,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我知道,汤原是东北抗日联军的诞生地,也是东北抗日联军三军、六军的主战场。当年,赵尚志、李延禄、李兆麟、戴鸿宾、夏云阶等所带领的抗日武装长期奋战在松花江两岸,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
李平先生告诉我,9月2日,为了缅怀先烈,致敬英雄,激励后人,继往开来,奋发有为,佳木斯市委、市政府将举办“民族脊梁”东北抗联雕塑展。我听了,深表赞同。其实,我写文章、拍视频,不也正是为了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大力弘扬和传承东北抗联精神和尚志精神吗?仅就这一点,我觉得我们是同道中人。
“你最喜欢哪一首抗战歌曲呢?”
李平忽然这样问我,我一时竟愣住了。
“当然是《义勇军进行曲》啦,那是我们的国歌啊!”我毫不迟疑的回答。
我怎么忘记呢?
回溯历史。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迅速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东北人民和部分东北军爱国官兵出于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恨,以及保家卫国的强烈愿望,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了抗日义勇军,人数最多时曾达30万人以上。这其中就包括张甲渊领导的,成立于1932年5月16日的巴彦反日游击队,它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建立的第一支人民抗日武装队伍。而义勇军将士们展现出的英勇无畏、顽强抗争的民族气概和爱国精神,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振奋了民族精神,推动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

1934年秋,中共秘密党员田汉受电影公司之托拍摄抗日题材电影《风云儿女》,并创作了一首激昂奔放的自由体诗《万里长城》,即《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
后来,音乐家聂耳仅用两夜时间就谱出乐谱初稿。最初,《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它以激昂的旋律和振奋人心的歌词,成为动员中国人民奋起抗日救国的时代最强音。
当年,在抗日战争最艰难困苦的年代,有多少仁人志士高唱着这首《义勇军进行曲》,奔赴抗日杀敌的战场,与凶狠残暴的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啊!
在沿江公园的抗联文化园区,我看到了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和他的战友们创作的抗联战歌《露营之歌》。现在,这四段歌词就雕刻在四面纪念墙上,白底黑字,分外醒目耀眼。至今,我还能背诵得下来这首歌的第四段歌词:“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风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发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减,全民族,各阶级,团结起,夺回我河山!”
这是东北抗日联军团结抗战、血战到底的战斗号角,也是东北抗联战士同仇敌忾、杀敌救国的铮铮誓言。
可是,你知道当年东北抗联战士的艰难处境吗?零下40C°--50C°的高寒天气,食不果腹、衣难蔽体、后有追兵、前有阻敌,而且,没有住宿的地方,只能野外露营,还要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日伪军警,危机重重!步步惊心!!要战胜敌人,谈何容易!
而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抗联将士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坚持抗战到底的呢?回答就是他们有信仰,相信抗战一定会胜利,中国人民一定会迎来和平的曙光。
不由得,我就想起光未然创作的《黄河大合唱》这首抗战时期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歌曲,它以磅礴的艺术感染力成为全民抗战的“战斗号角”。你听:“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你再听:“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光未然的歌词以黄河为意向,将民族苦难与抗争精神熔铸为史诗般的诗篇,成为我们几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
还记得,小时候每当过年,我很喜欢唱一首名为《恭喜恭喜》的歌曲。后来,我才知道它是一首创作于1945年的抗战歌曲。它以“冬天”“冰雪”“漫漫长夜”象征战争,以及中国老百姓在战争中的煎熬;以“春天”“春风”“梅花”“鸡啼”象征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新生活。
在抗联文化园区,我还看到了中国著名作家莫言为纪念抗日民族英雄赵尚志将军为国捐躯83周年而撰写的诗碑。因为这是莫言的手迹,李平先生怕我看不清楚,就一字一字地大声读出来,我认真记下来:“白山黑水建奇功,剑影刀光气若虹。首葬丘陵藏猛虎,躯投江海化蛟龙。身经百战心不改,体被双分目未暝。题罢碑铭拍案起,生为豪杰死英雄。”
读罢。写罢。我们都沉思默想了许久,禁不住扼腕叹息。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在赵尚志将军遗体投江处,屹然矗立起了一座赵尚志将军铜像,这是李平的最新作品。我想,这不仅是对赵尚志将军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座精神丰碑!它时刻提醒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正是像赵尚志将军这样的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才换来的。英雄虽逝,浩气长存,我们永志不忘。

夕阳下,霞光中,雕像前,我们静思伫立了许久。
霞光映红了滔滔松花江水,映红了松花江两岸茂密的庄稼,映红了城市里林立的楼群,映红了街巷里人们的笑脸,更是把这座赵尚志将军的纪念铜像镀上了一层神圣的金黄色。
仰望着赵尚志将军那张刚毅、坚强、英武的脸庞,我肃然起敬。丹心写青史,碧血铸丰碑!
转回头,我忽然看到,李平竟然是满含热泪,神情肃穆。
李平说,他为东北抗联英雄们雕刻塑像16年了,他想以这种方式为东北抗联英雄们树碑立传,讲好龙江故事,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和尚志精神。我知道,这些年,他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我很佩服他的执着和勇气。
现在,他的愿望很快就会实现了。他怎能不高兴,而激动万分呢?
而我在想,李平倾注心血所雕塑的这580座抗联英雄雕像,不正是一曲曲凝固的,却永远跳动着的音符,献给东北抗联英雄们的赞歌吗?
2025年8月24日
初稿




主播简介 :箫笳,现任北京运河情文化传媒【运河情】制作总监、轮值主席;中国散文学会北戴河创作基地签约主播。鹤岗市图书馆优秀志愿者,自幼酷爱影视配音,喜爱有声书的演播并在喜玛拉雅录制个人专辑《箫笳原创儿童故事》80集。愿以书养心、以音悦耳、简单生活、恬静自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