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神秘人暗施毒手 济禅师智破阴谋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寒光即将刺入济公后心之际,那破袈裟突然无风自动,仿佛活物般一卷,竟将暗器尽数收去。众人定睛看时,却见是三枚淬了蓝光的毒镖!
"阿弥陀佛。"济公缓缓转身,目光如电射向人群,"施主既然来了,何不现身?"
人群中一个黑影倏地窜出,几个起落便到了村口老槐树上。但见那人浑身黑衣,面蒙黑巾,只露出一双阴鸷的眼睛。
"好个济颠和尚!"黑衣人冷笑,"果然有些道行。可惜今日注定要栽在这里!"
济公却不急不恼,摇着破扇笑道:"我道是谁,原来是'毒手阎罗'赵无咎。三年前在临安府被你毒害的张知府,可还在阴司等着找你算账呢。"
二狗在一旁听得心惊。这张知府正是张老四的远房堂兄,三年前离奇暴毙,原来竟是遭人毒手!
赵无咎闻言大怒,双手连扬,数十点寒星疾射而出。济公将破扇轻摇,那些暗器竟在空中转了个弯,反朝赵无咎射去。
黑衣人慌忙闪避,却不防济公早已将酒葫芦抛向空中。那葫芦口突现金光,照定赵无咎身形,令他动弹不得。
"说说吧,"济公踱步上前,"为何要加害张老四一家?"
赵无咎咬牙不答。济公叹道:"你若不說,和尚只好请故人来了。"说罢念动真言,但见阴风骤起,一个模糊的官影渐渐显现。
"堂兄!"张老四失声惊呼。
那鬼影指向赵无咎,悲声道:"是他!为夺我先祖传下的《水利图志》,在茶中下毒害我性命!如今又欲害我族人,天理难容!"
原来张知府祖传的《水利图志》记载了天台山一带的水脉分布,若能得之,便可控制方圆百里的灌溉命脉。赵无咎受某权贵指使,为夺此物不惜杀人放火。
济公从怀中取出一卷古书:"可是此物?"正是从那火场中救出孩子时顺手取出的。
赵无咎眼见事情败露,突然咬破舌尖,喷出一口血雾,竟挣脱了金光束缚,狞笑道:"既然被你识破,今日便同归于尽!"
说罢掏出一个黑葫芦就要揭开。济公却抢先一步,破扇轻点,那黑葫芦突然变作个南瓜,"噗"地裂开,流出些南瓜籽来。
赵无咎目瞪口呆间,济公早已一扇子将他扇出三丈远:"去吧去吧,自有官府治你。"
早有村民叫来衙役,将赵无咎捆了个结实。张老四跪地叩谢:"多谢活佛救我一门性命!"
济公扶起他道:"不必谢我。只是这《水利图志》留在世间终是祸害..."说着将书卷投入尚未熄灭的火堆中。
众人惊呼声中,济公笑道:"水利之要,在于利民。明日和尚画张新的给你们,保准比这个强。"
这时里正匆匆赶来:"活佛,县太爷听说您在此,特来拜见,正在村口等候。"
济公掐指一算,忽然对二狗低声道:"快去找王屠户,让他立刻带着老娘从后山离开,越快越好!"
二狗虽不明所以,还是急忙去了。济公这才整了整破袈裟,趿拉着草鞋往村口走去。
县太爷果然带着一班衙役在村口等候,见到济公连忙施礼:"下官听闻活佛在此,特来请教水利之事。"
济公还礼笑道:"好说好说。只是和尚方才耗神过度,需要好酒三坛补补元气。"
县太爷忙命人取酒。正当众人注意力都在村口时,忽听后山传来一声巨响,接着是王屠户的惊呼声。
济公面色一变:"不好!中计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四章 调虎离山藏诡计 将计就计显神通 待续)
【作者简介】胡成智,甘肃会宁县人。八十年代开始文学创作,现任都市头条编辑及认证作家。曾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大专预科班学习,后于作家进修班深造。其中篇小说《金兰走西》荣获全国二十四家文艺单位联办的“春笋杯”文学奖。诗词作品多见于“歆竹苑文学网” 代表作有《青山不碍白云飞》《故园赋》《群居赋》《觉醒之光》《诚实之罪》《盲途疾行》《文明孤途赋》等。近年出版有《胡成智文集【诗词篇】【小说篇】》三部曲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三部曲。长篇小说有《山狐泪》《雾隐相思佩》《龙脉诡谭》《山河龙隐录》《乾坤返气录》等己出版。
八十年代后期,便长期从事于周易八卦的预测应用,并深入钻研地理风水理论与实践。近三十年,著述了《山地风水辨疏》《平洋要旨》《六十透地龙分金秘旨》等六部地理专集,均收录于《胡成智文集【地理篇】》中。该文集属内部资料,不宜全部公开,部分地理著述正逐渐在网络平台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