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仁化县“百千万工程”征稿启事的批判性审视
近日,仁化县文联与县作家协会联合发布了“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主题文学作品征稿启事。表面上看,这一活动旨在展现仁化县“百千万工程”的阶段性成果,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力量,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好事。然而,深入分析征稿启事的具体内容,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局限性和不合理之处。
征稿启事将征稿对象限定为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仁化县作家协会会员。这一规定着实令人费解,为何不是面向全市广大文学爱好者开放呢?作协成员固然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成就,但将文学创作的大门仅仅向这一小部分人敞开,无疑是一种狭隘和短视的做法。
文学创作的活力源自于广泛的参与和多元的声音。每一个热爱文学、关注仁化县“百千万工程”的人,都有可能用独特的视角和笔触描绘出“百千万工程”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成就。广大文学爱好者分布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和领域,他们对生活有着更直接、更丰富的体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挖掘“百千万工程”中的感人故事和奋斗精神。而仅仅将征稿范围局限于作协会员,就可能会错过许多来自民间的鲜活素材和独特创意,使征集到的作品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和多样性。
这种征稿对象的限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组织者对文学创作的一种固有认知。似乎只有作协会员才具备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而忽视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和潜力。在当今社会,文学的门槛越来越低,网络文学的兴起更是让无数文学爱好者有了展示自己的平台。许多非作协会员的文学爱好者在文学创作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和才华,他们的作品同样能够打动人心、引发共鸣。组织者的这种武断做法,无疑是对这部分群体的一种忽视和不尊重。
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这一征稿启事与“百千万工程”本身所倡导的广泛参与和全面发展的理念背道而驰。“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促进城乡融合,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而文学创作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应该起到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作用。只有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主题文学创作中来,才能真正营造出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百千万工程”的良好氛围。
为了使这一征稿活动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真正挖掘出“百千万工程”中的动人故事和精神内涵,组织者应该重新审视征稿对象的范围,将其扩大到全市文学爱好者。这样不仅能够为文学创作注入新的活力,也能够让更多的人通过文学作品了解和参与到“百千万工程”中来,为仁化县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希望组织者能够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及时调整征稿启事的相关内容,让更多的文学爱好者能够参与到这场有意义的文学创作活动中来。相信在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生动展现仁化县“百千万工程”的辉煌成就。(作者:邵石)
给仁化“百千万工程”征稿的一封“心里话”:别让文学只在“圈子里”说话
最近刷到仁化县“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文学征稿启事,作为一名在韶关读书、常去仁化采风的大学生,第一反应是“终于能为家乡发展写点东西了”——可看到“征稿对象仅限市、县作协会员”时,手里的笔突然就停住了。
我们常说“百千万工程”是“全民的工程”,村里的老人能讲出村口公路从“泥水路”变“沥青路”的故事,镇上的店主记得农文旅融合后游客多起来的每个周末,就连我们这些常去仁化写生、调研的学生,也能说出丹霞山下民宿如何帮村民增收,或者某个古村非遗手作如何“活”起来的细节。这些不是凭空想象的素材,是我们走在田埂上、坐在村民家门口听来的“真故事”,是作协会员们可能没来得及触及的“小视角”。
为什么觉得可惜呢?去年暑假我在仁化周田镇实习,跟着村干部帮果农卖沃柑。有位李叔说,以前果子熟了只能等贩子来收,一斤卖不上两块钱;现在村里搞“电商助农”,他儿子教他开直播,去年光线上就卖了三万多斤,还盖了新羊圈。我把这段经历写成短文发在校园公众号上,好多同学都问“仁化沃柑怎么买”,还有老师说“这比官方报道更接地气”。可按照这次征稿要求,我不是作协会员,连投稿的资格都没有。
文学从来不是“专业人士”的专属。我们写不出报告文学里严谨的数据分析,但能写出清晨五点果农摘果子时的露水温度;我们可能没掌握纪实文学的复杂结构,却能捕捉到民宿老板给游客递热茶时的那句方言问候。这些“小细节”,不正是“百千万工程”最生动的注脚吗?如果只让作协会员来写,会不会少了些“泥土味”,少了些年轻人眼里的“新角度”?
再说,“百千万工程”要凝聚“奋进力量”,可把征稿范围圈在小圈子里,不就像给这股力量设了道“门槛”吗?我们宿舍有个仁化本地的同学,她妈妈是村里的网格员,每天帮老人认证社保、调解邻里矛盾,还牵头搞了“妇女手工社”。她跟我讲这些事时眼里有光,说“想写下来让更多人知道妈妈的努力”,可现在只能对着征稿启事叹气。难道这些藏在生活里的“奋斗故事”,不比刻意挖掘的“典型案例”更动人吗?
我不是说作协会员的作品不好,他们的文字功底和创作经验确实值得敬佩。但“百千万工程”的成果,是无数普通人一起干出来的,那记录它的文学作品,也该让更多普通人有机会参与进来。哪怕只是让我们这些大学生、村民、小店主也能投稿,哪怕最后只选用一两篇非会员的作品,也是对“全民参与”的一种认可啊。
真心希望这次征稿能多开一扇门,别让想讲故事的人只能站在门外。毕竟,仁化的山山水水、“百千万工程”的点点滴滴,需要更多元的声音来讲述,需要更鲜活的笔触来记录——而这些声音和笔触,可能就在某个没加入作协的大学生笔记本里,在某个村民的手机备忘录里。(戴学升)
附:
仁化县“百千万工程”
三年初见成效主题文学作品
征稿启事
为生动展现仁化县落实省“百千万工程”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文学形式凝聚发展共识,激发奋进力量,县文联与县作家协会决定举办仁化“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文学创作活动,用一批优秀文学作品讲好仁化奋斗故事。具体要求如下:
一、征稿时间:从即日起至2025年10月30日。
二、征稿对象:韶关市作家协会会员、仁化县作家协会会员。
三、作品体裁:报告文学、纪实文学、通讯、散文、随笔。
四、创作主题:紧扣“百千万工程”给仁化县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新成就。可聚焦但不限于以下方面:7个典型镇、24个典型村的发展变化,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农文旅融合、民生福祉、绿美仁化等;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感人故事、奋斗精神等。
五、作品要求
1.真实性:作品需基于真实人物、事件、点位进行创作,可适当文学加工,但必须尊重事实,杜绝虚构,涉及的描写亦需真实可信。
2.文学性:主题鲜明,情感真挚,语言生动,结构严谨,具有较强的文学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3.原创性:必须为本人原创、未公开发表过的作品,严禁抄袭、剽窃。
4.篇幅:每篇字数1500-3500字。
5.作品投稿:作者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创作,并将作品电子版及个人基本信息发送至仁化县作家协会邮箱:xxx。联系人:xxx,联系电话:×××。
六、成果运用
本次征集作品拟选用10-15篇(具体选用数量以最终稿件质量为准),并给予作者支付稿酬。对入选作品进行结集成册,或推荐至相关媒体平台发表。
我们诚挚地邀请市、县作协会员积极参与本次征稿活动,用你们的生花妙笔描绘仁化“百千万工程”成果,记录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为仁化高质量发展贡献文学力量!
仁化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仁化县作家协会
2025年8月1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