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
秋溪柳色洗乡愁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当第一缕秋风裹着雨丝掠过窗棂,我指尖的书页忽然顿住——抬眼望见窗外那株新栽的杨柳,嫩黄叶片在雨里轻颤,竟像极了故乡河畔老柳的剪影,猝不及防撞开了记忆的闸门。原来岁月流转,又是一年秋光至,又是一场勾人思绪的雨。
故乡的秋,是裹在柳色里的。“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村南面的那条马莲滩河,岸畔的杨柳总带着这样的温润。即便入了秋,也不似别处草木般凋零,只把叶片染成淡淡的碧,像被秋雨反复淘洗过,匀净得没有一丝杂色。我总爱蹲在河边的青石板上,看柳枝垂进水里,将澄澈的溪水晕成一片碧色。溪水软得像江南的绸子,雨丝落进去,连涟漪都是轻的,一圈圈漫开,又悄悄融进远处的薄雾里。那时不懂什么是乡愁,只觉得这柳、这雨、这溪,便是世间最好的景致,连呼吸都裹着草木的清润。
后来离开故乡,在城里的高楼间辗转,再也见不到那样的柳,那样的溪。“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每次秋雨落下,窗玻璃上爬满雨痕,我总会想起故乡的雨——故乡的雨从不急不躁,落在青瓦上是“淅淅沥沥”,落在柳梢头是“沙沙簌簌”,落在溪水里是“叮叮咚咚”,像一支温柔的曲子,能把人心都唱软。可城里的雨,总带着几分仓促,砸在水泥地上噼啪作响,溅起的水花还裹着尘土的味道,让人心里发慌。
有次出游路过一个小镇,偶然看见一条小河,岸边竟也有几株杨柳。“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我立刻停住脚步,站在雨里看了许久。可那柳太细,少了故乡老柳的苍劲;那溪太浅,缺了故乡河水的绵长;连雨都少了几分绵柔,终究不是记忆里的模样。那一刻忽然懂了,我想念的哪里是柳和溪?是柳荫下母亲唤我回家的声音,是溪边父亲教我折柳哨的时光,是雨后泥土混着青草的气息,是那些藏在柳色溪声里、再也回不去的旧年。
夜里常做这样的梦:“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梦里我又蹲在故乡的河边,雨丝落在发梢,柳枝擦过脸颊。母亲站在柳荫下,手里攥着一件薄外套,轻声说“天凉了,快穿上”。我慌忙伸手去接,指尖却只触到一片冰凉——梦忽然醒了,枕头上只剩一片湿痕。这时才明白,乡愁原是心底的一眼泉,无论走多远,总有温热的水流出来,带着故乡的温度,一遍遍冲刷着绵长的思念。
前几日收到堂兄寄来的包裹,拆开时竟闻到熟悉的草木香——里面是一小瓶故乡的溪水,还有几片刚摘下的柳叶,堂兄真是别有用心啊!“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把溪水倒进玻璃杯,看阳光透过水面,映出细碎的光斑,恍惚间又看见故乡的河在秋光里流淌。柳叶凑到鼻尖轻嗅,淡淡的清香裹着秋雨的湿润,瞬间漫满了心房。那一刻,心里的乡愁忽然淡了些——原来故乡从未远离,它藏在柳色里,浸在溪声里,落在心底的泉眼里,只要轻轻一想,就能看见它的模样。
窗外的雨还在下,杨柳枝又在风里轻轻拂动。“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可我觉得,秋雨中的柳叶,更有几分温柔。拿起玻璃杯,喝一口故乡的溪水,清甜的味道在舌尖散开,像故乡的秋光,绵长又温暖。原来乡愁不必刻意安放,它会像故乡的柳、故乡的溪,在每个秋雨绵绵的日子里,悄悄出现,又悄悄温暖着远方的人。
————————————————
作者简介:王护君 、笔名山乡村夫。宁夏彭阳县人 ,中国散文协会、中国诗歌协会、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乡村、都市头条认证作家,文字爱好者,一个行走在墨香里的性情男子,喜欢在温暖的文字中寻找一种倾心的诗意生活,常有感性文字散见于网络平台和地方报刊并多次获奖。
详细住址: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和平小区
电话微信同号:159095489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