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他人的窘迫,不拆穿;面对他人的痛处,不追问。人生在世,每个人都有一些不愿意被他人探听,不愿意被人刨根问底,更不愿意让人戳穿的痛处。人前管住嘴,人后守住心,识人是本事,不说是修养。
不要直视他人的尴尬或痛苦,不要笑话别人的弱点、缺点。如果你做不到感同身受,至少选择宽容和慈悲,不揭人短,默默地保护别人的尊严,是做人的善良。人活一生,尊严立世,“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每一个人都有尊严,都好面子。
跟别人在一起,不要总说自己独特的一面,要克制自己的优越感。常以自己优越感炫耀自己优越的人,实际是为自己贴上了庸俗的标签。
处理任何事情,接待任何人,不要有身份感。居高临下,俯视别人,是灵魂深处的一种傲慢,也是短见的表现。和蔼待人,谦卑处下,这是一个人的贵相。
不随便谈及别人的隐私。不打听别人的私事,更不能宣扬别人的私事,做事不可任性,说话不可任口。隐私是人家的权利。
尊重不同的喜好,不随意评价别人的喜好和兴趣。世间千面,所爱不一。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是相互欣赏,而不是挑剔。别人的喜好和兴趣,是别人的选择,只要对社会公益无害,可欣赏,但不可贬低,更不可指责。你品位再好,也只是你自己的喜欢。这个世界上每一种生活都值得尊重,这是文明社会一个人最基本的修养。
不干涉别人的生活。每个人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所追求的东西不一样,也许你认为是好的,可对于别人未必是合适的,就算是为了对方好,这也是他的人生,与你不搭界,没有任何关系。不评论别人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用你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去评价别人,要求别人按你的意愿去生活,那才是自私。
不随意评价别人的好坏。在这个世界上,有些看起来不可理喻的事,但背后却有难言之隐;有些听起来不合时宜的话,但背后却有其道理。一个人眼中的大逆不道,很可能就是另一个人眼中的天经地义。凡事不能只看表面,对一些现象,有人弃之如敝屣,有人却甘之如饴。对别人的情形,如果你不了解,就闭嘴,因为你不知道别人经历过什么。不知全貌,不予置评,不随意评价别人,是对人起码的善意。
不要轻易否定别人的观点,甚至当场指出别人的不对。如有不同观点,不同看法,可以以建议的方式说出自己的见解。否定别人,并不会使自己变得更加出色,反而暴露了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和不堪。当你锋芒毕露时,你周围的人就站在了阴影中。一个人越是偏狭浅薄,越是喜欢通过指点别人来凸显自己,最后却招来嫌恶和反感。
收到别人信息要及时回复,如果忘了,要说明原因,让人谅解。不回复别人的信息,是对人的一种怠慢。
如果问别人一个问题,别人简单回答你,不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给人留余地,自己要知趣。
进门之前先轻轻敲门,问一声“我可以进来吗”,即便是进自己孩子的房间也是如此。这既是礼貌待人,也为孩子做了榜样。
送客时,要尽量等看不见客人了再关门。对长辈,对恩人,对有知识素养的人,对值得尊重的领导,要随从相送至门口,直到目不能及。
与别人讲话,保持一米距离。姿态端庄,大方得体,不可交头接耳。
开车遇雨天,路有行人,路面有水时,要放慢速度,防止水溅到别人身上。心里装着别人,才是骨子里的修养。
坐公交时,要主动给老人、弱者、残者、幼儿让座。发现需要帮助的,要及时给予帮助。帮助和给予别人的举动,是一种高贵,能让自己散发出善良的光芒。
再熟悉的朋友之间,熟不拘礼是一种随性,但要懂得熟不过界,不逾矩,这是人际交往中基本的礼仪。
懂得回馈别人的恩惠。在人际交往中,不该接受的礼物绝不能拿,但在亲友正常的人情来往中,不要把别人的好,视为理所当然,不要把别人送给你的礼物,当成应该。施人之事,不记于心;受人之恩,铭记于心。也许对你好的人没有期待你的任何回报,给你礼物的人没有背后的其他企图,无论如何都要记在心里,重视别人的心意,哪怕那心意微不足道,也要郑重对待别人心意,并面对情分,有来有往。要主动地回馈善意,适当时回送礼物,以表达谢意。不占便宜是教养,人情来往是修养,更是人际交往的需要。世间的所有情感都是一种仪式。通过这种仪式,让彼此知道“我记得你、我在乎你、我需要你”。
服务员、快递员、外卖、门卫等为你提供服务时要说声“谢谢”。对任何人给予的善意帮忙,即便是一点点小忙,也要真诚说一声“谢谢!”一句“谢谢”虽然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却彰显了你的素养和处人处事的态度。 无论在任何场合,垃圾不可乱扔,处理垃圾时,如有伤人的玻璃碎片、钉子、带刺之物要包扎好,必要时注明一下,以防伤人。要有公德意识,心中要有他人。
吃饭用餐时,不要用筷子乱翻盘中菜,夹靠近自己一侧的菜,给别人夹菜,要用公用筷子。用餐时,尽量不讲话,也不要大声接电话,必须讲的,一定要细声慢语,或离座再说,以免影响他人。
衣着要整洁,仪表要得体。外出不要穿拖鞋,在别人眼里公众场合穿拖鞋,不仅是一种懒散,更是一种不文明的体现。会客及出入公共场合,着装要整齐,仪表要整洁,不得邋遢。仪表整洁、大方、得体,是一种心情,是一种审美。既庄重自己,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不要多管闲事。不要在别人的世界走来走去,不要对别人的生活指手画脚。当一个人开始乱管闲事了,不管出发点是什么,实际上已经“干扰”了他人的生活。弘一法师说:“上船不思岸上人,下船不提船上事,旧人无需知近况,新人不必问过往。”
不失德,替人保密。在朋友之间交往中,常会有些个人的秘密,只有亲近的朋友知道。对朋友要保密的人和事,只要承诺下来,就应始终遵守诺言。只要不涉及法律,就应守口如瓶。保密就是不能讲。凡事能对人言而不言,谓之“失礼”;凡事不应对人言而言之,即为“失言”。自己的秘事不去张扬,这是涵养;他人的秘事不去外泄,这是守信。
周到地待人接物,是永不过时的教养。生活中有许多细节,你也许不经意,但就是从这些不起眼的细节,可以看出你是优雅优秀还是拙劣粗俗。可以折射出你的人品,影响你的人缘,决定你的发展和未来。一个内心充满柔性的人,一个有内涵教养的人,对每一件热爱的事物都会全力以赴,对每一个善良遇见都会真心相待,给予微笑,给予温暖,传递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