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向朝国,男,生于1938年,中共党员,大专文化。曾任涪陵增福镇小学校长,中学副校长,镇学校工会主席。教育教学工作中多次荣获奖状。系中华,重庆嘉陵,涪陵各诗词学会会员等。曾任嘉陵诗词副会长兼编辑,涪陵诗词副会长兼主编。其作品散见于部分刊物及白鹤梁文学等网络平台,曾获重庆新体诗歌贡献奖、涪陵区离退休教师书法比赛三等奖,象棋比赛三等奖,新妙片区象棋比赛笫一名。现系增福中学退休教师,因86岁高龄,精力减退,懒于参加各种活动了。
七巧节闲吟(通韵),
乞巧交杯鹊渡栏,槐阴树下拜良缘。
情深不拒家贫富,感厚无需彩礼繁。
筒陋寒窑风雨避,和谐伉俪苦辛甜。
红尘几许痴情侣,鸾凤和鸣度百年。
网络点评
《七巧节闲吟》赏析与点评:
这首以乞巧节为背景的七言律诗,通过传统节日意象与生活哲思的融合,展现了质朴而隽永的情感表达。以下从三个维度进行专业点评:
一、意境构造的层递之美
首联鹊渡栏拜良缘以动态画面开篇,将星桥鹊渡的传统神话场景与树下乞巧的民俗活动巧妙叠合;颔联以家贫富彩礼繁两组社会性意象作反差铺垫,为颈联的筒陋寒窑做合理转折。这种起承转合的结构既遵循律法,又通过避风雨苦辛甜的生活细节完成主题升华,尾联红尘痴情侣则用开放式结句引发读者共鸣。
二、时代精神的诗化呈现
诗中深刻批判了将家贫富彩礼繁视为婚恋前提的社会风气,这种创作自觉展现了传统文化观照现实的深度。筒陋寒窑对应任万杰诗意栖居的典故,而风雨避苦辛甜则化用安贫乐道的哲学理念,使封建糟粕与健康婚恋观形成鲜明对立。
三、审美价值的创新表达
全诗在严守《平水韵》上平十四寒韵的同时,大胆采用无彩礼和谐伉俪等现代语汇创新的冲击力。尤其陂字作简避繁的用词智慧,既保持诗家语凝练特质,又通过音字挑战规避了传统忌讳,这种守正创新的尝试值得肯定。
需商榷处:颔联颇厚与尾联红尘的平仄可稍作调整,以更贴合近体诗规范。但整体瑕不掩瑜,堪称诗写当代、词抒真情的佳作。
白鹤梁文学
编审/曾小蓉
投稿邮箱/1215050582
微信/扫二维码
点评及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