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红山
山东 李旬阳
英金河畔,塞外明珠。圣地红山,文明曙光。踞蒙冀而控北漠,依燕脉而拱京师。山赤岩红,天造化灵秀之地。圣迹传世,承华夏文明之源。怪石嶙峋,奇峰林立。其形如利剑出鞘,其势如龙脊蜿蜒。遥睇红山之嵯峨,独冠天下。追忆华夏之肇始,穿越千年。汉时朔漠,匈奴牧放。唐属饶府,敕勒歌扬。地理红山,赤峰丹壑相咉。文化红山,历史现实交响。六月伏日,塞外清爽。慕名登临,一暏风光。
驻车山下,遥岑远目。非休日而人攒动,山梁低而势非凡。嵌绿芜于红岩,镶白云于蓝天。延千古之遗风,呈冈峦之体势。沿路而行,拾级而上。远观近瞰,无限风光。繁花点点,碧草幽岩之中。松涛阵阵,清风抚林之处。抬望眼,奇观现。四十七峰林立,山势起伏连绵。壁立千仞,刀削剑劈之锋。形态各异,雕梁画栋之美。天开万物,鬼斧神工。卧佛与驼峰相向,双狮共蟾猴望天。一线洞远,慨叹众生之渺。将军石奇,独立山岩之间。
半山一池,名曰龙潭。池水深而颜如玉,水质淳而味回甘。近水亭榭,天外神来之笔。廊中碑林,文人墨客之赞。荷青青,水潺潺。柳丝拂于堤岸,小桥卧于池间。清雅隽永,似江南之秀美。底蕴湛深,比子厚之石潭。望虎峰于龙潭,目其形于云间。五官全而态逼真,自然奇而人神叹。虎踞龙盘,吸天地之灵气。气吞万里,纳日月之精华。先人智而居此,溯文明以史前。

登临山顶,赤峰尽览。群山环抱,楼宇毗连。筑城邑于河畔,生生不息。展宏图于当下,风声水起。所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长河如练,玉带蜿蜒北去。红峰依旧,人间尘世万变。临圣地以寻古,处盛世而怀先。周秦以后,匈鲜盘桓。辽金元明,筑城戍边。山风冽冽,犹闻金戈之声。断碣残垣,烽燧狼烟之巅。
山,以红而名,人居而闻。凿石为器,延千年之烟火。抟土作陶,创玉器之精典。他山名于圣贤,红山闻于祖先。开华夏之渊薮,创文明之启源。先民执斧,开天僻地。女祸补天,烟火年年。昔日孔子,登东山而小鲁。今谒红山,思鸿蒙而茫然。
呜乎,圣地常在,盛年不来。今日幸临,他日难再。临别赠言,感挚友之盛情。情意绵绵,如白云于蓝天。往事如梦,人生苦短。赤峰相聚,终归一散。诗以记之,真情永远。云曰:
红山高耸势连绵,钟灵毓秀圣迹传。
怪石嶙峋奇峰立,宛若龙行天地间。
先民执斧开天地,寒来暑往八千年。
抚今追昔感万千,华夏文明冠宇寰。

(2025年7月21日上午,与家人登临红山。红山因山体颜色为红而名,为红山文化发源地,距今约八千年,在龙山文化之前。登红山感岁月变迁,人生苦短,由感而作《走近红山》。)





茶水分离 市树市花,扫码聆听超然楼赋
超然杯订购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
丛书号、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