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七夕
文/鲁宁
1
葡萄架下,月牙难见
多少乞巧的女孩
总在这一天
暗暗期盼
2.
世上只有妈妈好
有妈的孩子像个宝
我是一颗小草
我是一个小小鸟
3.
邂逅七仙女
不管牛郎,董永
还有我自己
有一个渔民
捕鱼时看见了仙女
再往后讲,应是民间故事
比较流氓
4.
善良,善愿,善
全来自于民间
让一个女孩子去乞巧
让她从小起善念
心灵手巧
能娶回来这样一个女孩子
也是所有男孩子,小时候
的心愿
5.
有一个蝌蚪
像一个尾巴
他前面有一个大几岁表姐
他像一个尾巴
后来,表姐死了
因为婚恋
反对包办
6.
月亮的天
月牙升在海天上
月牙在山顶上
大山,大海,草原
月牙真好看……
2025.七夕
鲁宁这首《闲话七夕》,像把七夕相关的碎念、记忆、感触揉进了松散的诗行里,没有刻意的抒情架子,倒有股带着烟火气的“闲话”感,很耐读。
诗里的意象都很家常,葡萄架、月牙是七夕的老符号,可落在“乞巧的女孩”“暗暗期盼”里,就有了种少女心事的柔软,不是宏大的传说,是小女儿家藏在传统里的细碎期待。第二部分突然转去“世上只有妈妈好”,像突然想起的童年歌谣,“小草”“小小鸟”的自比,和后面婚恋故事里的“表姐”形成对照,隐约藏着从依赖到面对成人世界的涩,这种跳转不突兀,倒像聊天时突然想起的往事,自然得很。
第三部分聊民间故事很有意思,“不管牛郎,董永,还有我自己”带着点调皮的代入,说“民间故事比较流氓”更是直白得可爱——其实是戳破了有些传说里藏着的粗糙真实,不是美化后的仙凡恋,是普通人对“邂逅”的朴素想象,带着点市井的坦荡。
第四部分把“乞巧”和“善念”“心灵手巧”勾连起来,很妙。传统里的“乞巧”本就和女性的品性、技能相关,诗人说“能娶回来这样的女孩子,也是所有男孩子小时候的心愿”,没有油腻的审视,反是孩子气的真诚——原来传统里藏着的,是普通人对“好”的简单定义:手巧,心善。
第五部分的蝌蚪和表姐,是诗里最沉的一笔。“像一个尾巴”的依赖,和“因为婚恋,反对包办”死去的结局,突然把民间故事里没细说的苦剖出来。七夕传说多是圆满的想象,可现实里有表姐这样的遗憾,这种对照让“闲话”有了重量,不是只谈风月,也碰了人间的疼。
最后一段又落回月牙,大山、大海、草原上的月牙“真好看”,像把前面的碎思收进月光里。那些期盼、遗憾、家常念,最后都融在这声简单的赞叹里,不刻意升华,却让人觉得,七夕本就该是这样——有传说的甜,有民间的实,有往事的涩,最终都落在普通人看月牙时那声“真好看”的温柔里。
整首诗没讲究格律,像随口聊出来的片段,可片段里藏着对传统的亲近,对人间的观察,还有点孩子气的坦诚,“闲话”不闲,是把七夕从天上拉回人间,变成了每个人都能触摸的记忆和感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