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城市
首页 \
文学 \ 星火与霞光(男女合诵)——长征赋
星火与霞光(男女合诵)——长征赋
精华热点

星火与霞光(男女合诵)
——长征赋
作者:崔军峡
男:我把历史的指针拨回1934
夜色像铁,山峦像锯齿
风在江西的稻田里割出倒伏的伤口
十万颗心,在瑞金集结成一枚
滚烫的箭头,指向未知的黎明
女:我把时间的胶片倒放
在遵义的阁楼里,一盏马灯
替北斗校正了方向
那双手,第一次把中国的脉搏
按在地图的静脉上
听见雪山说:我在这里
听见草地说:我在这里
男:于是,子弹开始学会拐弯
四渡赤水,像四次心跳
每一次都跳出包围的肋骨
我用竹筏的肋骨,架起火的桥梁
让子弹在河面上学会游泳
女:而女红军把绑腿解开
把最后的盐,撒进伤员的呼吸
她们把月经带剪成绷带
把母性缝进军装的裂缝
让疼痛也长出翅膀
男:泸定桥的铁索,是天空掉下来的琴弦
十三根,弹出血的颤音
我爬过,像爬过命运的脊梁
铁索冷吗?冷
但心脏更热
热到能把铁烧红
热到能把死亡烧出洞
女:雪山的雪,是另一种黑夜
海拔五千米,空气薄得像纸
我们把信念写在肺叶上
每走一步,就咳出一朵
小小的火焰
冻掉的脚趾,变成晶莹的逗号
让长征的句子,在这里停顿
又倔强地继续
男:草地是绿色的沼泽
是大地张开的饥饿嘴巴
我们啃皮带,像啃大地的骨头
嚼草根,嚼出星星的碎片
有人倒下,就成了路标
指着我们:
“别停,前面有光”
女:那光,在吴起镇落笔
像一枚邮戳,盖在1935的信封上
我们拆开,里面是
整个中国的明天
男:而今天,我站在北京地铁的玻璃上
看见自己的脸,叠映出
一张十七岁的草鞋脸
他问我:
“你替我活到2025
有没有把新的长征
走成一束光?”
女:我站在贵州天眼FAST的穹顶
听见脉冲星的心跳
像七十年前
那台嘎吱作响的发报机
在宇宙的频段里
重复同一句话:
“我们仍在路上”
男:长征不是过去式
是正在进行时
是芯片里的纳米长征
是疫苗里的抗体长征
是扶贫干部脚下的泥泞长征
是外卖骑手雨夜的长征
女:是女儿在高三教室的长征
是母亲在产床上的长征
是程序员凌晨三点的长征
是清洁工唤醒城市的长征
男:我们不再需要飞夺泸定桥
但我们需要夺回
被算法夺走的睡眠
女:我们不再需要翻越夹金山
但我们需要翻越
自己心里的惰性和偏见
男:你看,长征号火箭正在升空
把北斗,把嫦娥,把天问
送到更远的星辰
那是我们当年
在篝火旁做梦都不敢梦的
梦
女:你听,复兴号高铁穿过隧道
风,像七十年前的号角
在耳边变成低语:
“别怕,快到家了”
男:家,不是终点站
家是新的起点
女:就像当年,延安的窑洞
不是终点
是新中国分娩的产房
男:所以,让我们用5G的速度
下载信仰
女:用AI的精度
校准初心
男:用区块链的不可篡改
记录每一次
为人民服务的点击
女:用碳中和的绿色
覆盖雪山草地的伤口
男:长征,从来不是两万五千里
女:是十四亿人的心跳
在同一个方向
跳动
男:当我在深夜的写字楼
看见窗外的月亮
像一枚被磨亮的苏维埃铜币
女:当我在乡村的卫生室
听见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
像吴起镇的第一声号角
男:我知道,我们仍在长征
女:我知道,我们终将抵达
男:不是抵达终点
而是抵达
下一个起点
在那里
星火与霞光
女:同时升起
照亮
所有继续长征的
脚和眼睛
2025.08.28日于杭州湘江公寓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