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喜鹊的故事
樊卫东
从前,有一户人家,家里只有母亲和一个小女儿。女儿聪明可爱,因为她爱笑爱说话,声音像喜鹊一样好听,所以大家都叫她“小花喜鹊”。
有一天,母亲要出门去赶集,临走前对女儿说:“喜鹊啊,娘去集上给你买花布做新衣裳。你好好看家,谁叫门也别开,尤其是那会骗人的老猴精,千万要提防!”
小花喜鹊乖巧地答应了:“娘,你快去快回,我保证谁也不给开。”
母亲走后,小花喜鹊一个人在家玩。没过多久,就听见“咚咚咚”的敲门声,一个又尖又哑的声音在外面喊:“小乖乖,快开门,你娘回来了,给你买了好吃的麻花!”
小花喜鹊记得娘的话,踮起脚从门缝一看,只见外面站着一个毛茸茸的家伙,虽然裹着头巾,但一条长长的尾巴却藏不住地拖在地上。
她大声说:“你不是我娘!我娘没尾巴!”
老猴精见骗不了,就跑到磨盘上,“咔嚓”一下坐断了自己的尾巴,疼得直咧嘴。它又回来敲门,这次它学着她娘的哭声说:“喜鹊啊,快开门,娘在路上被老猴精追,摔了一跤,尾巴骨都摔断了,快让娘进去歇歇吧!”
小花喜鹊一听娘受伤了,心里一急,忘了防备,赶紧把门打开了。
门一开,老猴精立刻露出狰狞面目,一把抓起小花喜鹊,塞进它的口袋里,背着就往深山里跑。
母亲从集上回来,只见家门大开,屋里乱七八糟,女儿不见了踪影。她心知不妙,发疯似的跑出门呼喊:“喜鹊!我的喜鹊!你在哪儿啊!”
她找遍了村前村后,都没有找到。一位老人告诉她,看见一个像猴子的黑影往西山去了,口袋里还装着什么活物,一路滴着血(其实是老猴精断尾流的血)。母亲心如刀割,知道女儿肯定是被老猴精抓走了。她拿上一根棍子,决心就是走到天边也要把女儿找回来。
母亲一路走,一路哭,一路问。她遇到了一棵老槐树,就问:“老槐树,老槐树,你站得高看得远,看见老猴精背着我女儿往哪儿去了吗?”
老槐树沙沙地回答:“看见了,往西山沟里去了。你顺着这滴滴血迹走吧。”
母亲谢过老槐树,继续往前走。走到一条小河边,血迹不见了。她问河边的大石头:“石头公公,石头公公,看见老猴精过河了吗?”
大石头闷声说:“过去了,往黑风洞去了。河水深,你踩着我的背过去吧。”
母亲过了河,终于来到了阴森恐怖的黑风洞前。只见洞门紧闭,里面传来老猴精的鼾声和小女孩隐隐的哭泣声。母亲又急又怒,拼命拍打洞门,可石门太重,根本打不开。
就在这时,一只真正的花喜鹊“喳喳”地飞了过来,落在洞口的树上。
母亲哭着问:“喜鹊啊,喜鹊,你是吉祥的鸟,你知道怎么打开这洞门吗?我的女儿就在里面啊!”
花喜鹊开口说话了:“善良的母亲,别着急。老猴精把钥匙藏在了一块石板下面。你轻轻搬开石板就能找到。等救出你女儿,你们就往回跑,我来帮你们。”
母亲按照喜鹊的指引,果然找到了钥匙,打开了洞门。她冲进去,看见老猴精正抱着酒坛子在睡觉,女儿被绳子捆在角落。她赶紧割断绳子,抱起女儿就跑。
刚跑出洞口,老猴精就惊醒了,咆哮着追了出来。母女俩拼命地跑。
花喜鹊在空中引路,一边飞一边喊:“往这边!快跑!” 它又对着老槐树和大石头喊:“槐树爷爷,石头公公,快帮帮她们!”
老槐树突然伸出长长的根须,绊了老猴精一个大跟头。大石头也滚过来,挡住了老猴精的路。
母亲抱着女儿一路跑回了家,紧紧关上了大门。老猴精好不容易追到村口,但天已经亮了,村里人听到了动静,纷纷拿着锄头棍棒出来打它,老猴精吓得屁滚尿流,逃回深山,再也不敢来了。
从此,母亲和小花喜鹊再也不分离。为了感谢那只指路的花喜鹊,她们每天都在窗台上放一些谷物。而“问路寻女”的故事也流传开来,教育孩子们既要保持警惕,也要歌颂伟大的母爱和善良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