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在天山的扬福成、′刘焕言
◎ 当年一位工程兵 姚加军

(今日独库路) 
统帅挥剑指边关
雄师跃马上天山
达坂上头扎营寨
惊飞苍鹰划破天
塌方己成平常事
雪崩同是登门客
壮士献生筑边路
英雄赴死报家国
这天是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玉希莫勒盖2号隧道在艰难地掘进中,今年一一三团的三营和四营都没撤下山到冬营房二大队和砍书沟去休整冬训,而是选择留在玉希莫勒盖达坂继续进行隧道施工,北口四十九公里还是由四营负责,南口四十二公里则由三营负责。
进入十一月, 海拨三千二百多米的玉希莫勒达坂气候变得更加恶劣,气温下降到零下十几度,狂风呼啸的嘶鸣声在达坂上来回盘旋,大雪和冰雹轮番上阵,一个劲地猛下,不断侵吞着战士们有限活动空间,战士们要到隧道施工,就必须每天派人把冰雪铲到两边,方便大家行走,天长日久就自然而然形成了一条长达数百米直抵隧道口的冰雪壕沟,成为一道奇特的风景。
下午四时三排开始接班,按照排长赵永泽的分工,八班和九班先负责清理干净隧道口拱门两边基坑渣土,然后再进行混泥土浇筑。钢筋笼子己提前扎好,放在了隧道口不远处,当时八班负责清理的是右边,九班负责清理左边,八班长席思聪,班副刘焕言跳进左边基坑中开始工作,九班副杨福成一人拿起铁铲在右边基坑里埋头清理着四周的渣土,班里其他人也在上面准备浇筑时需要的辅助工具。
基坑有四米长,一点五米宽,有齐腰深,离拱型门顶部约有八米髙,在上面就是山顶的斜坡面,大大小小的岩石中夹杂着泥土,显得异常拥挤又杂乱无章,象风吹石似的摇摇欲坠。
四时三十分左右,忽然从隧道口左边传来九班副杨福成急促的呼叫声:“我的脚被石头卡住了,快来,快来拉我起来!”
听到声音,相隔只有五米远的八班长席思聪,八班副刘焕言“嗖”的一下从右边基坑中跳了上来,跑步赶到杨福成面前,俩人起初伸出手去拉他,可不行呀!卡的太死了,根本就拉不动,俩人又不约而同跳下基坑中,刘焕言紧挨着杨福成,席思聪在靠左一点,二人弯腰去搬压在杨福成脚上的石块,心想只要尽快把石块搬开就能救出杨福成战友,摆脱死亡的威胁。
殊不知,就在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全神贯注救战友的时候,更大的塌方正悄然逼近……
当时刘焕言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深陷绝境的杨福成身上,丝毫没有预料到坡面上又有石块滚落下来,席思聪反应快,急忙闪到一边,躲开了一劫,但刘焕言却被石块重重地压住了双脚,席思聪发现后立即向前试图救出刘焕言,可这时刘焕言却反而伸手用力推了席思聪一把,并对席思聪说道:“不要管我,快救杨福成!”这是刘焕言战友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句话,掷地有声,感天动地,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战友,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
刘焕言战友话音未落,大面积的塌方轰然而至,上百个立方的石块泥土一泻而下,顿时把杨福成,刘焕言战友掩没。
时间就是生命,哪怕有一分的希望,也要尽百之百的努力,全营立即展开救援行动,为防止对二人造成二次伤害,决不能用机械,各连轮番上阵,用双手搬石块,用双手挖泥土,许多战士磨破了手指,挖掉了指甲,一滴滴鲜血染红了地上的冰雪,炊事班做好饭莱,送到塌方救援现场,没有谁去吃一口饭喝一口汤,他们披星戴月,忍受着寒冷,忍受着饥饿,就是为了争分夺秒,尽快救出遇难战友。
经过全营干部战土的努力,救援终于取得显著成效,十一月十六日零晨四时,两人血肉模糊的头部出现在救援人员面前,军医立即上前给他们打了强心针。想方设法去挽救他们的生命。
救援行动持续进行到天亮,杨福成,刘焕言战友的遗体终于被挖出,由于长时间的挤压窒息,生命体征全无,早己没有了呼吸,没有了体温,他俩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玉希莫勒盖隧道献出了宝贵而年轻的生命!
杨福成,刘焕言战友的遗体被抬到七连的一间帐篷内,随后进行了整容,穿上新军装,戴上鲜红的领章帽徽,两小时后全连干部战士怀着悲痛的心情向两位战友的遗体告别,后派两个班战土护送其遗体到新源县吐尔根烈士墓地进行安葬,由于正值冬季,墓地下面冻土太硬太厚,只能用炸药雷管实施爆破,经过努力终于挖好了墓穴。
战友们小心翼翼将杨福成,刘焕言战友的遗体缓缓放入墓穴中,培土,立碑……天空飘来的雪花像纸钱般撒满了坟莹,山坳里的风带着悲伤唱起了挽歌。
在壮严肃穆的气氛中战友们依次向杨福成,刘焕言烈士敬了最后一个庒重的军礼!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烈士英名垂青史,浩气长存天地间,苍茫天山,每一个忠魂都在护佑着这条壮美的独库公路,每一块路石都沾满英雄的鲜血,拂去岁月的尘土,打开记忆的闸门,一幅幅一帧帧,刻骨铭心的画面,传颂着不朽的天山军魂!
刘焕言,辽宁开源人,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入伍,一一三团七连八班副班长,共青团员,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在玉希莫勒盖隧道施工中遭遇塌方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鉴于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基建工程兵十二支队追授他个人二等功一次。
杨福成,四川新津人,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入伍,一一三团七连九班副班长,共青团员,一九八二年十一月十五日在玉希莫勒盖隧道施工中遭遇塌方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席思聪,四川彭州人,一九八〇年十一月入伍,一一三团七连八班班长,共青团员,鉴于在抢救战友中的突出表现,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
谨以此篇献给为修筑天山国防公路而英勇牺牲的战友们!
感谢四川彭州战友席思聪提供素材!
姚加军
2025年8月23日
【本拦推介的独库的系列文章欢迎转发,严禁借用,改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