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8月31号,总像被时光轻轻按了个印记,这一天是我的生日,紧挨着9月1日的开学铃声;从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里妈妈端来的那碗卧着两个鸡蛋的面条开始,这个日子就成了串起岁月的绳,一头系着北京的蝉鸣与书包,一头牵着岭南的烟火与满堂儿孙。如今的我总在想,以笔书写生活,以生活滋养喜乐,让人们透过我的生日感受到,那是岭南的厅堂里儿孙围坐,先生笑着递过蛋糕,儿女们争着说“今年我来安排”。从一碗面的清欢,到满堂春的热闹,8月31日这一天,总在告诉我,幸福从来不是突然降临,而是岁月慢慢熬甜的。

《8月31日的印记“生日线”——从一碗面到满堂春》
作者/播讲:侯玉婷
八月的尾巴总带着一些特殊的意味,风里裹着夏末的余温,也藏着我与岁月的私语;因为8月31日这一天,是属于我的刻度。
记得小时候的生日,总裹着鸡蛋的香气。妈妈的手很巧,总能在清晨端出两碗冒着热气的挂面,卧着两个圆滚滚的白煮鸡蛋。鸡蛋在掌心滚过,暖乎乎的,像揣着一颗小小的太阳呢;吃完了,背着书包走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校园的红砖墙,进入人大附小,第二天便是9月1日,新学年的铃声总踩着生日的余韵响起来了。后来才知道,我们兄弟姐妹五位,妈妈偏就牢牢记住了我的生辰,这份偏爱,成了童年最亮的星。

二十岁那年,向南的列车载着我驶出北京。岭南的风是湿热的,带着木棉与紫荆的气息,在这里,话筒成了我的新伙伴,《广东广播电视台》的直播间里,演播厅里,话筒前,声音穿过电波,也织就了我的新家。如今枕畔有体贴的暖,膝下有争气的儿女们,孙辈绕膝时的笑声,比当年的鸡蛋更暖。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总抢着张罗,蛋糕上的烛火映着满堂的笑,才懂所谓幸福,原是这般热气腾腾的模样。

退休后倒更忙了。对着麦克风朗诵、朗读时,字句里藏着走过的路;提笔写下些故事时,墨迹里洇着见过的人。那些鲜为人知的过往,借着融媒体的光,成了屏幕那端的共鸣。原来岁月从不是减法,它把北京的胡同、岭南的骑楼,把话筒前的专注、书桌前的沉吟,都酿成了晚年的郁郁葱葱。

又近8月31日,窗外的阳光落在摊开的稿纸上,像妈妈当年煮蛋时的温度。这一生,从红墙下的孩童到镜头前的讲述者,从一碗面的简单到满堂儿孙的喧闹,生日像一根线,串起了故土与新家,串起了青涩与从容。原来幸福从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此刻一有爱的人在侧,有热爱的事可做,有岁月可回首,亦有日子可期盼。
愿这人间烟火,岁岁皆暖。

侯玉婷,广东广播电视台资深主持人,国家级主任播音员,中央电视台特邀主持人,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2020年荣获广东省文联、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颁布的【百期抗疫作品展】特别奖。曾获首届金话筒全国十佳节目主持人称号、第十一届亚运会国家特别贡献奖、新中国建国60年60人全国优秀主持人奖、全国法制十佳主持人大奖、亚洲地区十佳主持人奖等各类国家及省市级奖项。1990年入调中央电视台成功主持第十一届亚运会,获得国家体委中央电视台特别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