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八元稿费
作者:赵庆熙
八元钱稿费,放在现在电台电视台不够一句话新闻,若放在报纸杂志上一块豆腐干大的文章也得几十块钱吧。然而这八块钱是我在农场时从场部广播站获得的一个月用稿的稿酬。而且还毫不夸张地说,这当时在全农场每月领到独一无二的最高稿酬。那时场广播站播出的稿件,无论篇幅长短、稿件回放几次一律只付两毛钱。这么一算,农场广播站每月采用稿件必须在四十篇以上。
那还是一九七九年三夏(夏收、夏种、夏管)时期发生的事。一九七八年底,我从七十五连调到十一分场,在分场部工作,主要职务是分场书记员,其实也就是人们眼中的秘书,只不过是叫法不同罢了。另外兼职的事情可就多了,比如分场出纳会计(因分场出纳会计是南方知青调回城工作,让我兼顾一下)、共青团工作、民兵工作、宣传工作、通讯报道工作等等,每项工作量不大,但是很繁杂。照理工作这么忙是抽不出时间来写通讯稿件的,无奈这也是领导交给的任务之一。现实中我也具备搞好这项工作的诸多有利因素。其一是我平时喜欢动笔,有时看书也会做个读书笔记写个读后感什么的,所以动起笔来不吃力。其二、我是领导的秘书,经常跟着领导在各个连队跑,掌握的信息和资料也多,素材不缺。其三我又兼管分场宣传工作。我在全分场建立一个宣传报道网络,每连队都有三到五人业余通讯报道员,由他们定期上报稿件。特别是三夏、三秋大忙季节,每天必须上报稿件,不想写也行,只要把有价值的信息告诉我,由我来帮你写,在落款时加上你的名子就行。这样我的稿源就会源源不断了。
当然,由于业务联系多的原因,场部宣传部门还经常根据领导要求的宣传重点,提前和我约稿。这样的稿件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凭借自己掌握的分场各类数据稍微整理加工一下,一篇符合领导要求的文章就出炉了。我记得那一年三夏大忙时候,场部广播站每天都有我们分场提供的稿件,并且大多数出自我手。那个月底,我从场广播站收到八元两角的稿酬。别小看这八元多钱,那可是我月工资的四分之一。有这八元多钱,我下月的伙食标准也会有明显改善。
2014年11月16日写于南京江宁
作者简介
赵庆熙:本科学历,做过代课老师, 农场农工、盐场工人、搞过行政管理,公务员退休。 喜欢文学,先后在省市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数十篇,其中获奖文章十余篇,一九九0年与朋友合著《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新论》,由海洋出版社出版,作者任副主编,获江苏省人民政府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二0二五年六月由中国图书出版社出版专著《平凡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