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六届中国文化传承与高峰论坛上发言:
《铁肩担道义以笔绘山河》
林居正
尊敬的王伟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嘉宾,各位专家、学者、文友,大家上午好!
非常荣幸应邀参加第六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我来自深圳,今天发言的题目是《铁肩担道义以笔绘山河》。作为文艺战线上的新兵,今天更多要向大家学习,初浅发言内容,请在座方家批评指正。
我们知道,文字本身具有巨大的能量,古往今来不朽的名人名言更有震撼心灵、塑造三观的磅礴力量!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从于幼任的“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应求万世名”,到钱镠的“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必谋之”,再到张载的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些名言,无不起到品格之教化、心灵之温润、思想之启迪的巨大作用,无不反映出作者的格局、器识,无不反映出作者崇高的人格魅力及其“知行合一”的人性光辉!
从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再到毛泽东主席的《心之力》;从诸葛亮的《出师表》,到杜牧的《阿房宫赋》,再到王阳明的《传习录》、老子的《道德经》,等等,这些名篇、巨作,或是极具重要的文学价值,或是哲理与艺术的完美融合,或是创新文体与影响历史,从而体现了对国家命运、百姓福祉、人类性命的深切关怀。
由此可见,真正的文创之道,不但有风花雪月之雅趣,更有“铁肩担道义”的千钧重量。我想,这也是我们创作作品的出发点和使命担当。无论我们的水平如何,文人血脉里奔涌的是炽热岩浆,是脊梁上承受的文明重托。笔锋所向,既可以描绘山河之壮丽,更可以弘扬人间之正道。只有当作品承载起这份沉甸甸的担当,那才配得上“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宏愿,从字里行间升腾起一股足以涤荡乾坤的浩然正气。
时代呼唤我们,“以笔绘山河”抒写祖国大好河山,讴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我们的楷模;抒发人类命运共同的情感与价值、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描绘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精神。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组委会,今天在这里主办“第六届中国文化传承与发展高峰论坛暨第3届李白杯中国诗歌散文百家文学大赛颁奖大会”,可谓少长咸集、群贤毕至,正逢其时、意义深远。
在我创作路上,我常常想,作品怎样才能融入了自己无数翻山涉水的汗水、长年累月的人生思考和生活感悟,怎样才能表达自己对文化根脉的探寻、对生命意蕴的追问、以及灵魂深处的回响。
我的作品以山水为载体,试图另辟蹊径对“文化哲思体”风格进行积极探索、让理性的哲思,如盐溶于水般化入抒情的叙事肌理,使文化成为流动在文字血脉中的活水,而非悬浮其上的点缀。试图超越单纯的情致与辞藻,在字里行间开启一扇思想的窗口,让古今的光辉彼此映照,让个体灵魂的微吟,汇入文明长河的深沉咏叹,从而构建了自然、历史与哲思的三重交响。
我的作品通过自然景观与历史对话,凭借散文的文学性传统,同时以理性视角重构历史叙事,探讨历史变迁、生命真谛以及社会价值观,为“学者式散文”范式增添更鲜活、更具思辨的张力;在古典意蕴之中,注入现代哲思,展现“景载道、史明理、文融哲”写作风格,让思想在审美的旅途上,突破时空的隔阂而自由地呼吸。
当然,在我写作之时,胸中不仅有着创作的激情,更有对天地众生深沉的感恩与敬畏。这份感恩与敬畏,最终熔铸成为对弘扬无私、平等、悲悯精神的崇高歌颂、深切渴望与不倦追求。铁肩所担,是人间沧桑正道;笔锋所绘,是神州至美山河。
我坚信,只有当“担道义”的坚韧与“绘山河”的柔情相互交融,只有当思想的高度与美学的光辉交相并耀,那自笔端弥漫开来的“清气”,终将汇成沛然莫之能御的洪流,充盈于浩浩乾坤之间,润泽千古,烛照人心。文心观万象,跋涉见古今。文心所系,贵在当担人间之重,亦在描绘天地之美。
借此机会向大家报告,我是在王伟先生引领、鼓励下发表习作,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张京涛先生支持下,出版首部散文集《文心跋涉》。7月2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深圳主办了《文心跋涉》新书发布暨阅读分享会。会上,李乾元、谭仲池、熊育群、汤养宗先生等权威人士为新书揭幕,薛春先生、吴君主席等嘉宾出席了发布会,张京涛先生主持了会议。《文心跋涉》在文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当前全网售卖,日益成为读者思考文化哲思与人生感悟的参考读物,
最后,我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我祝福在座的领导、嘉宾、文友身体健康,事业红红火火、生活红红火火、文章红红火火。同时,请让我们共同祝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界和平,人民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林居正
2025年8月21日于北戴河
作者简介
林居正,笔名:海雨天风,福建福州人。现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凤凰网“湾区观察专栏”作者、金融强国战略研究院院长(香港)。曾担任深圳市决策咨询委员会金融组副组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领导班子成员、副巡视员。
从2022年9月起,业余在《普希金国际文学艺术》《国际文艺家》《中国精英文艺》《中美经济学人》等发表文章70多篇,其中,代表作《重阳节登宝胜山遐想》荣获2023全国第九届重阳节文学笔会征文 “金奖(第一名)”,《东海钟山赋》荣获 “2022年十大年度桂冠精英奖”,《钟鼎论道》获2023 “魅力中国” 当代诗歌散文大赛的 “十大作家奖”,《绽放在天空上的精彩》荣获2024年第二届炎黄杯中外文学艺术精英赛“金奖”,《赫曦台上遥想》荣获《丰功伟业》—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当代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2025年4月,首部散文集《文心跋涉》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在文学界引发广泛讨论,当前全网售卖。
独著、合著《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开放与创新研究》《香港与深圳深化合作战略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被列入“长安街读书会20230101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先行示范区金融创新发展研究》(被评为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年度原创类图书第一名)、《中国企业债券国际化研究》等6部。在《经济研究》《金融研究》《国际金融研究》等发表论文、文章60多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