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词.曲.联.赋
一、词体小令六首
1.
十六字令 .风
(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一东韵)
风。穿牖摇灯掠断虹。惊残梦,呼啸过寒峰。
2.
忆江南.霜
(白居易体.词林正韵 第二部七阳)
秋意晚,一夜满阶霜。晓看篱边花蕊瘦,寒侵亭上月痕凉。清绝胜春光。
3
捣练子·雪(词林正韵第二部七阳)
风渐紧,雪初扬。万径人踪一夜藏。
寒雀噤声栖冻树,晓来阶下积琼芳。
4
如梦令.日(后唐庄宗体.词林正韵第四部仄声韵)
破晓裂云千缕,焰滚金乌腾举。
烧尽一天霞,坠向西山深处。
休去,休去,留取半窗残暮。
5 点绛唇·月
(冯延巳体.词林正韵第八部仄声韵)
皓魄初浮,柳梢轻挂如钩小。夜凉侵晓,风动疏星杳。
影落寒塘,碎作金波渺。
清辉皎,照人多少,旧梦萦残照。
6
浣溪沙·山(韩偓体.词林正韵第一部平声韵)
叠嶂层峦接远空,危峰削玉插云中。烟岚深处隐樵踪。
涧水泠泠鸣石齿,松涛飒飒起林风。斜阳铺锦照群峰。
二、词体中调
1.
临江仙·赞诗仙李白(和凝体.词林正韵第二部)
醉里诗成惊四座,豪情直贯三江。谪仙风骨韵悠长。锦袍邀月洒清光。
漫踏山河轻富贵,心随鸥鹭飞扬。豪吟千古韵流芳。唯余明月照词章。
2
渔家傲.《红楼梦》(晏殊休.词林正韵九部)
朱楼梦断繁华歇,金陵十二留尘骨。金玉盟空情未灭,愁千叠,残荷听雨悲秋节。
满纸清愁言未绝,千般滋味凭人说。离合悲欢皆刻骨,谁能撷?痴魂犹绕潇湘别。
三、北曲
1
节节高.乡村美景
(中原音韵江阳韵)
稻翻金浪,抑摇青帐,蝉鸣碧瓦,蝶飞小巷。
犬吠庄,云轻旷,燕寝梁,
月色悬安水光。
2
双调·沽美酒带过快活年·中秋赏月(中原音韵萧豪韵部)
玉盘绕碧霄,夜风送花飘。
金盏邀娥云路遥,清辉满袍,醉里抱冰瑶。
过
篱边隙放暗香醪,蛩唱和声调。千家灯火映银桥,共赏今宵好。莫叹盈亏恼,心自皎。
四、联五副
1.D12联谱:
品茶
细煮春泉沁润;
慢斟香茗回甘。
2、D14联谱
抚琴
闲调玉轸流云驻;
轻拨冰弦落月悬。
3、D24联谱
听雨
檐溜落阶平,暗打芭蕉声簌簌;
疏窗凝雾重,轻笼竹影意绵绵。
4D26联谱
访秋
远峰凝黛色,野径铺金,风摇柿叶;
曲水漾清光,寒潭映月,露染芦花。
5、D28 联谱
登山
随雨探幽,循石寻泉,晴望壑笼烟霭;
蹑巅极目,骋怀疾啸,遥观江漾云涛。
五、赋
抖空竹赋
(以“爱”“我”“中”“华”这四个字所在的韵部为韵)
抖空竹赋
夫空竹者,古艺之瑰宝,今乐之雅玩也。其形若轮旋,其声如清商,携千年之韵,焕时代之光,是以赋之,以抒“爱我中华”之肠。
观其态:初执双竿,线若游丝牵玉魄;乍抖飞轮,影如流电惊青睐。低回时,若春燕拂堤,掠青芜而弄翠;高翔处,似惊鸿穿汉,摩云苍而凌霭。转旋间,藏太极之圆融,显阴阳之消长——此非独戏具之精巧,实乃中华技艺之奇载。
聆其声:银轴转处,似编钟递响,漾古韵于庭前;金铃动时,若玉磬相和,传清音于巷左。或低吟如溪涧漱石,伴闲客之欢谣;或高唱若松涛振谷,应舞者之婀娜。声穿市井,融烟火之熙攘;韵绕亭台,衬文风之嵯峨——此非独异响之妙音,实乃中华声律之瑰朵。
溯其源:滥觞于汉魏,经唐宋而渐昌;鼎盛于明清,传今古而弥崇。昔年巷陌孩童戏,今入雅堂列艺章;曾伴农闲添逸趣,今随国乐炫技功。一根丝线连今古,两轮飞旋系穷通。是知此物虽小,承中华之文脉,载赤子之情衷——此非独玩物之雕虫,实乃称遗产之传承。
今我华夏,国泰民安,艺苑繁花。空竹抖处,抖出炎黄子孙之神采;清音起时,看我九州儿女之叱咤。愿此艺长传,如江河奔涌不息;愿此心永驻,若日月昭昭佩霞。爱我中华,既爱其山河之壮丽,亦爱其艺苑之仙葩;敬我神州,既敬其历史之厚重,更敬其今朝之永嘉!
作者简介:旭日东升(张旭),河南省鹤壁市工商局退休干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毕业,鹤壁市国学研究会专家,文学爱好者,尤其是喜欢写古体诗词和现代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