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19

我在“三线军工”教“电大”
李佃玉
一九七九年,国家为了尽快培养“四化”建没需要的有知识的人才,经国务院批准,由教育部和国家广播事业局,联合举办了“中国广播电视大学”,随之我们山东省也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我们军工“国营山东红光化工厂”(军工代号:第五八0五厂)接到“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和省军工局的通知,在本厂成立了三年脱产学习的首届“省广播电视大学专科班”。
当时我厂不少青年职工求知若渴,纷纷积极报名参加,但经过“省电大”统一命题的严格考试,只录取了李令刚,张继海,贡春英,刘凤斌,张林,冯玉田,苏士祥,李长信,刘万亭,石绍恒,冯玉田,杨连江,冯勇,刘明娜,厐现秀,张爱英,刘倩,汪丽萍,郭绪新,王洪梅(郭和王后来调走)共二十人为厂的首届“省广播电视大学专科班”学员。“省电大”班成立后,“省电大”指示由厂安排专职或兼职教师,按“省电大”教学教材授课和辅导。各学期和毕业考试,统一到“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进行。
经厂党委研究,由周耀宗担任专职“电大班”班主任兼任英语教师,李令刚担任班长,李长信担任副班长,张继海,贡春英和刘凤斌任班委成员。由山东大学等各大学毕业的张玉民,李丕雪担任数学辅导老师,张平格担任机械制图的辅导老师,台进忠和罗福庆担任物理辅导老师,郑学智和许仪銮担任化学辅导老师。但还缺一名政治课老师,最后反复研究,确定由我去“电大”班担任政治教师。但我因当时担任“厂办”和“党办”主任兼党委秘书,整天忙的不可开交。也从未从事过教学工作,特别是我连正式初中没上过,让我去担任电视大学老师自己太不自信。因此,不敢接此重任,怕误人子弟。可领导说,厂里反复研究,因我多年一直在党的宣传部门从事政治理论的宣传工作,现在实在找不到比我更合适的人选。至于我能不能胜任,还要由省“电大”派人来听课考察后确定。
就这样,我只好勉强受命。就这样一切准备就绪,于一九七九年二月,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统一举行了“开学典礼”,并由我国著名数学科学家华罗庚,为全国“电大”学员上了第一堂数学课。当时确定我担任教学的课程是《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两门课程,每周上两个半天课。“电大班”的多数课程,基本都由国家“电大”和“省电大”的老师用电视授课。本厂老师只负责辅导即可。而只有我教的这两门课程,既没有国家“电大”和“省电大”老师电视授课,也没有教材,只有《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教学大纲》。因此,这两门课程就必须要由我自己按“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案授课,难度可想而知。
在接到任务后,我半点不敢马虎,根据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开始备课。虽然我以前多年在党委宣传部门,专门从事党的理论宣传工作,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学习和宣传过,但真要授课当老师,自己原来掌握的这些知识是远远不夠的。有许多东西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为了真正能胜任“电大”班老师的工作,我必须自己先从头认真学习,查找资料,综合分析研究透彻。
那时因厂的条件有限,不能满足我的教学备课需要,我便每周日坐车到济南图书馆和新华书店去查资料,做笔记,作资料摘抄。并自费购买有关的书籍资料。后来又通过朋友关系,买到一些内部资料参考。这样自己先对中国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进行深入细致的学习和研究。然后自己根据《教学大纲》,认真编写教案。
在《中国共产党党史》教学中,我首先通过大量史料,考证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会议召开的时间,是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而不是七月一日。因为后来在确定党的纪念日时,因年代久远,仍健在的“一大”代表毛主席和董必武都只记得是七月召开的,但记不清到底是哪一天开始召开的“一大”。最后毛主席拍板决定,按七月一日为我党纪念日。我在后来的党史教学中,重点研究和讲解了“为什么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这个核心问题。 纵观我党的历史,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的“六大”之前,一直不被重视,甚至被打压。严重时,曾被免除一切职务,隐居山沟“养病”,“门前连个鬼都没有”(毛主席回忆)。而几任前党的领导陈独秀、王明、博古、李立三、张国涛,顾顺章等,或“左”,或“右”,甚至“叛党”,他们不但没能带领我党走上正确的道路,反而给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和损失,甚至差点使我党遭到毁灭。而只有真正在毛主席的领导下,我党才逐步走出困境,进而取得辉煌胜利。“一大”建党时的十三名代表中,三人叛党(张国涛,陈公博,周佛海),三人脱党(刘仁静,包惠僧,李达)五人牺牲(邓恩铭,王尽美,陈潭秋,李汉俊,何叔衡)最后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站在了新中国开国大典的天安门城楼上。中国共产党党员也从“一大”时的53人,到建国前时已发展到近五百万。所以说“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血与火的斗争史,是一部抵御外侮,浩然正气的斗争史,也是拯救中华民族亿万人民的奋斗史。最终以辉煌的胜利,而载于中华民族和全世界的千秋青史。毛主席在中国共产党中的崇高威望,是在长期的血与火的革命斗爭实践中建立起来的。
在《中国革命史》的教学中,我重点从正反正方面,讲解了“没有毛主席和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重要理论。纵观中国几千年历史,基本都是封建体制的更朝换代。伟大的“五.四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史的转折。虽然“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但随之而来的“武装割据”和“军阀混战”带给人民的仍然是水深火热的痛苦生活。一九一七年的“十月革命”给中国人民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则标志着掀开了中国革命近代史的光辉篇章。在这一阶段中,主要是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斗争史,也是毛主席和蒋介石斗智斗勇的个人决斗史。我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客观地介绍了,蒋介石也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代枭雄。他在统一中国,收编军阀,抵御外侮中是有巨大贡献的。但由于他的本质是代表了封建半封建,殖民主义和资产阶级利益的,得不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失道寡助”,因此,最终失败是历史的必然。而毛主席虽然出身卑微,但却有改天换地,经纬乾坤的雄才大略,和以为人民谋幸福为终生奋斗目标。所以他才能“得道多助”,仅凭一介书生之身,在短短二十八年就能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最后竟彻底推翻了一个兵强马壮,貌似无人能撼动的国民党统治政权。在这段中国近代史中,国民党前四次对“红军”的“围剿”,都在毛主席的指挥下被彻底粉碎了,到第五次“围剿”时,因毛主席受到不公正对待,被剥夺了军事指挥权,致使红军面临被毁灭的危险境地,被迫开始大逃亡,而湘江一战,又使八万多红军伤亡了五万多。就在红军走投无路,极端危险之时,“遵义会议”再次确立了毛主席的军事领导地位。自此在毛主席的英明指挥下,红军“四渡赤水”,“二佔遵义”,“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后到达陕北,逐步生存并壮大起来。在取得“三大战役”胜利之后,美国和苏联都要求我党我军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保留蒋介石政权。但毛主席坚决反对,号召我全国军民“宜将剩勇追穷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最终彻底打垮了蒋介石,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避免了“两个中国”的历史悲剧。在中国革命的现代史中,最光辉的篇章之一,是在建国初期极端困难的国情下,毛主席以超人的胆魄,果断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勇敢地与以美国为首的全界最顶尖的十六个国家开展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打赢了首埸“立国之战”,使新中国一雪百年之耻,进入世界强国之列。建国后又在“一穷二白”的困难情况下,发揚“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毛主席和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勒紧腰带,从牙缝里进行原始资金积累。实行“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彻底消灭了资本主义阶级剥削,建立了牢固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样才很快建立起全面的、独立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从以前用“洋火,洋油”时代,到我国自主研发爆炸成功了原子弹,氢弹,造出了核潜艇,人造卫星等。在全国农村大搞水利建设,修建了几万座水库。成立“人民公社”,走农业集体化道路。提倡“政治掛帅,思想领先”,“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雷锋”,并通过“文化大革命”不断改变社会风气和人的精神面貌,又仅用了二十八年,就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几百年才走完的建国之路,创下了举世无双的辉煌奇迹。中国共产党通过长期的历史实践,证明了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全国人民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才能书写中华民族的革命历史,才能真正走向幸福安康的道路。
这样,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革命史》的全面、深入地学习,使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认识,不断增强了爱党爱国的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在我兼职“省广播电视大学专科班”的教学期间,我注意了授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历史故事相结合;教师讲解与学员互动相结合,这样将枯燥的政治理论,变成了学员容易接受的新颖教学模式,使学员逐步喜欢上了政治课。后来“省电大”多次派人来听课考察。对我这两门课程的教学非常满意。原来规定,我厂“电大专科班”学员所有课程的“期未考试”和“毕业考试”,都必须统一到“省电大”进行,但最后只对我所教的两门政治课,授权让我在“期未考试”和“毕业考试”中,自己出题、考试和判卷。最后只需报“省电大”备案即可。“省电大”越是这样信任我,我对教学和考试工作越是认真。做到既保证教学质量,又严格按“省电大”的考试标准培养出真正符合条件的高学历学员。
就这样,“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由于组织严密,教学认真,考试严格,在教育系统中树立了很好的形象,当时成为山东教育系统中,被国外承认的三所大学之一(另两所是山东大学和青岛海洋大学)。我在这三年的兼职“省电大专科班”的教学中,与同学们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并与其它专业课老师一起为国家和厂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材。这批“电大班”学生毕业后,他们的“大专”学历,得到了国家正式承认。后来,他们有的成了优秀的党政干部,有的成了企业的厂级领导干部,有的成了优秀的律师事务所领导,有的成了法官,还有的成了中层或专业人才。他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无一人走向歧途。
我的这段“山东省广播电视大学专科班”的教学经历,虽然不长,仅仅三年。但也使我在“教学相长”中,学到了大量有关知识,使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也有很大提高。同时在我个人的“三线军工”的历史中,也留下了难忘的一页。
作者简介:李佃玉,1950年出生于山东日照市。中共党员。大专文化。高级政工师。1969年在日照三庄区政府参加工作。1970年后,先后在山东三线军工九七六厂,九三八一厂,第五八O五厂和日照市属企业工作。担任过中层和厂级领导。现任日照市作家协会会员。日照市音乐家协会会员。《日照日报》老年记者团记者。《齐鲁晚报》壹点号终端记者。山东三线军工研究室和山东三线建设联谊会副主任。《军工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三线建设研究会研究员。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