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 天 坪 小 住
老 雕
1.
天气炎热,思寻凉快处,几好友商约,同行前往庐山避暑。
庐山是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构造,在众多名山中,海拨并不占优,而胜在地理位置,借江湖平地托底,有拨地而起之势,突显它的雄伟壮观奇秀。
庐山的气候,属 亚热带温室季风气候,多雾且湿度大,阴雨天气频繁,夏季平均温度26度,早晚20度左右,以”清凉世界"著称。也有称庐山为"阴山”一说,是根据风水中”山北水南为阴”的原则而来,并无吉凶之意,却无意中正合其”凉爽“环境。
2.
车至庐山脚下,乘上山缆车出站口,坐朋友接车经牯岭街过芦林桥,往植物园方向,到一岔路口,转上仰天坪路,便到了住处,仰天坪国际度假山庄。
仰天坪地处庐山风景区西南部,距离牯岭街7公里,海拔也约高出200米,仰天坪原是一片山顶开阔地,散住着十多户人家,在这里放羊种植,后开发为国际度假山庄。
如今看见的是一条南北走向,大约500米长平直的四车道公路,道路两旁是成片的建筑,分东西两块建筑群,东片区有的今年开始对外营业,还有部分正在装修。而西区这更大的一片建筑,主体结构基本完成,部分水电空调也安装到位,却因违规用地,影响环境等因素,引发争议被叫停。几年过去了,看着眼前这大片的建筑仍废弃在这里,总感觉是一种浪费,让人心痛。
西片区建筑群
东片区建筑群
3.
初闻仰天坪这三字,略感带点禅意,以为是祭天祈祷的场地,仰天坪的名字不知由来,但一定是有离天最近之意,抬手就可触天。这里曾经有一寺庙取名"云中寺",不知何因清代时被拆除。
明代诗人王思任就有诗《仰天坪》写道,”仙人闻说好楼居,此地梯天尺几余",对那仰天坪"仙人楼居”"梯天尺余”之意境的描述。
仰天坪观景台
4.
从住处步行几分钟就可到达仰天坪观景台,这里是新晋网红打卡点,观景台是一篮球场大小的露天平台,无遮挡,远观可见,五老峰,九江城区鄱阳湖,是看日出观云海极佳观景点,优胜含鄱口。当地政府为了打造这一景点,重新修铺了柏油路,新建了景点公厕,搭建观景梯层台,更人性化的是,早晨还有工作人员免费送姜茶。
仰天坪梯层台
5.
天气晴好时,早有人为了占据好的观赏位置,提前几小时到观景台守候,更还有搭棚宿营过夜者。
天际微亮,山影上方开始泛白渐红,天空中的云朵浓淡不均的晕染出红、黄色,一轮红日喷薄而出,霞光万道。
其实日出日落是常态,静态下的图片很难分辨是日出还是日落,人们偏喜,登高观望,应多因视线开阔可极目远望,且常有云雾相伴,让那在天际线边,那山边,水边跳动的升落,与心弦同频共振。
日出时你会感觉到,其光芒是由弱变强的释放过程,它在输出一种能量,给人们带来力量和勇气,驱动着你像初升的太阳一样去打开探索新的世界,日落则像是把阳光通过了一层有色滤镜,变化成霞光,把云朵柔和呈金黄和橙红,让人感受到那种辉煌后的收敛,风雨过后的从容,面对沉浮,淡然处之,自况心境守静笃。
仰天坪观景台日出
6.
说庐山的灵魂景观离不开云雾,江环湖绕中,年均雾日过半,当你置身于几米开外就看不清景物时,明白这不是儿时的捉迷藏,恍惚间感觉整个世界都成了谜 ,在无风的状态下,当你贴近树木可听到类似风声的"呼呼"作响,感受到被称为"云雾有声"奇特现象时,当你看见云瀑魔幻般的从山顶倾泻而下时,当浓密的云层低垂着贴着地面,随着你的脚步移动开合翻滚时,那种如入云端,宛若仙境的感觉油然而生。
再现了王思任的那句"小看人间波浪里,不知是水是游鱼","人间波浪”,"水鱼难辨”的情景。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至千般恨不消”,在众多的烟雨中,在苏东坡心中,唯它与浙江潮齐名,定有它的神奇之处。
”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否还含一层云雾中的意思?
至少此刻我是如此。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云雾中"。
庐山云瀑
作者简介:马小明,笔名老雕,晓声,祖籍湖南湘乡,现住江西省丰城市。工程师。业余爱好偏多,兴趣广泛,热爱文学,喜欢写作。发明获全国金奖,根雕艺术获过省金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