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情歌》的背后:一段尘封的爱情与任正非的百万元祭拜
【本报讯】《康定情歌》被誉为“世界十大情歌”之一,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广为传唱。然而鲜有人知,这首传世民歌的创作者吴文季,其一生却饱经坎坷,命运跌宕。
吴文季,1918年出生于福建泉州洛阳镇,出身贫寒,自幼深受“五四”思想影响。年少时,他投身抗战,辗转武汉、重庆,在国立音乐学院深造后,先后加入西南军区文工团、总政治部文工团,深入少数民族地区采风创作,留下大量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康定情歌》便是他的代表作。
然而,1953年,因早年曾任职于国军音乐队,吴文季被定为“有历史问题”,开除军籍,遣返回乡,接受监督与劳动改造。从此他被彻底边缘化,生活困苦潦倒,仅与嫂嫂相依为命。1966年,在贫病交加中含冤离世,年仅48岁。临终前,他只留下了一句:“我是清白的。”同年,他被平反,但一切都已为时已晚。
五十余年后,一件看似突兀的举动,重新唤起了世人对吴文季的关注。
2022年盛夏,任正非悄然现身泉州洛阳镇,带着秘书,通过当地政府协助,拜访了吴文季故居与墓地,敬献花篮,深深鞠躬,肃立良久。临别时,他留下100万元人民币,叮嘱当地政府修缮墓园。
这个举动让许多人疑惑:任正非与吴文季并无亲缘,也非同行,为何千里迢迢亲自前来祭拜?这个谜,终于被当地一位操着惠安腔闽南语的老者揭开。
原来,吴文季早年在四川文工团时,曾与一位同团女教师坠入爱河。此女子后来转业至南京某中学任教,终身未嫁,而她,正是任正非的亲姑妈。吴文季被迫离开部队返乡后,这位恋人曾多次写信寄往“泉州洛阳桥吴文季”家中,字字深情,情书中充满对旧爱的思念。然而,吴文季作为一名被管制人员,根本没有通信自由,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就这样被政治的重压生生压断。
任正非此次的悄然到访,正是替姑妈完成心愿,也为一个不曾圆满的爱情故事画上迟来的注脚。他的举动虽低调,却极富人情味,也透露出这位成功企业家的柔软内心。华为能够凝聚人心,走向世界,或许与任正非身上这份真挚深沉的情感力量不无关系。
据悉,在任正非捐资与推动下,泉州有关部门和洛阳镇政府已启动《康定情歌文化园》项目建设,未来将在千年古桥——洛阳桥旁,再添一座文化新地标,以纪念这位被历史暂时遗忘的音乐家,也传承那段被掩埋太久的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