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我在做任何决定的时候,总是犹豫不决,总是摇摆不定,极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那时的自己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缺乏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于是,见到谁有权威、谁有结果、谁说得好,就被谁牵着走;听到什么声音,就像风一吹就跟着雨落,自己没有独立的根基和立场。可以说,那时的自己根本没有“我”,而是活在别人赋予的观念、标签和选择之中。正因为这样的愚昧无知,我常常被人轻易操控和欺骗,没有所谓的信念、原则和底线,只有盲从的站队和无知的立场。那段经历,回过头去看,是自己人生最被动和最廉价的阶段。
而自从我逐渐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能够通过自己的逻辑体系去判断善恶是非,我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原则与底线。从外人看来,如今的我似乎是个“偏执狂”,因为很多时候别人觉得我不再好说话、不再随便妥协。但我心里清楚,这并不是偏执,而是因为我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原则和底线,不再是别人一句话就能改变的草芥。现在的自己可以说是真正理解了“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含义。过去的我没有立场,是因为盲从;而现在的我有立场,是因为思维体系和价值原则的支撑。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已经完全摆脱犹豫不决。在一些日常琐事上,比如住什么酒店、坐什么航班,我依然会纠结半天。尤其是当我面对一个方向不够明确、自己没有完全想通的问题时,我仍然会徘徊不前。这样的犹豫,事实上也消耗了我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我后来发现,这种犹豫的代价往往远比立刻做出决策的代价更大。比如一个酒店住得不舒适,或者一趟飞机没有选到最佳时间,所承受的损失,远远不如我犹豫所浪费掉的时间与精神成本。
不过非常值得欣慰的是,如今当我明确方向与目标,坚守信念和原则的时候,我的决定会非常果断,行动也会异常高效。就像当初我不让孩子随意打不必要的针剂时,我在亲子教育上的判断坚定而清晰。再比如我决定让孩子出海外读书时,那一刻我的选择毫不犹豫。又比如在去年,我选择离开熟悉的环境出来发展,甚至面对陌生的海外环境,我依然快速下定了决心。再到这两三年,我在海外不断考察和尝试,虽然经历了犹豫和探索,但一旦这次明确了电商出海的方向,我立刻订好机票,马上把大家组织起来,所有的精力与时间都毫不拖延地倾注在这个新的目标上。行动的速度与过去相比,完全是天壤之别。
这让我看到一个重要的成长路径:真正的果断,并不是不再犹豫,而是当你有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和判断逻辑之后,你可以迅速区分小事与大事,迅速看清哪些是原则性的问题,哪些是无关痛痒的细节。小事上的犹豫,不会致命,而大方向上的果断,才能决定人生格局的走向。过去的我,是在所有事情上都摇摆不定;现在的我,是在价值观支撑下清晰地知道什么必须坚持,什么无所谓取舍。这种转变,不仅让我更成熟稳重,也让我在风险管控上更加敏锐。
我慢慢体会到,独立思考带来的最大财富,是让人不再成为盲从的奴隶,而是成为命运的主人。过去的我随波逐流,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最后结局只能由别人决定。而如今的我,哪怕依然会在琐碎中徘徊,但在决定方向与信念的关键时刻,我能用自己的头脑和原则去裁定去行动。这是一种自由,一种从盲从到自觉的自由,一种从愚昧到清醒的自由。
事实上,一个人能否快速成长,并不是取决于他是否永远正确,而是他是否有能力建立自己的一套判断体系。错误的选择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自己的选择,只能不断重复别人的结局。独立思考的价值就在于,即使当下的判断未必完美,但那是你自己的路,你走在上面,就会不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最终成长为更完整的人。
今天的我,依然会提醒自己:犹豫不决的代价往往大于果断的风险。因为犹豫是消耗,果断是前进。生活不是等到完美答案才开始,而是要敢于在不完美中快速前行。犹豫拖延的人,看似在追求完美,实则在不断错过机会。就像投资市场一样,你永远不可能等到最完美的买点才进场,真正的高手都是敢于在不确定中下注,然后用风险管理去调整。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
然而,讽刺的是,我们身边依然有太多人至今都无法独立思考。他们宁愿把命运交托给权威的嘴巴,把未来寄托在某种幻象里,也不愿承担自己判断的责任。他们害怕错误,害怕失败,于是宁愿一生在犹豫和拖延中蹉跎。最终,他们安慰自己:“至少我没有做错。”但事实是,他们什么都没做成。他们以为自己聪明,其实是在用懦弱逃避代价;他们以为自己谨慎,其实是在慢性自杀。到头来,他们耗尽了时间,耗尽了机会,耗尽了生命,才发现自己一生最大的错误,就是没有勇气去做一个真正的选择。
真正可笑的是,他们往往还会笑别人“太冲动”“太偏执”,却不知道自己所谓的“冷静”,只是麻木的自我安慰。历史不会等待任何一个犹豫的人,大势更不会因为某个胆怯的灵魂而停下脚步。时代的车轮只会碾过那些迟迟不敢跨出一步的人。到最后,他们以为自己站在了安全的原地,其实原地早已成为废墟。
所以我想说,犹豫不决从来不是谨慎,而是最大的浪费;盲从跟随从来不是稳妥,而是最深的风险。能救我们自己的,只有独立思考与敢于选择。否则,我们终将发现自己一生最大的讽刺:不是因为选错了方向,而是因为从未真正选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