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征文216

军工赞歌(二)
刘永贞
一
红色三线魂,绿色沂蒙山。
七十年代的中国,边境起硝烟。
美帝对我虎视眈眈,
苏修对我陈兵百万。
毛主席发出“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召唤!
为了中华民族的平安,
为了捍卫祖国的尊严,
我们告别父母,离别家园,
奔赴沂蒙山,建设小三线。
那是一个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年代,
那是一个史无前例的军工征募时期,
那是一个毅然决然、义无反顾的抉择,
那是一个扎根三线、奋斗终生的誓言!
三线,是多么耀眼的光环;
军工,是多么自豪的名称;
兵工厂,是多么神秘的地方;
上层建筑,是多么神圣的殿堂;
领导阶级,是多么的令人神往!
那时的我们,正豆蔻年华、如玉似花;
那时的我们,正朝气蓬勃、帅气小伙;
那时的我们,正意气风发、英姿潇洒;
那时的我们,正血气方刚、斗志昂扬;
那时的我们,正青春似火、激情四射;
那时的我们,正满腔热血、立志报国!
二
“好人、好马、上三线”。
“备战、备荒、为人民”。
我们来自繁华喧闹的城市,
我们来自广阔天地的农村,
我们来自大有作为的知青,
我们来自大中院校的学子,
我们来自革命熔炉的军人,
我们来自三线军工的后代,
我们来自党政机关的大院。
经过大政审、大体检、大筛选,
我们终于成为三线军工的一员。
经过“大解放”大颠簸、大辗转,
我们终于踏上风光无限的沂蒙山。
汽车行驶在连连绵绵的山峦,
弯弯曲曲、起起伏伏、提心吊胆,
摇摇晃晃、咣咣当当、南下北上,
转来转去、左拐右拐、钻进山庄。
山上山下、沟里沟外、片片瓦房,
歪七斜八、犬牙交错、无序排放。
零零散散、稀稀拉拉犹如原始部落,
我们稀里糊涂、晕头转向不知何方。
欢迎的锣鼓、鞭炮响彻山谷,
欢迎的标语、彩旗格外醒目,
欢迎的军工战士、持枪致敬,
欢迎的首长、战友和蔼可亲。
啊!军工厂,我们向您报到来了!
三
我们带着理想、带着梦想来了!
来到蒙阴岱崮公社东峪村,(9429)
来到蒙阴岱崮公社笊篱坪,(9381)
来到蒙阴旧寨公社向阳峪。(2215)
我们带着期望、带着希望来了!
来到蒙阴坦埠公社中山寺,(9347)
来到蒙阴坦埠公社崖子村,(672)
来到蒙阴野店公社朱家坡。(5808)
我们带着热情、带着激情来了!
来到沂水王庄公社杏峪村,(9426)
来到沂水王家庄子龙湾村,(9439)
来到沂源唐山公社滑石峪。(9354)
我们带着重任、带着重托来了!
来到沂源土门公社黄崖村,(976)
来到沂源土门公社左家峪,(945)
来到沂源大张庄公社沟泉。(5823)
我们带着憧憬、带着使命来了!
来到沂源黄庄公社大上峪,(9363)
来到长清孝里龙泉官庄村,(5805)
来到新泰楼徳柴城霄岚山,(军工技校)
来到蒙阴岱崮公社走马坪。(国防医院)
四
经过大教育、大劳动、大参观、大集训,
我们终于分配到了车间、连队,
车、钳、铣、磨、电,工种样样全。
从此坐上军工列车,一路高歌、奋勇向前!
战友啊战友,你是否还记得?
当你拿到第一沓饭菜票,
当你领到第一个月工资,
当你穿上第一套工作服,
当你第一次上班拜见师傅,
当你第一次开动机床设备,
当你第一次干出合格产品,
当你独立操作、顶岗生产,
当你如期出徒、转正、定级,
是何等的心情?怎样的感受?!
战友啊战友,你是否还记得?
当你被评为先进、标兵、模范,
当你被选为各级代表出席大会,
当你登上先进的光荣榜领奖台,
当你入团时佩戴上共青团徽章,
当你入党时在党旗下庄严宣誓,
当大庆式企业的红旗飘扬三线,
当军工人受到华国锋主席亲切接见,
我们是多么的激动!多么的幸福啊!
五
我们怎能忘记:
伟大的七十年代,
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代,
更是一个政治挂帅的年代。
文化大革命的洪流,依然滚滚向前;
革命大批判的烈火,依然熊熊燃烧;
社会大震惊的事件,依然源源不断;
三线大建设的步伐,依然疾疾前行;
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依然纷纷涌现。
大批判、大背叛、大悲痛、大灾难,
大清查、大讨论、大改革、大整顿--------
粉碎两个反党集团,我们经受了考验。
痛悼三位伟人逝世,我们继承了遗愿。
我们,大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松劲;
我们,大批资产阶级、修正主义不手软;
我们,大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停步;
我们,大力坚持党的一元化领导不动摇!
政治空气空前高涨、热烈浓厚,
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热情洋溢,
革命生产蒸蒸日上、热气腾腾,
各项工作有声有色、热火朝天,
形势喜人,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
看吧!
党员会、团员会、组织生活会,
党代会、团代会、工会职代会,
军代会、地方会、工农联盟会,
动员会、誓师会、总结表彰会,
批判会、报告会、经验交流会,
辅导班、培训班、各类学习班,
黑板报、蜡版报、各工作简报,
竞赛栏、壁报栏、各种宣传栏。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三线文化,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军工精神!
在那个年代,我们对理想信仰无限崇拜;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革命激情那么豪迈;
在那个年代,我们始终坚持了政治挂帅;
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生活充满时代色彩!
六
我们怎能忘记:
伟大的七十年代,
是一个大干快上的年代,
更是一个无私奉献的年代。
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
有命不革命,要命有啥用。
大干社会主义有理,
大干社会主义有功,
大干社会主义光荣。
八小时之内拼命干,
八小时之外多贡献。
三人工作两人干,
抽出一人上前线,
大干快上拼命干,
再苦再累也心甘。
抓革命、促生产,
两副重担挑在肩。
大学大批促大干,
全力以赴建三线。
不讲时间,不讲条件,不讲报酬。
出满勤、干满点、加班加点多贡献。
这就是我们军工人的壮语豪言!
每月三十六块五,十几年来不叫苦。
结婚分到一间房,心里感到暖洋洋。
三天新婚完,双双就上班;
十二天的探亲假,年年献国家;
五十六天哺乳期,到点就上机;
不管孩子饱不饱,拔腿就往车间跑。
军工的孩子啊,你们辛苦了!
父母三班倒,你们倒三班,
跟着爸妈山沟转,从小做贡献!
社会主义劳动竞赛、你追我赶,
共产主义义务劳动、蓬勃开展,
创建大庆式企业、掀起高潮,
誓与帝修反赛跑、争分夺秒。
看吧!
班前会、班后会、车间大会,
质量会、安全会、生产调度会,
战斗队、工作队、青年突击队,
支农队、抢险队、防震救灾队,
执勤队、巡逻队、民兵集训队,
月会战、季会战、年终大决战,
开门红、五月红、生产大拉练。
挑战书、应战书、纷纷不断,
倡议书、响应书、应接不暇,
保证书、决心书、铿锵有力,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三线文化,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军工精神!
只有大干,才能大变,
只有大干,才能奉献!
当年的军工产品秘而不宣,
昔日的绝密武器现已揭密:
一挺挺54式、56式高射机枪,
一支支半自动步枪、手枪、冲锋枪,
一门门迫击炮、高射炮、无后坐力炮,
一发发子弹、炮弹、四零火箭弹,
一架架四零火箭筒、光学瞄准镜,
一吨吨硝酸铵、梯恩梯、黑索金,
一箱箱药管、药包、引信、底火。
这是向毛主席他老人家敬献的厚礼;
这是向党、向人民交出的圆满答卷;
这是我们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结晶;
这是山东军工为国防做出的巨大贡献!
战友啊战友,你是否还记得?
当我们生产的武器、配备人民武装,
当半自动步枪成为全国第一底图厂,
当四零火箭弹射入北极熊钢铁胸膛,
当四联高射机枪痛击越南虎豹豺狼,
我们军工人是多么振奋、多么荣光!
七
我们怎能忘记:
伟大的七十年代,
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
更是一个精神文明的年代。
这张救济表我不能填,
因为他比我家更困难。
这级工资不能给我涨,
因为他的工龄比我长。
这个先进荣誉该给他,
因为他的贡献比我大。
这个指标我不能要,
因为他比我更需要。
这批团员我没入,
我还需要再进步。
这批党员没有我,
说明我还不够格。
多么崇高的思想觉悟,
多么感人的肺腑话语。
见先进就学、见后进就帮、形成热潮,
见荣誉就让、见困难就上、蔚然成风。
哪里任务重,哪里就有青年突击队,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
哪里最关键,领导干部站前沿。
那时的共青团员,一呼百应、一挥即上,
那时的共产党员,一马当先、一往无前,
那时的领导干部,一身正气、一尘不染。
当官不发财,粮食降下来,
干着厂长书记的活,拿着工人级别的钱,
我们军工人,没有牢骚,没有怨言。
领导陪客就餐,必须交钱交粮票,
小刘啊你记着,我们忘了你就要,
我们军工人,就是这样的傻老帽。
什么是不正之风?什么是歪门邪道?
什么是请客送礼?什么是行贿受贿?
我们军工人,啥也不懂,么也不会。
一句表扬、一朵红花、一个奖状,
这就是那个年代至高无上的奖赏,
我们军工人啊,高兴的至死不忘。
战友啊战友!你是否还记得?
三线大春运,回家过大年,
一场大雪封锁了沂蒙山。
我们焦急企盼、归心似箭,
各厂大协作、相互来支援,
“龙江风格”震撼小三线。
为了军工战士阖家团圆,
缠上防滑链、冒险出深山。
每每过大年,领导送车前,
千嘱咐、万叮咛、确保安全。
看着錶、掐着算、守在电话边,
那时的干群关系真是心心相连。
战友啊战友,你是否还记得?
在那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
我们奏响了精神文明的凯歌!
看吧!
文宣队、体育队、电影放映队,
演唱会、赛诗会,文艺调演会,
篮球赛、排球赛、厂际循环赛,
够级赛、棋类赛、职工田径赛,
广播室、娱乐室、图书阅览室,
感谢信、表扬信、春节慰问信。
我们唱红歌、排红剧、演红戏,
我们搞会演、打联赛、办书展。
丰富多彩、百花争艳的文化大餐,
把我们三线军工的生活点缀装扮。
我们打出了军威(军工)!
我们打出了国威(国防)!
我们唱响了英雄的岱崮!
我们唱响了八百里沂蒙!
我们唱响了山东小三线!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三线文化,
这就是那个年代的军工精神!
八
在那伟大的七十年代,
在那伟大的毛泽东时代,
军工三线最辉煌、最壮丽、最灿烂!
军工战士最自豪、最骄傲、最荣耀!
我们这一代,
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一代!
我们这一代,
是特别能拼搏,特别能奉献的一代!
我们这一代,
是特别有信仰,特别有担当的一代!
历史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国家在变革。
阶级斗争转入经济建设,
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军品生产转型民品生产。
改革的风暴席卷全国,
开放的浪潮奔腾世界。
三线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
军工企业面临着生死考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勤劳勇敢、坚强坚忍的军工人,
又开始谱写军转民品的新篇章!
让我们永远高奏三线军工赞歌!
让我们永远赞美三线的军工吧!
作者简历
刘永贞,1953年9月生,山东蒙阴县人,中共党员,本科学历,副教授职称,
1970年11月参加三线建设,就业于国营山东工模具厂历任工人、团委干事、厂部文书、秘书。1989年调入山东省国防工业技工学校,历任教师、班主任、校办主任、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处处长,2013年于临沂市技师学院退休。现任“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研究员,《军工文化研究》杂志副主编,山东崮元文旅发展有限公司文化顾问,2014年编著《山东工模具厂厂志》一书,先后发表《三线情怀》《军工赞歌》《丰碑》等多首诗篇。
链接:
关于“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征文和征物活动的启事

2025年是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为了宣传“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弘扬三线建设者为了国家安全默默无闻数十年如一日,在深山密林、大漠荒烟进行国防科研、生产的峥嵘岁月,铭记历史,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特举办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主题征文活动。启事如下:
一、活动主题
纪念中国三线建设启动60周年
二、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山东省写作学会
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山东三线军工文化研究室
承办单位:
山东福寿园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人文纪念公园(山东红光化工厂原址,军工代号:5805)
成立由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参加的组委会,聘请有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作家、专家为顾问。
三、征稿体裁
本次征文限散文、纪实文学、报告文学、诗歌四种体裁,突出思想性、文学性、时代性。散文要求3000字以内,古体诗和新诗均可,新诗100行以内。
本次活动同步征集反映时代变迁、承载历史记忆的老物件(如照片、书信、工具、日用品、票证等)。这些物件将作为时代背景的重要素材与征文作品共同呈现。
四、稿件要求
为深入挖掘三线建设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征文内容应为中国三线建设故事;对三线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对三线建设者的赞美和歌颂;对三线建设历史的研究和思考,对山东红光化工厂的历史建设故事。
来稿需注明“中国三线建设征文”字样,文后注明作者200字以内简介、单位、电话等信息;
所有作品必须原创首发,若发现抄袭或一稿多投者,取消活动资格;投稿一律用真实姓名,化名重复者不予评审;
五、征稿和征物时间及邮箱、微信
2025年6月21日起至2025年9月30日
投稿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宋先生13325115197(微信同号) 1025924131@qq.com
老物件收集联系人、电话、邮箱、微信:杨先生 15662725195(微信同号) shandongqh@fsygroup.com,
快递收件地址(可到付)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孝里镇龙泉官庄村南山东福寿园,收件人:杨老师 15662725195
六、作品刊发及评奖
经初审符合征文要求的作品,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开设专栏发表。
征稿结束,将组织由专家、学者、教授、编辑等组成的评委会,评选出优秀作品(组委会、评委会人员作品不参加评奖)。
一等奖1名,奖金各1000元,证书;
二等奖5名,奖金各500元,证书;
三等奖10名,奖金各200元,证书;
优秀奖若干名,证书。
另设人气奖5名(按阅读量、点赞、留言等权重),奖金各500元,证书;
获奖名单将在《都市头条·济南头条》发布,获奖作品择优向《中国企业档案》等其他纸媒报刊推荐发表。
七、颁奖
评奖结束,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馆举行隆重颁奖典礼,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八、其他
征文将在山东省老战士纪念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启动后征文活动期间,将由组委会组织作家、诗人等山东老战士纪念广场、小三线红光化工厂原址等进行采风活动。
2025年6月21日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